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泸州游记

泸州游记

四川古迹 之 龙脑桥


说起明代石刻动物造像,自然联想到帝王陵墓的石像生,以及石牌坊上的小品雕刻,前者尽显皇家气派,后者充满生活气息。而四川泸县的龙脑桥,却是集皇家气派和生活气息于一体。一座普通的乡村石桥,倒是雕满了龙头龙脑,其创意之大胆令人疑惑:莫非是皇家石刻在四川农村里的亲戚?甚至传说曾有皇室隐居于此,否则在高度专制的明代,私自雕龙属于大逆不道的犯上行为。其实这可能有些危言耸听,由于四川远离中原中心,是被大山隔离出的一方乐土,这些民间的小龙们自然是处江湖之远,不必思考庙堂之高的清规戒律,而自在逍遥地畅游于九曲溪间,泛若不系之舟。

龙脑桥位于泸县城北的九曲溪上,这一带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的长江北岸,属于平原向云贵山区过渡阶段,地貌以丘陵为主,溪流纵横,一派南方乡村田野风光。自古依赖,特别是明代,人们在这里建造了众多石桥。虽为行人提供方便之实用工程,却也在细处雕刻出动物造型,活泼可爱,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辛苦之余不忘审美情趣,更具有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川南地区曾有多处龙脑桥,而九曲溪上这座,是迄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之一。

如今龙脑桥并不位于交通要道,而隐身于不显眼的小山村中,尽管周围貌似要开发成景点或别墅区,但目前还是敞开无管理状态。夏季的山村林荫茂密,溪流淙淙,绿野间一座小石桥隐约可见。走近时见八只小动物整齐排列于水面之上,背负这厚重石梁却仍自在遨游,而且个个长着大嘴朝向溪流上游,形态可爱。

中国古代桥梁中有特点者,多为拱桥,如河北赵州桥、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拱桥,如彩虹般的曲线美。或为大型石梁桥,以厚重桥墩和漫长桥身而吸引眼球,如福建洛阳桥、江东桥。而乡村小石梁桥则在造型上难有发挥余地,往往平铺直叙,达不到艺术造诣,如浙南田野中的赤溪五洞桥,若非有宋代题刻则根本看不出其文物价值。而龙脑桥却寻求了突破,僵直的石梁之下,在不大的桥墩上雕了四条游龙、一对麒麟、一青狮、一白象,小动物们仿佛在欢快戏水,这改变了石梁桥的单调,而增添了生活气息——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龙脑桥的特点在于雕工细腻,而整体则活灵活现。四条游龙均采取S型曲线,略有六朝遗风。头部弯曲自然,昂首挺胸,傲视河水。龙鳞也雕刻得一丝不苟,密密麻麻,但也趋向于程式化。龙须、龙虬等处则用浅浮雕,深浅不同的做法富于表现力。据说龙口中含有的石刻圆珠重10几吨,直接镶嵌进去,增加了造型的灵活性。

麒麟则前蹄抬起,呈跳跃状,不知是想鲤鱼跳龙门,还是只因为亲水而欢呼雀跃。除了有前肢外,麒麟和龙的造型并无差异,平滑的舌头和交错的犬牙则十分生动。总之群雕大多性格张扬外向。

白象则恰好相反,垂鼻低眉作沉思状,连如剑出鞘的象牙也故意刻画地比正常比例要小。不过白象的慈眉善目同样给人印象深刻,象鼻外侧的层层纹路也很有立体感。


青狮的造型更像一只狮子狗,其实明代的狮像早就失去了唐时雄风,而显得驯服和恭谦。有人认为是明清专制社会朝着奴化和内向发展的反映。龙脑桥上这只青狮,如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宠物狗,被狗圈牵制住了鼻子和脖子,青苔点缀的头顶狮毛更像癞皮。更奇怪的是它的目光,缺乏神采,整个一忍辱负重的委屈像,也许身上着石梁的担子对它而言并不轻松。

八只动物的尾部同样精美,龙鳞片片万点晶,或云彩,或火焰,时而还有高耸的麒尾和卷曲的龙尾。似乎都将身子部分藏于石梁桥下,只有头尾露出来摇摆飘忽。

据说每年洪水来临之际,八只动物身躯均被溪流淹没,只有脑袋齐刷刷露出水面,犹如它们在水中遨游不羁,更加生动活泼。龙脑桥构思精巧,古朴持重而又气宇轩昂,是不可多得的明代石刻精品。更可贵的是它融入了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属于出身民间、“小隐隐于野”的古石桥。

泸州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泸州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