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哈密地区游记

哈密地区游记

鸣沙山——与黄沙的约会

又是一处鸣沙山,这已是我在新疆的一月间第四次与这些细小的沙粒亲密接触了。塔克拉玛干的死亡之海,让我第一次领略了浩瀚黄沙的气息;中哈边境线上的无名沙堆,让我在一片寂静当中独自聆听着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紧邻楼兰古国的库木塔格沙漠再次奏响了“黄沙百战穿金甲”的盛唐歌声。
妈妈曾戏谑地说我对沙粒的热爱是源于小时没有让我玩够沙子,我不知这样的玩笑是否有其道理,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对沙漠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情感让我再次走入了一座沙鸣之山。
在白石头的草原上独行了半日的我终于在碧草蓝天之间看到了这座金色的沙丘。它如同一座金色的岛屿,在万里无垠的草原上突兀而起。

走近鸣沙山,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这并不是因为它号称是中国四大鸣沙山之首,且不说它的天籁之音是否真的比敦煌、宁夏、内蒙古的其余沙山更为响亮,单就是这络绎不绝的游人也足以把自然的乐章给淹没。但我依然激动,因为这黄沙的沙粒本身就足以让人热血澎湃。

这是一处非常特别的鸣沙山,它的美丽不只缘于这金黄的沙粒,还来自眼前的这一汪清水。

“鸟鸣山更幽”,美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一种承托,这种承托亦可说是一种相随。红花因绿叶而娇艳,只因它们本是同根;白云因蓝天而圣洁,只因它们从未离弃;宽广的银河阻不断牛郎织女的相思,只因它们从未合上那相望的双眸。此处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了这一池碧水,黄沙的沙山会显得苍凉而肃杀;如若没有身后的金黄沙丘,眼前的碧水不过是蓄水的池塘。说不上是谁成全了谁,谁造就了,我只知道这都是自然的恩赐,是大自然同时把它们放在此处,让我们欣赏,也让我们珍惜。

没有选择与他人相同的木道上山,只为那双脚触碰沙粒时的快感以及细沙在脚面滑过的舒适。热烈的气息通过这微小的触碰传入了我的心灵,用尽全身力气,一口气冲上这高大的沙丘。

气喘吁吁地仰卧在沙丘顶端,这是一种愉悦,一种感受自然的愉悦。放眼眺望,四周净是美丽的风景。

微露白雪的高山为黄沙与白云的相会搭起了一种美丽的浮桥。我很惊讶眼前的景象。浓密而多姿的白云下,是满地黄沙的闪闪放光;而纯洁无暇的蓝天竟为起伏的沙丘盖上了一层轻轻地面纱。难道调皮的阳光是在这美丽的黄色舞台上,暂时地违背物理原理而跳起飘逸灵动的舞步?不知道,也不想探究,只想欣赏。

沙丘的另一面是一片草原,蚁点般大小的牛羊依然不改它们悠闲的姿态。只知慵懒漫步的牛儿似乎从不会对沙丘的金黄产生什么兴趣,它们眼中只有那娇嫩的青草。而黄沙与草原结合处的一颗明珠,却无私地为我映射着天空中的蔚蓝。似乎是知道手无广角镜头的我无力将天地间的美丽尽数收容,这颗晶莹透亮的珍珠为我记下了白云与蓝天的每一步相随。

绵延的沙山似一条金黄的巨龙,将平如明镜的柳条河水和身后的大片绿洲分割开来。还是在慨叹自然的神奇,因为我无法解释为何无所不侵的沙粒会如绸带般延绵数里,既不消逝,也不袭扰两旁的宁静,这种清静无为的风格似乎不该是风沙所有。

坐在沙尖上领略了四周曼妙的风景之后,我开始沿着并不十分陡峭的沙脊向前走去。说是向前,其实我也不知前是何方。

更高?也许吧,但前方隆起的沙尖一定比此时身处的海拔更高吗?

更远?也许吧,但更远之后还会有更远,何处又才是终点呢?

不知道答案,但还是在前行,因为我喜欢这在沙脊上行走的感觉,不但能触碰温热细小的沙粒,还能在远离喧嚣的黄沙深处一睹这宏伟壮观的美丽景色。

没有一丝足迹黄沙与纯静的蓝天一切诉说着此地的清宁。好美的景色,只可惜无人与我共同分享。不,她说来就来了。并不高大的沙山根本挡不住身后的茵茵绿草,亦或是说爱美的绿地不会错过任何一次露脸的机会,你看,那俏丽的脸庞不是正在沙尖的缝隙间偷笑吗?

我也不知已走了多远,只知四周早已没有了旁人的喧嚣;我不知已随着起伏的沙丘上下了多少次,只知这还远不是它的尽头。

向前,依然没有尽头;回首,只剩游者来时孤独的足迹。

我停下了脚步,并非因为厌倦或是疲劳,而是觉得已然足够。过犹不及是世间的真理,相思的想念是最甜蜜的记忆。

原路返回?那岂是我这样随心所欲追求新鲜的人做的事情,还是与眼前的粒粒黄沙来一次最亲密最原始的接触吧。

顺着沙坡缓缓滑下的瞬间,我听到了那传说中的天籁之音,鸣沙的轰鸣在身下响起,忽如万马奔腾般雄厚,又忽如切切丝弦般细腻,虽转瞬即逝但足以直入心底。

一道道自然之风形成的沙壑在我身边滑过,一条条自然的利刃铸就的沙纹在我眼前划开。

它们最终都将被新的风沙掩埋,与我的足迹一切。鸣沙山不会记得我这样一位平常的游客,但我会记住它的美丽,和与它相处的时光。

离开鸣沙山的过程也挺有意思的。因为我是从白石头沿着草原徒步走到鸣沙山的,这孤独而奇特的身影竟引起了一辆在公路上疾驰而过的汽车的好奇。那是一个夏日出游的四口之家,爷爷是一位老铁路职工,而女儿还未上学,同为老师的夫妻俩对我的行为很感兴趣。与爽快的车主一阵闲聊之后,我非常幸运地搭上了回哈密的便车。不但节约了重回公路路口的15公里路程,也省去了半道拦车的辛苦和未知。

其实也不止他们对我颇为怪异的行为感到好奇,在鸣沙山的不长的时间里也有数位朋友主动与我这位奇怪的人聊天。事后想想,这样标新立异的行为还真是一个交朋友搭便车的好方法,只是这应该是上天对我的某种奖赏吧。如你的本就抱着这样一个功利的目的而行动,最后的结果也许就不是惊喜而是失望了。

这就是鸣沙山,一处你值得去往,值得铭记的地方。

这就是哈密,新疆的东大门,也是我离开新疆的最后一站。隆隆的火车声响起,也带走了我在新疆停留一月的身影。

这就是新疆,一处值得你去发现、去感受、去回味的地方。

写下这离别的文字,就如同合上了一本厚厚的书,一本凝结了我的情感与回忆的书。我一直想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它,但我找不到。是的,它很美,美得让人神魂颠倒;但它不仅仅很美,当你听到了它的心跳,嗅到了它的芬芳,感受到了它的思想,你会为之沉醉,而不愿醒来。

有时候,生活在记忆中的人是幸福的,而我也希望陪着我一路走来的您与我一样幸福。

旅游地图

哈密地区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