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喀什地区游记

喀什地区游记

远征新青藏之旅日记--喀喇昆仑山

【三十里营房的早晨】
我们住过的每一所兵站,我都会用相机纪录下它的容貌,但是三十里营房却让我始终不敢贸然对它举起照相机,尽管兵营的前面是成排红柳,背后是皑皑雪山,景色非常壮观。记得书上已经提醒,这里不允许拍照,否则就有被查证件和强制胶卷曝光的危险,周总也一再提醒我们不要违反这条纪律。我们谁都不敢去冒这个险。但我的心还是无法安分下来。
早上7点多钟醒来,跑到窗户一看,日照雪山!离9点钟出发还有时间。我快快叫上燕子,拿上那台较轻巧的照相机,藏在衣服里,冲出营房朝那片雪山走去。营房外早就响起了新兵跑步练操训练的声音,原来空旷的营房外和公路上,站满了一排排身穿迷彩服的新兵。多想拿出照相机啊,拍下这雪山下营房前我们英雄解放军的风采,可是“不准拍照”的训诫始终在我耳边回响。我只有放弃。

我们朝着营房东面朝着远离营房的那片雪山走去,以为离开了营房就是自由的空间了。真是想的太天真了。在离开营房几百米远的地方,我们看到了手持长枪正在站岗的战士。我们是无处可躲无处可藏,一举一动都在他的视野之中,但我们不愿意就此回头。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我们朝哨卡走去,主动告知来自何处,昨晚住在营房内,现在想拍日照雪山。哨兵检查了我们的身份证后,同意了我们拍照的请求,并提醒我们不要拍营房。赶快抢时间,时间不多了。清晨的雪山正被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初升的太阳照红了雪山的一角,一只苍鹰在雪山上翱翔。但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刻在雪山壁上那两行刚劲有力的大字“高原劲旅 所向无敌 / 天山雄狮 决战决胜”,落款时间是2001年8月1日建军节。那是这片雪域高原上我们人民解放军的真实写照。我们感到距离这座雪山是那么的近,似乎只要再走一百米就可以走到山脚下,就可以去拥抱雪山了!但是我们没有时间了。

当我们匆匆赶回营房时,差15分钟就到出发时间,匆匆收拾行李,吃了一碗方便面就上路了。今天是我们在新藏线上的最后一天,行程约370公里。今天我们的队伍又增加了一个人。
营地的一位姓梁的军人班长要搭我们的顺风车去叶城,在那里与他妻子汇合一块回四川。因为梁班长的走,营地里几位领导都前来送行,使我们离开三十里营地的场面有些温暖、有些不舍。梁班长坐在我们这辆车上,他是这里的活地图,一路上告知我们到了那里,也讲了不少他们当兵的在这条新藏线上发生的故事。
【康西瓦烈士陵园的故事】
我只记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段故事,这是其中的一段。
坐上车不久,梁班长就问我们来时有没有去康西瓦烈士陵园。我告诉他只是路过,但没有停车,没有进去。他又问路过时有没有鸣喇叭,我们似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的确记不清当时有无鸣喇叭。他就在那里轻轻自述有关康西瓦烈士陵园的故事,车内一片安静。
康西瓦,维语的意思是“有矿的地方“,位于喀喇昆仑山腹地,海拔4280米,也是新藏线上的大坂之一。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时为新疆、南疆两级军区前线指挥所。康西瓦烈士陵园就矗立在康西瓦前对面的半山坡上。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作战以来,有100多位烈士长眠在这里,化作了共和国西部边关的巍巍山脉。1965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为康西瓦陵园修建纪念碑,为烈士立墓碑,并正式命名为“康西瓦烈士陵园”。对印自卫反击战以后,该陵园又陆续安葬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23名。目前,陵园共安葬牺牲、病故革命军人106名。

