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三明游记

三明游记

狂飙闽西北(六)天启年间大贪官的豪华府第

离开古镇是下午五点多,口罩打算天黑前赶到泰宁。或许是当年修高速公路的大量重载车压坏了路面,从邵武经和平到泰宁的省道路况实在是不敢恭维,一直到了泰宁的高速出口才好转,估计是泰宁推动旅游发展实施了“要想富先修路”的策略。通往泰宁县城的路宽阔平坦,路旁巨大的旅游招牌不断撩拨人们的眼球,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金字招牌的一路陪伴下,口罩在六点钟把车子停在古街外的沿河马路上。

口罩先顺着古街到著名的“尚书第”看了看,售票处已经关门,只好拍了几张街景照片后入住近旁的“假日旅馆”,然后在旅社工作人员的指点下到旅游区外品尝地道的小吃。当日行车尽管只有一百八十公里,但多为盘山路和烂路,还在宝山心惊胆战地逃过“汽油风波”,现在终于可以安心入睡了。

雨又是下了一整夜,到早晨八点钟出门仍是淅淅沥沥地,口罩还是沿着古街先往尚书第去。右手边的都是现在仿古的建筑,但左手边都是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转角处的“世德堂”门面还算气派,但从门缝看里边已经是瓦砾一堆,据说修缮工作已经启动,筹资一千八百万、计划耗时五年完成。

走过转角,李氏宗祠旁的宅第就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泰宁李氏尚书第,为明朝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建于明代天启年间的府第。花三十元门票进入大门,经仪仗厅进入叫“福堂巷”的甬道,甬道间设有五重门楼,右侧是五幢并列院落,所以尚书第又被称为“五福堂”。

主体建筑仿照传统九宫格式的“三厅九栋”民居建筑形式建造,并列的五幢院落呈五条中轴线,由北而南排列,坐西朝东,南北宽八十多米,东西进深五十余米,整体平面近矩形,皆为砖、石、木构造的平房,占地五千两百多平米。

每幢院落进深都是三进,以大门、客厅、中厅和后厅为中轴线,隔以天井,依次递高,两边对称排列廊屋、厢房,并配置有一两座辅房。中厅堂用减柱杠梁造法,柱头挑出两杪斗拱撑花枋梁,斗拱隙间露出两叶花舌装饰,用材精致讲究,结构坚固耐用。

每幢院落大门额均嵌有石匾,其中以第二幢的“四世一品”门楼最为精致,使用通天石柱和条石梁、枋支撑墙体,底层石砌须弥座雕刻莲瓣花卉等各种图案,门面的石柱间砌斗砖墙,贴菱形摩面砖,门框上部门额天平内伸出一排两抄斗拱,镌“四世一品”的楣额下平伸四根石花柱,在石柱、石梁和石枋上雕刻有人物、飞鸟、卷草、团花等图案,檐口额枋彩绘的包袱锦迄今仍清晰可见,门边立有一对高近两米的雕花基座抱鼓石,古朴厚重。

宅第四周及各幢间均筑有高大的斗砖风火墙,与硬山式屋顶交相映衬。各幢厅堂、廊门相通,宅中甬道、庭院、走廊、天井等,全用琢凿的花岗石板铺砌,房间的地面使用方砖铺就,防潮保温;宅第奢华到每幢天井中配置的石雕花架、水缸都不相同,就更不用说其他重要的装饰物了,看来在明朝万历、天启年间做官还是很有“钱途”的,仅在兵部尚书位置上坐了一年的李大人就能有如此财力建造豪宅,不能不让人去浮想联翩,尤其那个时代是魏忠贤把持朝纲的时候。

尚书第开了个边门直接进入李氏宗祠,每天定时有半个多小时的梅林戏表演。口罩仅仅看了个开头,发现完全是在对口型、放录音,于是从尚书第出来,驱车前往十公里外的大金湖游览区。

三明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