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内江游记

内江游记

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位于资中县城北门外状元街,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时位于县城大东街。因旧庙低湿狭窄当街嚣闹,清道光九年(1829年)州牧贵州石阡张海澜倡议,士绅集资,将文庙迁北关外邑人赵逵居游过的洗墨池处(即今址),十五年竣工,费时六年。据《资州移建文庙碑记》载:“工竣计大成殿五楹,东西庑五间,由大成殿左转是为崇圣祠,祠别一区,戟门五间兴大成殿,称此外为泮池、为灵星门、为宫墙,罔不如法而形势之遵重,规模之宏大,辉煌视旧庙则倍焉。”

    资中文庙总占地面积6787平方米,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坐北朝南,复四合院式布局,前后四进高低错落有致在一中轴线。现保存完整的建筑有:万仞宫墙、月池、华表、照壁、礼门、义路、灵星门、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钟楼、鼓楼以及明成化碑、清康熙碑等。主要建筑均覆琉璃瓦,正脊饰宝鼎、蟠龙,翼角飞翘,轻盈飘逸,极具南方古建筑俏丽精巧风格。大成殿内藏有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八位皇帝书写的匾额及民国时蒋介石、林森题写的匾额,有全国在大成殿内唯一的一尊孔子站像,以及镂空雕刻九龙二凤盘绕金底黑字、全国最大的明“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明成化年间“御制重修孔子庙碑记”、清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尤为珍贵。最具资中地方特色的照壁壁间七孔镂空壁塑,图案精美,由云海波涛、蟹虾鱼龙、坊塔石树、鱼跃龙门等构成故事,寓意古代仕子如江河中之鱼,只有不断努力进取,经尊孔尊儒的教化,才能最终跳龙门由鱼成龙达到人生光辉顶点。

    作为四川地区的孔庙建筑群,资中文庙以其历史悠久、布局严谨、造艺精湛、特色显著、内涵丰富、古朴典雅、保存完整倍受中外人士称赞。先后收录于《中国名胜大词典》、《中国旅游名胜大词典》、《四川文物揽胜》等,是四川省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文庙,是全国四大文庙之一,历史悠久,规模宏大。

    然而,资中文庙最让旧时的读书人着迷的则是照壁。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资中文庙照壁,长19.5米、高6米,壁中有7个直径1.7米的圆形镂空雕塑图案,该壁塑既是中华以龙为纹饰的壁照中难得的艺术精品,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图案分别为“云海波涛”、“蟹虾鱼龙”、“水宫龙府”、“坊塔石树”、“鹰翔鱼跃”、“龙凤呈祥”、“鱼跃龙门”。它们组成的故事,寓意古时的士子好似江河中的鱼虾,只有刻苦努力,不断进取,经过尊孔崇儒的教化,才能最终跃过龙门,由鱼变为龙,登上人生的至高点。这在文庙照壁中是别具一格的。更绝妙的是这图案中的鱼竟然有鲶鱼。

    旧时文庙只开边门,不开正门,惟资中出过状元,可开中门;一般文庙只供大成至圣先师牌位,资中人苌弘曾为孔子师,破例雕像以记其事。故资中文庙祀有孔子全身石像,为国内少有。庙内月池两侧,有高四米的明成化碑和清康熙手书《大学篇》碑各一,字迹清晰,是难得的宝贵文物。庙内有全国最大的孔子牌位,为镂空木质蟠龙雕刻,亦为艺术精品,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乡贤祠和名宦祠。乡贤祠前面立有一块高4米、宽1.9米的石碑,此乃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四年(1469年)书刻的《御制重修孔庙碑》。祠里供奉着以南宋状元赵逵、宰相赵雄及大儒黄泽为首24名资中籍人杰。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麻面状元”赵逵工诗善文,著有《栖云集》30卷和《赵逵文粹》17卷,享有“小东坡”之美誉。与乡贤祠无二,位于泮池西面的名宦祠前面同样立着一块大小相同的石碑,书写碑文者便是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书写得刚劲豪放的康熙御碑犹如一尊傲视天下的守护神,看护着28位外地来资州作官而政绩卓著者,他们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宋代史学家范祖禹等。乡贤祠和名宦祠的礼遇之高,还在每年的春秋二季能与“至圣先师”孔子共享“春秋二祭”的殊遇。