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们虽然走了,但他们的精神、它们的英魂常在!喀喇昆仑山上的官兵仍把他们视为相伴的战友,每每路过烈士陵园,都要为烈士们敬个礼、点上烟、敬上酒,跟他们说几句话。如果时间紧张,就放慢车速,按声喇叭,算是跟烈士们打了招呼,以示敬仰和祭奠。
他又补充说,如果你们当时没有鸣喇叭那就现在补上,康西瓦烈士陵园的英骨可以保佑你们安全通过最危险的新藏公路,很灵验的。听到这里,我们的师傅轻轻鸣响了喇叭,那清脆的声音顿时回响在喀喇昆仑山山峦之中。那一个是神圣的声音!
听到我们的喇叭声响后,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接着又告诉我们没有遵循此做法出现车毁人亡的事例。随着一阵沉默,他又告诉我们一个关于他们前兵站站长的传奇故事。
前兵站站长的叔叔当年参加对印边境反击战牺牲在喀喇昆仑山上后,他和父亲从家乡千里迢迢来到新疆叶城寻找叔叔的尸骨,但打听不到人埋在什么地方,于是就返回了家乡。当他长大后当兵来到新疆,来到喀喇昆仑山,一次在为康瓦西烈士陵园扫墓时,在墓碑上发现了叔叔的名字,才确切的知道,原来叔叔的英骨就埋在这里,埋在这个世界上最高的烈士陵园之中。
【喀喇昆仑山脉上的黑恰大坂】
离开了三十里营房不久,我们沿着逶迤雪山环绕着的219国道,开始翻越4750米的黑恰大坂。此时似云又似雾的一团团白色云雾在山峦之中翻腾,有的像似地热从地心中钻出,然后向四周散去;有的像天女散花从空中洒向人间;有的就停留在半山腰犹如一条白色的哈达。这就是喀喇昆仑山脉的雾,虚无飘渺,神秘莫测,变化多端。将近10点钟雾才散去。
从3700米上升到4750米,道路越来越崎岖多急弯,地面已被雪染成一片白色。中巴考斯特在喘着粗气,屁股在冒着白烟,艰难但顽强地朝黑恰大坂上攀行。当梁班长告诉我们到了大坂时,我们停了车,回望我们走过的路,并从山上向山下俯视。下大坂的路更是极其蜿蜒反复险峻,九曲十八弯的道路两侧布满了一节节红白相间的护路栏。梁班长说明天将有成队的绿色军车从这里经过,那才叫壮观。我想象着那壮观的场面:巍峨的雪山为背景,蛇状的大型草绿色运输车行进在逶迤的白色山路中,护路栏杆的红色点缀着那片白色和那条绿色。。。,真是绝佳的情景。周总也开腔说了话:如果能在这里等候到明天,架个三脚架慢慢拍,一定能出好片子。那是最好不过了,我愿意奉陪。说实在话,为了赶时间和抓拍瞬间景色,带来的脚架还一直没有派上用场。

11点多钟我们才下到大坂底,又穿行在山谷之中。约12点我们来到一片正流淌着潺潺流水的开阔河床,水流清澈,水中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石头。梁班长说这条河叫叶尔笔河。中巴已经停在那里,车上的人都分散到河床去了,都在那里寻寻觅觅。他们在寻找什么,难道有金子可淘吗?带着疑问我们也停了车,原来他们在寻找昆仑山上的奇石。著名的和田玉就产自昆仑山,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记录片“昆仑山上采玉人”,那个危险那种艰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立刻也加入到寻奇石的行列。河水中的石头的确造型各异,很容易就能发现我们平时见不到的石头。中巴马师傅收获最大,他的车屁股后面已经塞满了好几个各色图案的石头。从来就没有关注过石头的我,无从下手,不知道那块石头值得我千里迢迢带回家,只能凭感觉了,梁班长也不时地给我一些指点。飘亮的石头太多了,但我们无法都带回去,最后我只选了两块,一块为墨绿色底,形似白色云彩的石头飘动在上,另一块是梁班长捡给我的,石质呈肉色,比较特别。
【险峻的麻扎大坂登山路】
1点钟大家都有所收获的离开了那片河床,前往下一个大坂——麻扎大坂。在麻扎兵站我们见到了一溜的草绿色军需运输车,这是在青藏高原上一副特殊的风景线,在青藏线、川藏线、以及现在的新藏线都曾经遇到,他们是青藏高原上真正的运输线生命线。
从麻扎兵站到麻扎大坂还有20多公里,道路更为险峻,急弯特别多,全是沙石搓板路。我们的车一直在小心亦亦的爬坡,上到219国道223路牌时我们再次停车,走下来回望我们曾走过的艰险的路,这里海拔4700米。那是一条蛇状的路,路两侧全是风化的泥石山,山坡上的石块似乎随时可能从山上滚下。看得我们胆颤心惊。

