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昆明游记

昆明游记

昆明西山龙门三清阁

西山龙门景区由“三清阁”和“龙门石窟”两部分组成。龙门东望滇池,龙势南北,实为风水宝地。


西山三清阁,为国内悬空寺之一,位于西山罗汉岩上。此寺始建于元代,后经明、清两代扩建,形成目前的规模。是为一组九层、十二殿、一石坊的建筑群。原为梁王避暑夏宫。后改为“凌虚阁”、“玉皇阁”,明代改为“海崖寺”,又称“罗汉寺”,后为今名。


从罗汉崖山门向上有七十二级石阶,象征七十二地煞星,由灵宫殿西折而上,到三清阁,又有陡峭的三十六级石阶,象征三十六天罡。在三清阁内供奉着天宝君、太上道君和太上老君。


在真武宫后有泉一方,是“孝牛泉”。据说从前,昆明有个姓赵的屠夫买了一头母牛和一头牛犊。赵屠夫绑了母牛要杀时,听见有人在外面叫,于是放下刀子出门去看,没见有人,返回来时刀子不见了,只见牛犊卧在地上,屠夫很是疑惑,便把牛犊打起来一看,刀子藏在牛犊的腹下,赵屠夫拿起刀子就要杀母牛,不想牛犊双眼流泪望着母牛哀鸣,这泪水和哀鸣声深深触动了赵屠夫,牛犊尚有孝母之心,何况人呢?于是赵屠夫放下屠刀,牵着母牛和牛犊到三清阁出家。由于三清阁建在悬崖峭壁上,取饮用的水极不方便,牛犊为了报恩,用牛角穿石,引出甘泉,故称“孝牛泉”。


龙门石窟,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最早的石室据县志记载由明嘉靖年间赵炼道士主持开发,为“穴石小楼”。清乾隆46年即1781年,贫穷道士吴来清茹苦含辛,用了14年时间,劈开岩石,打通凤凰岩,镌刻普陀坊,雕凿慈云洞。道光年间1840年,杨汝兰父子继续组织开拓云华洞,用了13年完成龙门达天阁石窟。


凤凰岩有上下两个洞窟,上洞较小,称“老君洞”,洞侧建有“老君殿”。下洞较大,洞前“揽海处”平台宽阔。石窟前檐浮雕“彩凤衔书”,故称“凤凰岩”。石窟南北两壁雕“云海”、“石林”(1902年刻),西壁嵌“题滇池饯别图”及1925年袁嘉谷题诗等石碑六方。窟顶有陈荣昌之摩崖题刻“倡提祀孔”四个大字。石窟外峭壁,历代摩崖石刻琳琅满目。民国初年李根源拓刻明末傅宗龙之草书“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阴”,堪称摩崖珍品。


慈云洞则雕刻有送子观音、香炉、佛台及两壁骑龙驭虎神像等,普陀胜境坊有联“凿石现普陀,将五百里滇池,都归佛海;援人登彼岸,愿一千双圣手,尽化慈航。”达天阁前石坊题额有龙门两字,清嘉庆时,昆明彝族诗人那文凤题诗于慈云洞香炉上,“万钻千锥显巨才,悬崖陡处辟仙台。何须佛同天生就,直赛龙门禹开凿。紫云荫书心里出,慈云霭露掌中来。昆池恰似观南海,不负当年梦几回。”石室门口雕有香炉供奉,室内正中雕魁星,主宰文章之神,北雕文昌帝君,主宰功名和禄位,南雕关圣帝君,主宰伏魔降妖。

经过龙门,穿过穿云洞,平台是俯瞰滇池的好去处,不由想到石阁中的两侧,清末民初书法家赵鹤清撰写的对联“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