    文庙的“春秋二祭”让我记起供奉在乡贤祠的那位晚清状元骆成骧。资中人骆成骧,字公,他秀才是案首,举人是经魁,进士是状元,而且是清王朝267年惟一的一名四川人中状元,又是四川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民选议长。光绪27年乙未科那场殿试中,骆成骧以一篇不足两千字的《殿试策》震动朝堂,大受光绪皇帝青睐,被钦点为状元。今天重读《殿试策》,文中援引观点及提出的治国之道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心主体建筑大成殿以“三绝”(即孔子神像、孔子牌位和殿堂上的10块匾额)名闻遐迩。10块匾额为清朝的8个皇帝和国民政府的两名首脑人物所题写,居中的一块是康熙皇帝题写的“万世师表”,下面一块是雍正皇帝题写的“生民未有”,第三块是乾隆皇帝书写的“与天地参”。余下依次是嘉庆皇帝题写的“圣集大成”,道光皇帝写的“圣协时中”,咸丰皇帝写的“德齐帱载”,同治皇帝写的“圣神天纵”和光绪皇帝写的“斯文在兹”。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写的是“德配天地”,以及总裁蒋中正写的“道冠古今”。
    从孔子的老师苌弘到南宋的“麻面状元”赵逵,再到晚清状元骆成骧,北宋至清代,资中中进士者214名,举人220名。如此多的文化人世代相沿袭,想必与资中文庙里供奉着的不敢言坐的孔子塑像有关!连“至圣先师”都不敢坐的圣地,不出一大批文化人岂不是与“斯文在兹”的历史名城不符?

   该匾是反映封建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其内容对研究清代末期川南永宁道道辖沱江流域的商贸、经济秩序以及社会制度流通领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

  大成殿内的10块匾额是:康熙写的“万世师表”、雍正写的“生民未有”、乾隆写的“与天地参”、嘉庆写的“圣集大成”、道光写的“圣协时中”、咸丰写的“德齐帱载”、同治写的“圣神天纵”、光绪写的“斯文在兹”。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写的“德配天地”,国民党总裁蒋中正写的“道冠古今”。 

 “三绝”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孔子站像和孔子牌位。相传,大成殿里这尊站立着的石像为“三国时石工为之”。明嘉靖九年,在资中文庙“立”了500多年的“孔子”,被嘉靖皇帝名曰“正名分”的一纸诏令“去塑像,设木主,罢封爵”———自此这尊坐立着的塑像便由一块木制牌位所取代。设在孔子正殿左侧西庑堂的木制牌位“高八尺八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厚七寸五分,九龙蟠绕,金底黑字”。站在“至圣先师孔子神位”面前,想起那位下诏令全国文庙制作孔子神位必须统一尺寸(“高二尺三寸七分,阔四寸,厚七分;底座高四寸、长七寸、厚三寸四分”)的嘉靖皇帝来。皇帝也好,诏书也罢,却无法抹去人们对“至圣先师”的尊崇,眼前胆敢忤逆“天威”的孔子神位就是一个明证。此外,牌位的四周还镂空雕刻着九条龙、二条凤,外围饰以花瓣和海涛,栩栩如生的龙凤呼之欲出……超标的尺寸,巧妙的构思、生动的形态、恢宏的气势,以及精湛的技艺和令人叹为观止的木雕艺术,无可争议的成为中华第一牌位。较之第一牌位,那站立着的孔子布衣塑像则寓含着另一番含义。孔子一生提倡尊师礼教,在老师苌弘的家乡资中,学生孔子焉有坐的道理。

  宋代词人、大书法家黄庭坚所书韩伯庸《幽兰赋》,高约2.5米,长约7米,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是黄庭坚神来之笔,若令其复为亦不能也,实为碑石中之精品,镇馆之宝,现藏于资中县博物馆(文庙)。

 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的资中文庙,以建筑精美、布局协调、结构紧密、保护完善而著称于世。大成殿雕梁画栋,石刻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内江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内江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