梁班长是一个有着多年兵龄的汽车兵,回望这段路程也牵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他讲了一个在新藏线跑了九年的老汽车兵的故事。新藏线路高山险,急弯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在转弯时常常以为方向盘打够了,其实经常不够。这位老兵一次在带徒弟走新藏线时,在一个急拐弯处,突然车子失控似的向一侧飞了出去,在这千钧一发时刻,这位老兵将徒弟一把推出驾驶室,自己随车摔入深渊,徒弟却幸运地被挂在半山腰。跟在后面的汽车开始纳闷,此车怎么会开得那么快,一会儿不见踪影,后来才发现谷底升腾起来的浓烟。老兵就这样走了,但徒弟却因此得救了。每年在新藏线上都会上演着这样悲壮的故事。我们心情沉重的上了车,师傅驾驶的更加小心了。
【巍峨壮丽的喀喇昆仑山脉】
大约过了十分钟,我们来到了一个气势非凡的雪山世界,这就是麻扎大坂。这是完全不同于我们此行看到的任何雪山,那不是一座山,那也不是一座山脉,那简直就是大自然的一个绝佳的艺术品,那似乎是伟大艺术家手下雕刻出的一副巨大的雪山版图,山峦起伏,层层叠叠,皑皑白雪下裸露出它黑色的脊梁。山是那样的近,我们就置身于它的身旁,山又是那样的雄伟壮丽,我们为它感到震撼。我们再一次停下车来,我们要把这片壮美雪山永远地装入我们的胸怀。在喀喇昆仑山的雪山面前,其它雪山都将黯然失色。

喀喇昆仑山脉绵延数千公里,一般海拔在6000米以上。山脉上高峰密集,包括乔戈里峰在内,这里紧密相连地排列着4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级著名高峰。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这里就占了近三分之一。因此,这里就成了世界登山家们瞩目的第二个登山中心。我们国家杰出的西藏登山运动员仁那,就是在前往攀登这座最后的高峰途中遇难的。他生前已经攀登了13座高峰。
我不知道这里是否就是遥望乔戈里峰的最佳地点,这里是否属于乔戈里峰地区。但从地点分析应该是。“乔戈里”,新疆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国外又称K2峰。面对无数座山峰不知那一座是它,但我们已非常知足,能走进它的地区,能看到它的山脉,能告诉人们我们曾在喀喇昆仑山脉行走,我们非常的自豪!
【新青藏之旅最后的午餐】
从麻扎大坂下山的路比起黑恰大坂有过之而无不及,完全可以用“险恶”二字概括。道路狭窄,一侧是万丈深渊,一侧是怪石林立山体滑坡,车要贴着山边小心行走,还不时地遇上超载大车会车。
随着越来越接近叶城,雪山在我们视野中慢慢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寸草不生的黄色山体,蓝色的天空也逐渐被灰霾所代替。2点多钟,我们遇上了自西藏天门之后见到的第二段柏油路。梁班长介绍这条路自2004年开始建设,原计划一直修到阿里,但目前只修了60公里,有些路段已经损坏。我们注意到在损坏路段的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梁班长说,那是夏天下大雨发洪水从山上冲下来的石头。洪水发作时,巨大的石块随着水流在泥浆中滚动,将山脚下冲出一条明显的河道,石块夹着泥沙占满了整个河床。可想而知这条路修的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不易。
3:35我们经过了库地边防检查站,这应该是最后的一个检查站了。4点钟我们到达库地镇吃午餐,这是新青藏之旅最后的午餐,这也是最后的一顿川菜,我们要了两份炒回锅肉。我们非常感激勤劳而又能吃苦的四川人民,让我们一路上没有饿着。
库地镇,这里已是绿树环绕,部队几十辆崭新的草绿色13吨北方奔驰停在这里休整。

