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许昌游记

许昌游记

青青翠翠紫云山

  6月14日,老盖弟夫妇驾车来郑,我、好友王平及赵新老弟与他们夫妇一起登襄城县紫云山,共观书院之古,感受书院文化之厚,同赏槲树林的幽和奇,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真乃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赵新老弟亲自驾车带我们进入紫云山风景区,它位于河南省襄城县西南部,属伏牛山系东麓。下的车来,仰望紫云山,只见槲树、栗树、刺槐遍布,间以密生的杂草,那紫云山郁郁葱葱青青翠翠的环抱着落于山隈之中的紫云书院,那书院古朴典雅,像一个睿智的老人以静默的姿态欢迎我们的到来。
进入这座创建于五百多年前的书院,只见内有大成殿、左右明伦堂、东西两庑、门楼、呈四合院。外有钟鼓楼、文昌祠、大门等。大门里侧,两边各植一柏树,一直一曲,相传为李敏亲手所栽,分别象征着李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之道,这是李敏对孟子"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思想的继承和传颂。
经导游介绍,知道这座书院是明成化四年(1468年),资政大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李敏所创建,当时他任浙江按察使,因母亲故去,回乡守孝三年期间,经常漫步紫云山,见山色秀丽幽静,就建了三间书屋,读书讲学。成化十八年(1482年)皇帝下诏赐名紫云书院后,扩建殿宇堂斋,最后建得跟文庙一样。成化十九年,因为身体有病,李敏上书乞归,养病于紫云书院,与诸生讲习程颢、程颐等所著之书,立为条约,其躬行实践、彬彬有礼学之风,一时传颂中州。
紫云书院作为继宋四大书院之后又一知名大书院,吸引了各地学子纷纷讨教于此,据传,太子祐樘殿下(弘治帝)也曾在此就读。书院建成至今,文人学士慕名而至络绎不绝,春吟残雪,夏避炎暑,秋赏红叶,冬观雪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此时,置身于这座古老的建筑中,我仿佛听到古代先贤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埋头苦学的感人情景,心中不仅油然生出无限的敬意。
书院门前有一大片竹林,千百秀竹亭亭玉立、随风婆娑。周围草木葱茂,野花明艳。
出紫云书院,穿过清幽的竹林,又过了小桥,我们拾级而上,便到了望月亭。站在望月亭上,满坡的槲林尽收眼底。少歇片刻,便沿着山坡上的小路慢慢前行,只见路两旁漫山遍野的槲树、栗树,植被十分茂密,郁郁葱葱,遮天盖地,在这炎热的夏之际,置身于其中,只觉得清新之气迎面扑来,顿感神清气爽。林间有黑色的蝴蝶蹁跹起舞,鸟儿低鸣歌唱,我们边走边拍照,老盖夫妇、赵新老弟都是摄影高手,我和王平虚心求教,现场实践,拍下一张张紫云山的美景。用镜头记录着我们这次登山历程,一路心旷神怡笑语不断,悠哉游哉,惬意极了。
早就听说,紫云山被誉为平顶山市的"后花园"和许昌市的"前花园",以"奇、秀、幽、古"著称。奇有三绝:紫气、槲林、残雪。"紫气"指山峰间常有一团紫气萦绕;万亩槲林只在山坡上生长,山上山下都不见一棵;"残雪"指春夏之交,紫云山林深处犹有残雪未消,碧绿丛中,时见白雪皑皑,真是风景如画。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既无法观到紫云,也不能赏到残雪,但我们可以领略槲林之奇特。
紫云山槲树林据说为李敏所植,处于山坡山谷中,呈一环状,面积约9999亩。这个与10000只一步之遥的数字,传说为明成化帝亲口所赐,由此可见其对李敏的防范之心。闻此不由笑:想李敏在此隐居,却也未能真正逍遥,不仍然有所牵有所系吗?
槲树造型奇特,身如龙,叶如虎爪,有龙虎之气。槲林中无杂树。站在望月亭上看,郁郁葱葱的槲林,如千顷碧海。导游说,每至暮秋,山坡万亩槲林树叶经霜变红,层林尽染,如火似霞。有"紫云红叶红胜火,赏秋不必到香山"的说法。闻之,为未能亲见而略感遗憾,不过我们离得近,还有机会去观红叶的。
越往上槲树越茂密,还有一种植物,据说是一种中药,开一种紫花儿,散发出一阵阵的清香,赵新老弟告诉我们,这种药秋天可以晒干装到枕头里,起明目安神之作用。
望着满山的槲树,我心里很纳闷:李敏为什么在千卉百木当中偏偏选中只能当柴烧的槲树植到这里,而不选别的树种呢?导游边走边给我们讲述:"李敏栽这种树的目的,就是为后代着想,他怕植了松树、杨树、果树成材后,作为世俗之人的后代会受利益驱使,砍伐变卖,物资财富积累,成富甲一方的乡绅,会私欲膨胀,横行乡里,做出有辱门风的恶事,或因财大气粗,整日挥金如土,寻花问柳,百无聊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成为一代庸人而养成座吃山空,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他选择其貌不扬,通身上下长满疙疙瘩瘩,不成材,生长缓慢的槲树,就是让他的后代把槲树只当柴火烧,只能守着这份家业,仅够维持一种细水长流温饱的生活。要想过上更好的日子,就必须勤奋读书,获取功名后过衣食无忧的殷实生活。"听后,才知这是李敏留给后代的最大的精神和物资财富,为此他真是煞费苦心且耐人寻味。
我们谈古论今,优哉悠哉便至山顶。山顶平坦如川,绿草如茵,紫花盛开,蝴蝶翩跹。又到一天池,相传是仙女们沐浴嬉戏之地。池水很少,池子很脏很破,有被污染之迹象,俺很为此惋惜,这水资源到处都匮乏,而不是"取之不尽"呀!你看有着这麽美丽动人传说的"天池"不也缺水见底了吗?
顺下山路走之山底,品着山民沏的香竹茶,想着秋天那满山红的壮观颇感意犹未尽--这紫云山历来受到名人名家的青睐,据说庄子寻觅黄帝足迹于紫云山时曾感叹道:"此仙人之居所";老子更是在此著就了千古名篇《道德经》,并留下了"紫气东来"、"青牛西逝"的故事,虽没看到紫气和残雪美景,但今日能与朋友们一起赏山观古也是一种福气和缘分。
面对紫云山暮色竟然想起陶翁一佳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笑笑,跟朋友上车返城。
紫云山大门

紫云书院

大成殿

古老的砖石路

书院外面的的竹林

穿过竹林拾级而上到望月亭

在望月亭看紫云山,槲树林尽收眼底
郁郁葱葱遮天盖地


槲树造型奇特,身如龙,叶如虎爪,有龙虎之气

有种植物发出阵阵清香,开出淡淡的紫花儿

引来蝴蝶蹁跹起舞


山顶依然是槲树沿山路下山

旅游地图

许昌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