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遵义游记

遵义游记

春到绥阳——古镇与公馆桥

说来惭愧,长在贵州几十年,贵州的县城却很多没去过,甚至只知道县名,其他一无所知。
这次到绥阳,最大的感慨就是觉得自己太孤陋寡闻,四处寻找美丽的风景人文,却不知道身边这块土地上有如此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绥阳,贵阳人叫“xu 阳”。位于黔北腹地,大娄山脉中段,隶属历史名城遵义,距遵义市城区38公里,因城东十里之“绥阳山”而得名。古有“黔北锁钥”之称,“为蜀川之门户、黔地之咽喉”,是有名的“辣椒之乡”和“黔北粮仓”。
行前做功课,方知绥阳不仅地势平坦,有四个万亩大坝。属岩溶地区,境内溶洞众多。还拥有:
长度为亚州之最的“国家地质公园”——长达百余里的双河溶洞群地下奇观;
地球上同纬度唯一仅存的原始森林——宽阔水原始森林(省级风景名胜区);
黔北第一古桥——公馆桥;
中国一绝——绥阳石房子;
堪与四川九寨沟媲美的九道门风景区;
已投资1500万元开发的水晶温泉度假山庄;
“中国辣椒之乡”——“绥阳朝天椒”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出口免检产品;
绥阳空心银丝面——清代时就荣为皇室贡品,1989年获得国家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
……
不到绥阳,不知道这里竟是中国有名的“诗乡”,文化底蕴深厚:从东汉著名教育家尹珍在此设馆教学15年,至明清,绥阳涌现在全国有声誉的诗人上百人,其中有13人有诗文集传世。贵州现代诗人廖公弦、李发模等都是喝绥阳水长大的。


诗坛泰斗贺敬之曾为绥阳题词“乡有诗方为诗乡,诗有乡始具诗魂”。绥阳县纵贯古今一脉相承的诗歌艺术,成为中国的一道文化奇观。
这次到绥阳,正值西南地区百年不遇的大旱年之春,原想顺便拍些旱情和抗旱的片片,没想到绥阳似乎并未受大旱影响,油菜长势良好,枝干粗壮,有的达一人多高。沿途满眼是绿,空气湿润,溪流清澈……不知是我走得太少,没能走到旱区,还是老天爷对“黔北粮仓”网开一面,总之感到的是欣喜而非忧虑。


从贵遵公路北门收费站出城,上贵遵高速公路,大约3.5小时(过路费85元),过遵义,从董公寺收费站下高速,进入绥阳县境(此处有县道收费站,过路费小车6元)。到了县城附近,没进县城,在城外公路旁的一家饭店简单午餐后,继续往东三十多公里,便是绥阳县温泉镇。

水晶温泉休闲山庄内,利用周末从贵阳、重庆、遵义赶来泡温泉的私家车停满院坝。看上去生意非常火爆,和后来去逛的“温泉古镇”冷清的境况形成很大反差。
停好车,把行李拿到房间放好,出了宾馆,先去逛附近的古镇。
名曰“古镇”,其实我觉得毫无古意,一条街贯通东西,一条人工小溪与街道同向贯通,在古镇的中部最高处分头往两头流淌。
街道两旁民宅都按统一格局修葺一新,石板路面,镇口有十几个“摩的”在等候生意,街上人迹稀少,当街大多数门面紧闭,镇里居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闲聊打牌。


镇内一口古井,也新修了门楣,上书对联:
饮其流者怀其源
落其实者思其树
横批:清泉

探头看了一下,井里的水很清亮,问了在井边洗衣服的女子,说她们洗衣淘米洗菜都靠这口井,虽大旱,井水不干,照旧每天都是那么多。


沿街往西,空旷人稀,问了两家客栈,住宿费都只要20元/人,若是背包客一定会很开心。
街道中部有新修的这个台子,不知是戏台还是集会用的会台,中间墙山上写着“出将”、“入相”:

路旁民居的外墙上挂着的养蜂箱,沿途不时可见养蜂人在割蜜,问了一位养蜂人,现割的蜂蜜每斤10元,便宜,很想买上几斤,但同行的朋友说这种野蜂蜜有毒,吃了对人体并不好,叫我别买,也不知是否真的有毒,但看上去很诱人:


逛了一阵,大家都说人气太少,也没多少更值得看的东西,返回宾馆,时间尚早。和朋友们一起,前往县城以东“双河溶洞”景点。
驱车沿河向东,大约几公里处,忽见路右边一座古朴苍劲、高大雄伟的石拱桥横跨河上,非常抢眼,立即停车观赏,让我很有点“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外惊喜。

原来这就是号称“黔北第一古石桥”的“公馆桥”。位于绥阳县城以东50公里的温泉景区,横跨公坪河(上游系“赤尾溪河”),连接南北两岸绥阳、正安两县的古驿道,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石桥系全部用青料石建成的单栱石桥,全长72米,跨径37米,通高18米,宽7.2米。桥身呈梯形状,南面石梯47级,北面石梯49级。


