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保山游记

保山游记

腾冲——国殇园

    腾冲县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腾冲,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边陲古道的马铃声,记录着中、缅、印的商贸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案、铜鼓凝集着两千多年悠久灿烂的文明;石雕佛像,闪烁着中原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民在这片热土上抗击日本侵略军,首创全歼侵略者的战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庄严肃穆的国殇墓园里安息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数千座墓碑向后人昭示着民族精英抵御外辱的浩然正气。
     进入腾冲,只能通过飞机或长途汽车,目前无铁路经过,大理经保山到腾冲铁路,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项目。抵达的那天,连绵高黎贡山包裹的边陲重镇,用热烈的阳光和天际厚密的朵朵白云迎接着久滞阴雨的心。
     机场很小很简易,据说机场大巴被借走了,坐机场工作人员的商务车到县城,10元/人。机场的部分工作人员是等下午航班抵达就下班的,正好顺路拉几个游客,两相宜的事儿。乘坐出租车,40元左右。
     好久没见到蓝天白云,虽然阳光刺目到眩晕,还是让我满心喜悦于这样的温暖。

   腾冲是个安静的小城,绿化很好,红格玫、三角梅、小杜鹃开得正艳,还有俏立枝头的樱,热烈的红,鲜艳的紫红、含蓄的粉红,装点着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安静边陲。

    国殇园,位于腾冲县西南来凤山麓的小团坡,是民国33年(公元1944年)李根源先生倡导,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安葬在腾冲松山战役中阵亡将士遗骨而修建的大型墓陵,次年7月7日落成。整座墓园占地达5.3公顷,由烈士冢、烈士塔、忠烈祠及墓地园林组成。祠前立有《腾冲忠烈祀碑》石刻,记述了建墓的始末。烈士冢呈八字形纵列葬于来凤山的缓坡上,碑上刻阵亡将士3168人姓名、籍贯、军衔、职务。纪念塔建于坡顶,塔身为矩形,上刻有国民政府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题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

    山坡密布着英烈的墓碑,曾经为家园、国土奋战而逝的亡灵们,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天空。他们的墓碑小而简单,那些年轻的生命,最后只是简化成几个字而已,蕴藏的天地正气,是中华民族永生的骄傲。

    忠烈祠前两侧厢房内,陈列着抗战史迹文物,讲述着这片天空下的壮烈历史。1942年,日寇攻占缅甸,侵犯滇西,侵略者沿滇缅公路如狼似虎,直抵腾冲,烧杀抢掠,奸淫邪道,千里赤地,人民流离。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为了打通滇缅路,收复滇西,在盟军的帮助下,重组远征军,1944年5月,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摧坚执锐,出生入死,苦战经月,到7月底,逐次攻克一个个凭坚据守的日寇窝点,扫荡盘踞在各处的顽敌,最后,日军残部退入建于明代的“固若金汤”的石头城:腾冲,据城死守。8月2日,攻城战开始,在盟军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飞机猛烈轰炸之配合下,远征军将士冲锋陷阵,奋勇攻坚,凶悍日寇,负隅顽抗,四十余昼夜,逐屋逐巷,时时激战,处处争夺,中国军队首次使用了火焰喷射器,硝烟蔽日,弹雨迷天,血肉横飞,积尸累累。9月14日,终于将敌人全部歼灭。

  腾冲之役,英勇卓绝的远征军从夏季反攻到秋季克复,历时四个月的前赴后继,大小四十余次浴血奋战,共歼灭日军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以下3000人,我军阵亡覃子斌少将等将士9168人,腾冲民众赴义死难者6300人,美军阵亡14人。

     腾冲之役,艰苦而辉煌,意义重大。这是抗战以来第一个收复的县城,是抗日战争中第一个大规模全歼日寇的战役,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极为少见的歼灭战例。腾冲的收复,打通了当时中国大陆唯一的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线,为中国艰难抗战的正面战场注入了活力,开反攻胜利之先声,奠抗日必胜之基础,挫日军不可一世之气焰,扬保家卫国英雄之气概,血国耻,振国威,惊天地,泣鬼神!
   其景其情,非屈原之《国殇》而难以表达: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挚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