【新藏线上最后的大坂——库地大坂】
4点半钟我们开始翻越新藏线上最后一个大坂——库地大坂。公路右侧在乱石滚滚的河床里,我们奇怪的见到一群十几头骆驼被两个人向不同的方向牵拉;我们还见到一辆货车开进河床中,人们正在将一块巨石装到车上,梁班长说那是块玉石。那一定是昆仑山上的玉石!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石!
库地大坂是西藏至新疆最后翻越的一个大坂,海拔3150米。库地大坂一段是全线最难走的山路,多呈“S”形或“之”形弯道,据说这段路车祸频繁。而我们的车就贴着陡峭狭窄的山壁行走。在山顶上我们都停了车,最后一次站在高海拔的大坂上,回首我们闯过的这段世界上气候最为恶劣、海拔最高的新藏公路,不由的感慨万分。

下山后地势越来越平坦,道路越来越好走,消失的柏油路再次出现,久违的绿色重新出现在路的两旁,我们感到是那么的亲切。这些是耐寒耐旱生命力顽强的红柳树!梁班长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让人感到心酸、又是让常人难以感受到的故事:
有一位战士当兵进到山中,三年中从未离开过他的岗位,三年时间天天与之打交道的是雪山戈壁大漠风沙。直到三年后的一天下山,当他见到树、一棵长着绿叶的树时,他抱着树痛哭起来,边哭边说:我终于又见到你了!还有一位老兵,一位志愿兵,志愿申请在军分区大院种树,就是为了补偿多年没有见到的绿色!
我们的战士为了我们国家的安全,为了边疆的建设,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都无私的撒在这片生活条件最为艰苦、气候条件最为恶劣的青藏高原!我们由衷的感谢他们、钦佩他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记得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问路世界屋脊”,就非常深情地描述了我们的战士对这片土地无限的热爱。歌词中这样唱道:
自从我一腔热血扑进你的怀里 /我就知道将和你难以分离 /茫茫戈壁留下我的脚步/高原岁月流淌着我人生的记忆 // 自从我七尺身躯躺在你的怀里/ 我就知道将和你融为一体/ 巍巍雪山映照我的身影/生命禁区燃烧着我青春的火炬 // 啊 世界屋脊/ 想你念你却不知道该怎样爱着你/ 恨你怨你全部给你还觉得欠着你/ 心留在这片土地/ 泪洒向这片土地/ 魂牵这片土地/ 梦绕着这片土地/啊 世界屋脊 世界屋脊
【再见了,新青藏之旅!】
严格地说,远征新青藏之旅在我们今天到达叶城的零公里处就意味着要结束了!其后几天在新疆南疆地区的旅程只能算是我们此行的最后点缀,不应列入新青藏之旅之列。但既作为同一次行程,又是那么不容易到达的地方,我们还是一并游玩了,作为我新疆之行的一个补充。
就要离开这片土地,就要告别新青藏之旅,就要与朝夕相处的新疆朋友说再见,心里那份恋恋不舍的感觉慢慢地爬上我的心头,并一点一点地向全身蔓延开来。
西藏——这片让我为之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看了一眼就永远不能忘却的地方,我来过了,我走过了。没来之前对它产生畏惧,来过了对它产生的热爱和那份眷恋,却让我无法对它潇洒地说再见。它留下给我的不仅仅有高原反应和死亡的体验,有艰苦行程的意志磨练,更多的是我被它的博大、它的壮美、它的神秘、它无边无际的辽阔和它连绵的雪山、美丽的湖泊深深吸引。在我们国土上还能找到类似于这样的地方吗?我想没有!
啊,想你念你却不知道该怎样爱着你/ 恨你怨你全部给你还觉得欠着你/ 心留在这片土地/ 泪洒向这片土地/ 魂牵这片土地/ 梦绕着这片土地。我心中永远的世界屋脊!我心里沉甸甸的,没有就要结束艰苦之旅的快乐,而是充满着好像就要与亲人告别的痛苦。一个下午我沉默不语,回忆着此程的点点滴滴,望着窗外不断闪现着对我已经不再有吸引力的景色,两眼饱含着热泪,车上正在播放的一首“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更是催人泪下,让我不能自禁。再见了,世界屋脊!再见了,远征新青藏之旅!
当天我们住在叶城的乔戈里登山酒店。当洗去一身的污垢和尘土后,我们来到当地的夜市摆开桌子放开肚子好好腐败了一回。

喀什地区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