桥顶平坦宽阔,两边有护栏,为长方形厚石板磨制而成。两侧护栏正中各建有形制相同的牌楼一座,顶端建有三个三角形石雕装饰,高约1.2米。


桥楼中间两块大石碑,东面石碑上分别刻建桥倡导首事和捐款人姓名及金额,西面两块分别刻《修建正南第一桥序》,并有“竹不如松青且雅,兰虽是草秀而香”对联一幅,刻有鲤鱼跳龙门、花卉、龙蛇、佛尘、宝剑等图案。
两边护拦各有一付对仗工整的楹联,分别为:“骑驴相国逸兴寻诗,司马才人豪情题柱”;“石磴连云平雁齿,河梁堰月卧虹腰”。

桥两头各雄踞形态、神色各异的石狮子四座,凌空长啸,雕刻精美,其中一座为母狮,面前抱立式小狮一只,母狮神态慈爱,情趣盎然。


桥下北岸平台立三块高大石碑,分别刻“痌瘝在抱”(备注),“咸歌利涉”、“民不能忘”。不知刻于何时,若是清代主持修桥的那位正安知州郎承谟,便是十分难能可贵了。


南岸桥脚下有路牌指引,平台上建小庙一座,庙内有菩萨三尊,常年香火不断。


由于桥很高,站在桥上放眼,可以看到很远的青山秀水、公路田畴。
回家后查资料方知,根据桥上石碑记载:公馆桥由正安州知州郎承谟承头,集三县人民之力,动工于清光绪32年,也就是1906年,完工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历时三年建成,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当时系因河流涨水阻隔两岸交通,行人无法过河,为解决交通问题而建。桥建成后,一度成为黔北入川的重要通道,买盐的、挑滑竿的、赶场的都从此桥经过,桥头公坪街上建有供来往官吏、客商食宿的公馆,故名“公馆桥”。又因该桥横跨两县,故当地人又叫它“公管桥”。
公馆桥建筑用料考究,建筑工艺高超,集中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建桥技术。 据当地老人叙述,有四个掌墨师来负责设计和技术指导,石料有上千斤一条的,也有7、 8百斤一条的,采用了搭木桥来拖的办法,也就是从对面山上把石料开好,用绳子捆住,从山上滑下来,然后用黄泥、石灰调浆,灌入石缝,将石料粘接在一起。整座大桥造型美观大方,工艺精湛,雄伟壮观,坚固实用,在桥梁史和建筑史上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被有关专家誉为“黔北第一古石桥”,史称“正南第一桥”。
现207省道(绥阳、正安、道真公路)已改道,替代了这条古驿道往日的热闹繁荣,公馆桥已完成了主要交通要道的历史使命,但它长虹般的身姿,定格在清流之上,仍是正安县土坪镇与绥阳县温泉镇两岸人民沟通情感的要津。

除了使用和学术价值,公馆桥还有较高的观赏和文学价值。
从建筑学上看,整体造型如鸿过清流,雄健高飚。桥两岸修竹丛生,林木葱郁,清清碧水从桥下缓缓流过,远看整体造型美观协调,是不可多得的桥梁建筑艺术珍品,堪称诗乡一道美丽的风景。
从文学上看,桥上石碑用楷书镌刻的《建修正南第一桥序》,亦是一篇精妙美文。
序曰:“关河险阻,行旅艰难,天地之缺陷,必待人以补之,始能化险为夷。正安南鄙公馆槽河,每逢春夏,烟水苍茫,哀歌无渡,途穷日暮,惆怅何之!濡首沉沦者不知凡几,目击心伤……两岸居民,慷慨捐廉,殷勤筹济,赠浆馈菜,盼切速成,只缘工程浩大,遂至需时良多……沐风栉雨,首等不辞竞瘁;倾囊倒箧,众情乐于捐输。行见虹影卧波,星梁驾汉,熙熙而如登春台,荡荡而如遵王道。倍足弥缝天地之陷,无复险阻之虞也。是举也,以人之知,兴地之利,一劳永逸,亿万斯年。即公谓其正南第一桥,因此名之焉。”


公馆桥让我吃惊、兴奋、赞叹:如此高的独桥拱,屹立百年,依然坚固如初,国内罕见。建桥石材重达千斤以上,在建筑工艺并不很发达的清代,工匠们是如何把这些沉重的石料弄到如此高度,并将石料牢牢粘连,真是不可思议。它见证了贵州绥阳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此绥阳之行收获之一。

备注:痌瘝在抱:(tōng guān zài bào)痌瘝:病痛,比喻疾苦;在抱:在胸怀中。即把人民疾苦放在心里。另一碑刻“咸歌利涉”,均为关心人民疾苦之意。

遵义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遵义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