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洛阳游记

洛阳游记

拜谒河南府文庙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2月]在此修建国子监,南面是低洼的荒地,东面有宋军兵营,金朝初在其旧址上重建金昌府文庙。少数民族统治汉族十分困难,建文庙意宏扬汉文化,实为更好巩固政权。文庙建筑布局严谨,由南向北台阶式上升,沿中轴线两边展开,属我国传统的三进院落建筑。河南府文庙不仅是祭拜孔子的地方,也是河南府府学之地,是庙学合一的地方。
刚从飘摇破败的安国寺出来,我们想着那如今的河南府文庙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在老城网友老班长的带领下,我们穿胡同过小巷,一会就来到了文明街上,这里曾经的文明街小学就是大名鼎鼎的河南府文庙所在地了。据说如今文明街小学已经搬走,文庙正在重新修缮。
来到原文明街小学校门,一道铁门拦住了去路,果然是维修期间不对外开放,这可如何是好。正踌躇间,透过铁门缝隙看到里面有人影晃动,于是众人拍门大喊,居然真的引来了看门的马师傅为我们打开大门。

走进文明街小学大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坐落在台阶之上的大门式的建筑,从亚修先生的文章中我们知道这就是文庙中的子路列戟的戟门,这座戟门为砖木结构悬山顶,殿中二柱八层斗拱托顶,前后檐斗拱,戟门左右各有一间掖门,灰瓦硬山式。戟门四周三尺青石板铺地,殿内山墙壁上嵌有数块青石板铭文,均为学子谢孔之辞。戟门为标准金代建筑,由此可知河南府文庙,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之一。

原来这座戟门并不是文庙的第一个建筑,本来在戟门之前,也就是文明街上,在东边妥灵宫前、西边西和巷北口,各建一大门。正南文明街边有一座一丈余高、三丈长琉璃三彩陶塑二龙戏珠彩龙照壁墙。正北有一三尺余高的台子,有大青石台阶三道,上建有三间牌楼,牌楼正中有一大石匾上书“棂星门”,门楣上有“河南府文庙”木匾,两侧有河图洛书彩塑浮雕图案,墙上有对联“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为明代洪武年间重修河南府文庙时伊王所题。入棂星门,两旁各有三间硬山式建筑,为乡宦祠和文昌祠。正面为麒麟祥瑞照壁,其后有半月形泮池,泮池,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水池,呈半圆形,上有拱桥连通。古有在学府前建泮池能振兴学业之说,所以其多用于孔庙,文庙,学宫等建筑中。
可惜在清朝末年文庙的两个大门被拆除,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文明街小学将棂星门、泮池、乡坤祠、文昌祠拆除,建起三层教学大楼,从此河南府文庙戟门南面建筑全部消失。时至今日随着洛阳古代遗存不断减少,河南府文庙的历史价值才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挽救濒危的古旧建筑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于是才有了如今的文明街小学的搬迁,但愿象安国寺这样摇摇欲坠的古建筑也有河南府文庙的这种待遇。
在戟门前空地,众人发现一块石碑,找水浇湿,原来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赞颂文庙的石刻碑记。

在戟门东侧尚且残存三间硬山式建筑,在明清时期为乡宦祠和文昌祠,推门而入,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那依样书写着教学内容的黑板告诉我们这里长期被作为教室在使用。


穿过戟门,来到文庙的二重院落,远远望去,文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就雄踞在眼前台基之上,大成殿是典型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青砖绿瓦,深绿和金黄琉璃瓦覆顶,饰九脊六兽,檐下施五彩重昂斗拱,飞檐翘角,赤柱接地。大成殿是典型的清宫建筑。

文明街小学早几年就搬迁而去,空旷的院落长满了蒿草,这枯黄的衰草为这荒芜的院落平添了许多的凄凉和孤寂,草丛中散落着许多的残缺的石雕构建和破旧的石碑,这些石雕大概都是前院棂星门、泮池被拆除后残留下来的,这些石雕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纹路花纹照样精美清晰。而从那些破旧的古碑上依然能看出"大清康熙"等字样。


过戟门,道两侧各建有廊房。据说在民国以前东廊房内供列孔子二十七位有成弟子,彩绘于东墙之上。西廊房内,为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奉旨迁入的十大贤哲邵雍、程颢、程颐、尤西川、朱熹、周敦颐、张载、胡瑗、孙复、石介等泥彩塑像。而在民国以后这里就成了教师的宿舍和办公室了。


我们一行人穿过荒芜的院落,走向大成殿,来到高高的月台的台阶前,老班长指着台阶中间的石雕双龙戏珠兴奋的讲解起来,在古代建筑中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帝是真龙天子,只有皇家的宫殿才能才能配以龙饰,而在民间只有孔圣人才能享受者皇家的待遇,可见孔夫子在古代社会中的崇高地位。
找来清水冲洗,果然这二龙戏珠清晰多了。

高高在上的大成殿果然是有着皇家的气势。

走上月台,来到大成殿的近处我们看到,这座大殿已经经过了初步的翻修,腐朽的木质结构已经被更换下来。这座古老的大成殿又要旧貌换新颜了。



大成殿西侧有一月亮门,门上方镶嵌一砖雕“贤关”二字,看来只有贤人才能穿此门而过了。据说在大殿的东面本来也有一个月亮门,门上有石匾上书“礼门”二字,可惜如今已经被毁掉了。


我们也冒充贤人从贤关穿门而过来到了文庙的第三进院落,院中有一大房,据说叫“敬亭”,敬亭面阔五间(16。17米),进深二间(11。5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是河南府儒学所在地。也就是古代的教育管理部门了。这座建筑也已经进行过大面积的维修。

和安国寺相比,河南府文庙无疑是幸运的,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损毁和破坏之后,终于在他垂暮之年,摇摇欲坠之时,终于等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维修和保护,这是河南府文庙的幸事,也是我们洛阳后人的幸事,经过这次维修,河南府文庙又能迎风耸立上百年了。而那曾经坐于高崖之上,钟鼓楼高耸,大殿巍峨,钟声阵阵,在风雨飘摇之中屹立千年安国寺,就不知道是否也有这样的福气了,她在风化坍塌之前,不知道能否等到政府全面维护了,还要等多久?三年,五年还是十年?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