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运城游记

运城游记

运城之旅――运城舜帝陵

舜帝陵位于山西运城的鸣条岗,始建于尧帝时期,是尧帝在其禅让帝位之后为舜帝建的行宫,后来 做今生来世之居处,前陵后庙。帝陵遍植柏树,这些柏树现在还存活的已经不多,其中一棵柏树,在帝陵前几十米处,几人合抱,树龄几千年,相传当年刘秀被追到 此,疲极而卧于此树之上,故称:“卧龙柏”。

舜帝庙经几千年的战乱,自然灾害。历经隋、唐、宋至元朝几经修葺,现存的帝庙就是元代的建筑,建筑风格古朴而简约。文革期间破坏严重,帝陵的所有殿宇被当做学校校舍,被舜帝陵学校长期占用。直到近几年台湾人回来祭祖,找到这里,投巨资恢复。


现在的舜帝陵经重修已成规模,专门修了一条公路到达,已有公交车。不时有旅游车载旅游团游客 到此参观。估计整个运城交通不便,航班极少,广州至运城隔日才有一班飞机。坐火车要绕一大圈才能到达,所以游客不是很多。舜帝陵前门修了个圆形大广场,直 径近二百米宽。两边九条十几米高的雕龙石柱沿广场孤形排列,加上门前右侧一座巨大的石雕,构成一座雄伟而不高的建筑,给人一种胸怀特别广宽的感觉。

进入陵门后,是一条约有100多米宽,1000多米长的陵道,要步行15-20分钟才能走 完。两边是绿匆匆的种植不久的柏树林。陵前新雕了一座高约5米的舜帝石像。石像后面就是几座舜帝的陵和庙。陵和庙都不是很雄伟,是元代建筑。原陵和庙都是 经过两次地震毁一旦,后以经多次修葺,每次修葺都相隔上千年。最有参观价值的恐怕是树龄几千年的“卧龙柏”,现已倾倒与地面成30度成角。其根部条纹错综 复杂,有人说一边似龙,一边似虎,完全凭个人想象。传说刘秀在此睡了一晚,后来就成了皇帝。舜帝陵墓也不是很高大,只是一个十来米见方1.5米高的土石方 台。前面有两块后来记不清哪朝代皇帝的封号碑文。陵台上有一棵上千年槐树,刚好有五个枝干向上形成树伞,传说是五子登科的象征,引得游客个个争着留影。舜 陵后面是舜庙,与一般的庙宇没有大的区别。

舜帝俗姓姚,名重华,自幼家境贫寒,母亲早逝,继母对其非常不好,百般辱虐,但舜帝自幼善良,博爱,对继母以德报怨,孝服天下,并带领当地百姓学习农耕技术。尧帝寻访见其贤,后将帝位禅让给舜,并将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帝,佐其治国。

舜是开创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五帝之一,道德文化的创始人,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浓墨重彩,重点记述的杰出始祖。他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影响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古人称尧舜时期的社会为“舜日尧天”,孟子说 “人皆可以为舜尧”,毛泽东则借喻“六亿神州尽舜尧”。

奇怪的是中国除了在运城有个舜帝陵外,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又名苍梧山)于2005年又建了 一个九嶷山舜帝陵,而且规模比运城舜帝陵雄伟与豪华得多。这到底是中国人在胡弄自己还是要胡弄外国人,就有点不明白了。历史记载舜帝是死在九嶷山,但死的 地方就不一定就是帝陵吧。恐怕全世界还没有一个皇帝两个陵墓吧。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名,实为争夺旅游资源为实,恐怕才是内在原因之一。不管何种情况,建筑艺 术是人民创造的,人们又多了一个旅游的地方。


旅游地图

运城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