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宁波游记

宁波游记

重阳游故里:招宝山

休息了一晚,重阳节这天,我们的镇海之行继续着。
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集海防文化、佛教文化、招宝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于一体的招宝山。
招宝山的佛教文化体现在它和普陀山渊源上,据记载普陀山著名的“不肯去观音”像于明代迁入招宝山,并修宝陀寺,数百年来香火旺盛。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倭寇在普陀山上抢夺了观音像,乘船行驶到招宝山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巨浪翻滚,倭寇自知是触犯了神灵,于是将观音像送上招宝山,果然风平浪静。我们沿着主道上山途中就看见对面的山顶有一座高塔,那里也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地。

(对面山顶的佛教建筑)
于是在走过了宝陀寺后,我们来到了高塔下。塔名为鳌柱,七层八角,传说是观音将在东海中翻云覆雨的鳌龙收复在此。塔内一二层的墙壁上,都是关于观音的壁画。登上塔的最高层,也就是来到了镇海的最高点,四周眺望,整个镇海一览无余,远处,依稀可以看到东海诸岛。

(鳌柱塔)
塔下有着观音阁,从建筑的外表可以看出这是招宝山上最老的建筑了,阁上是一层接一层的飞檐走壁,阁内观音在缭绕的烟雾中宁静安详。

(鳌柱塔下有观音阁)

(观音阁)
下山有两条道,沿着左手边的山道下去的话,在接近出口的地方有处紫竹林,林后有一块摩崖石刻,石壁上只刻有一行工整的梵文,还好有一旁的石碑告诉我石刻上的字的意思是佛教密宗的用语“唵嚤呢叭吽”,雕刻的时间最早不超过元代。

(摩崖石刻)
说到海防文化,招宝山是镇海的最高处,面甬江而临东海,险要的地势和重要的地理位置让招宝山成为了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自唐代以来这里发生了大小战事46次之多,而我们一路上山的途中,就看到了历史在这里留下的众多的海防遗迹。
宝陀寺前的威远城建于明嘉靖年间,中国海岸线战争历史上唯一的一场全胜战役,1885年的“中法战争招宝山之役”就发生在这里,城中小路的两侧,历代名家留下了称赞的题刻。

(威远城)

(城中历代名家题刻的碑林)
而宝陀寺后也有月城,城外就是甬江。

(月城也叫瓮城)
我是从右手边的山道下山的,走着走着就看到不远处的山脊上有一条灰色的建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道城墙连贯着两座山体,山间是一座城楼,原来这里就是后海塘。“塘”在新华字典里的意思是堤岸、堤防,而这段城墙古时就有一段是延伸到东海里的,既有抵御海潮的作用,又有防御外敌的功能,所以也被称为海上长城。

(后海塘)
招宝山公园的出口处,有一栋建筑停驻在湖上,那是由江泽民同志提写馆名的海防历史纪念馆。纪念馆米白色的外墙,刚劲有力的建筑风格,再加上高耸的馆标像极了一根桅杆,整个纪念馆就像一艘正待远航的军舰,它扬起风帆,承载着镇海军民抵御外敌的英雄史迹。

(海防历史纪念馆)
招宝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当我站在宝陀寺眺望,招宝大桥横跨甬江,桥下作业渔船、客轮鱼贯而过,汽笛声声,演绎着延续的繁华。

(甬江)

(一边是古佛青烟,一边是现代化的进步)

(横跨甬江的招宝大桥)

(桥下穿梭而过的各式船只)
招宝山的招宝文化相传于东路财神招宝天尊萧升曾在这里掌管过东方财库,导游说在山的南边有一座高8.8米的露天招宝天尊铜像,不过我们没看到。
因为今天是重阳节,镇海政府颇为重视,派了电视台来拍摄采访,还在游览结束的时候向老人们发放重阳糕和饮用水,这让混在其中的我也颇不好意思,于是在躲避摄像机的过程中游完了招宝山。
回上海的4个小时的车程中,我仍旧是在一车阿姨的热热闹闹的交谈声中度过的,下车的时候,我对老妈说:“妈,以后我再也不会嫌你唠叨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