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枣庄游记

枣庄游记

观滕国故城

   滕国故城,就是滕小国之,系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古滕八景之一,早已心驰神往,确因工作繁忙而常怀不能登临之憾,时值月初周六闲暇,于是便呼朋引伴,寻景取道,驱车前往。

    继续前行,拐两个弯就到东滕城村,这里就是滕国故城,村子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绿树蓝天,仟佰纵横,很难想象这曾是孟子讲学、滕王善政文明古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村东头有一高台,称“文公台”,就是此次观光的核心之所在。


    “天下滕姓出滕州”,姓滕的以滕地为发祥地,又经历代繁衍迁徙,然后遍布全国。见有村民在树下乘凉,问这个村子姓滕的多吗?老乡浅笑作答,姓唐的多。这不禁增添了些微的遗憾。  

    文公台前有两株古槐,苍劲古朴,左右对峙,枝繁叶茂,相传为唐贞观年间所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当地百姓尊为“神树”,上面悬挂着“国家一级 古树”的铭牌,足见其历史悠远、珍贵异常,举头仰望古树,突然生发出一个异想,如果它们都能开口讲话那就好了,1000多年的岁月该有多少故事积淀在它们 的心里!


   登上文公古台,电厂的建筑清晰可见,放眼望去,绵绵田畴,逶迤城垣,让人油然荡起无限遐想,浩浩长空,冉冉岁月,在人类文明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勤劳的滕州 人民创造出了灿烂的古文化,用勤劳和智慧让这方热土成为仓廪之地,礼仪之邦。俯视周边就是滕国故城的城墙,顶上植满汉槐,城墙高出地面约3-4米,虽然历 经了数千年的风雨,却依然可以看到过去的雄姿,遥想当年,宫殿巍峨,壁垒坚固,人口稠密,四方来归,文化发达,经济繁盛,肯定是一派文明和谐的美好景象。

   为我们做讲解的是一位姓何的师傅,讲解的非常不错,上下五千年,尽在妙语中,在他那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的表述中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 的动人画面,也让我们弥补了乡土知识的一些空缺。何师傅一身多职,既是售票员又是导游,还是管理员、后勤服务员……,反正这里就他一个工作人员。门票自然 是从何师傅手里买的,一张10元。


   西边一侧的大石头上刻着李白的“壮观”二字,据说李诗仙喝大了,毛笔一掷,壮字多了一点,于是这“壮观”二字因多了这一点而更加壮观。敝人所见,这字要是 普通人所写当为错字一个,这是名人和普通人的区别之一,好比名人叫王老,平常人叫老王一样;我也怀疑此字是否为李白所写,如果李诗人酒性大发,一定不会有 这么工整的楷书,既然写得端正的楷字,脑子应该非常清醒,那一点如同画蛇添足。

   上了台阶,就是滕文公楼,台上殿宇回廊,雕梁画栋,青砖碧瓦,巍峨耸立,殿内陈列着“文公问政”的蜡像,文公求孟子治国方略,及然友、毕战等人物均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走下台去到东侧是善国碑林,碑文比较多,这里仅介绍其中2块。一是赵匡胤所颁“圣谕碑”,为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所写,碑刻“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意 虐,上苍难欺。”大意是:你们为官的工资薪水名誉地位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换来的,你们不要以为老百姓好欺负,苍天有眼啊!看来廉政警示教育在滕州有着很深的 历史渊源,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第二块是宋朝大文豪苏轼的西园诗碑,名曰《滕县时同年西园》。当时滕县县令是范仲淹的四儿范纯粹,时年苏轼任徐州太守,会其同榜进士时公到滕县体察民情,换句话说就是,苏轼和他的大学同班同学一起到滕州莅临指导工作,苏轼写到:

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

……        ……

种木不种德,聚散如飞禽;

……       ……

    句句金石,真知灼见,让我们似乎看到了古人廉洁勤政,清正爱民的优良遗风,这不正是我们今天反腐倡廉,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吗?

在公文台左掖门两侧有一民国时期砖刻楹联:

古迹近荆流,曾向高台怀世子;

遗封原叔绣,莫将飞阁误滕王。

    短短两句,给我们澄清了一个迷惑很久的事实,王勃《滕王阁序》的滕王阁就是模仿此建造。


   信步走来还有孟子讲学、滕文公问政、功德石等历史景观,在何师傅的带领下我们看遍了整个故城,古文化的熏陶抚平大家来时浮躁的心,在心境淡然中满载回归,在此也谨浅吟《无题》小诗一首以作他日念想:

楼台移月驻,古槐伴其悠。
城墙残垣在,荆河断壁留。
文炳教书地,圣迹引客游。

滕王多善政,美名誉九州。



旅游地图

枣庄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