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运城游记

运城游记

运城之旅――蒲州普救寺

游普救寺

普救寺原名永清院,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地点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的土岗上。土岗并不高,周围的小土山也并不秀丽,其出名在于元代王实甫写了一本《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书,书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这个全国不论男女老少,知书与文盲人人皆知的故事,终使普救寺香火兴旺不衰。特别是一些青年男女,为求爱情美满,兴来此处求签。



普救寺前面现在兴建了一个广场,旁边还有一个停车场,扩宽了人们的视野,觉得普救寺不再那么细小玲珑。停车场对面有个小小的果菜市场,市场路口有一个五十多岁妇女,能做一手好烤夹肉膜饼,特别香鲜,不妨一试,3元一个,足量够大,2个足可当一午餐。

一进寺门,就要登步上阶,分级而入。每间房屋都比较精巧,不像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那样雄伟。一般钟楼与鼓楼分左右,而这里是下面是钟楼,上面是鼓楼。欲敲一下钟或鼓,分别收2元人民币。寺院内有许多山楂树,树上结满了未成熟的山楂。寺院东侧前为经院,后为僧舍等;西路为塔院、西厢书斋,最后是别墅花园。



寺内有一座13层、高37米的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莺莺塔位于寺宇西侧,塔呈四面形,叠层出檐,收刹很小。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犹存唐韵。莺莺塔最奇特之处,在于它能传出蛙叫之声。如在离塔15米处,以石块互击,即有从塔内传来“嘎哇”的蛙叫声,清清晰晰。鼓掌或喊叫三声,亦会传来蛙声三响,奇妙无比,令人惊诧不已。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潼南石琴和河南三门峡市蛤蟆塔)之一。

小巧玲珑的西厢书斋、方整宽敞的塔院、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所在的佛居别墅等建筑依山而筑,错落有致。

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又传说秀才张生在寺内习文,准备上京考状元。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来寺做法事,住在西厢,与张生一墙之隔。朗朗读书声与优美的琴声使莺莺小姐春心荡漾,莺莺小姐的美貌为张生着迷,由红娘牵线,两人一见倾心。半夜三更,越墙而过,私订终身。奈何崔相国夫人见张生贫寒,门户不对,棒打鸳鸯。后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被河东节度使围困捉拿,崔相国夫人许下诺言,谁能解困,就将莺莺小姐嫁与。张生一封书信,请来朋友郭威,带兵前来得解救。崔相国夫人又再次食言,使张生与莺莺小姐各处东西。张生后上京考上状元,回来抱得美人归,这是一个版本。另一版本是张生中状元回来欲娶莺莺小姐,而娶莺莺小姐母亲已死,生活无着,堕落风尘,不知所踪。再一个版本是张生中状元后根本就没有回来,莺莺小姐思念太过,抑郁而死。不论何种版本,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传阅千年。

旅游地图

运城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