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宜宾游记

宜宾游记

四里坡行

四里坡是宜宾珙县王家乡里面的一个高山坡坡。

    2008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单位通知可以不上班。一听这消息,心里便慌乱起来。因为,紧跟着就是星期六、星期天;加之又在网上看到冰峰发贴这个双休日风雨无阻户外高坎,于是赶紧回办公室上网查询他们的联系电话,准备跟他们出去。

    电话一打就通。冰峰说今天下午两点就有一部分人先行。

    好安逸,今天下午这宝贵时间不正好就可利用上吗。不加思索一口便说我要去。冰峰说你来得及吗?我一看时间还有十多分钟才到两点,回说来得及。一面回家收拾行囊,一面和天韵大哥联系。天韵大哥说已有六个人,还有行李,到了王家后还要另租长安车去高坎,恐怕坐不下。我只好打电话求老班长。老班长的回答也如同天韵大哥。但好心的老班长最后还是同意了我的死缠烂打。就这样,连他们的行程是怎样安排的我一概不知道就稀里糊涂地跟着上了路。

    到了南客站,老班长他们已在那里。见面互相认识后乘三点的公共汽车到王家。王家是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只听老班长说最好是带点干粮,正常情况下也要晚八点过才能吃到晚饭。我赶紧跑到车站外面买了点零食备用。殊不知,一路途经了巡场、珙县、上罗、洛表,到王家还真就已是晚上八点半以后。

    第二天上午九点过,我们花了300元包了辆长安车送我们去四里坡和高坎。司机说路烂到不了四里坡。老班长说,能送到哪里就送到哪里,一切以安全为重。车还不到四里坡水库司机就让我们下了车。在老班长的带领下,我们朝四里坡进发。其实路并不烂,只是王家乡这个地方的民风很不好,我们住宿、吃饭、包车、买生活用品等等,无论大事小事都是遭敲棒棒了的。这么边远的小山乡,民风却如此让人不可思议,着实心里不得其解。

    朝着水库方向行进十来分钟,眼前一片水雾迷蒙,不用说,这就是我们要经过

的水库了。水库的水十分清亮,尽管阴霾中还飘着小雨,能见度很低,但水中绿茵

茵的小草还是透着顽皮的可爱。水库边还有一片枯树,大家兴奋地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有的说好像四姑娘山的枯树滩;有的说好像九寨的水中枯树。不过还真有那

么一点点味道。

    离开水库后就开始向山上挺进。阴霾中能见度不到十米。有时从路两边的山形判别知道自己是走在山埂子上,也能清晰地听见深谷中哗哗的流水声,但除了脚下的路外其余什么也看不见。走着走着,连路都没有了,可爱的红叶妹妹完全被淹没

在了竹丛里。领路的老班长叫我们原地待命,他独自前往探路。说实在的,那时我心里真有些担心害怕,我们不会迷失在这森林里吧?!还好,不多一会儿听见老班长在远处召唤,我们跟过去又走在了“路上”。看得出,这里的路本来就很少有人行走,又加之今年冬天的那场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到处是折断的竹木和被冰雪压得

连根拔起的大树,路也就更荒了。老班长调侃地说:今天行走的强度不大,但却要有刘翔的协调性。好多地方我们都是用跨栏动作十分吃力地翻过去的。但功夫不负苦心人,只听见前面老班长惊喜地招呼我们,发现珙桐花了。

  珙桐花,这就是我们这次进军四里坡的主要目的。在来的一路上,我们不断地打听四里坡有无珙桐花都未果。要不就是不知道什么是珙桐花;要不就是说好像开过了。不想在这如此艰难的山路上,在这神秘兮兮的大山里,在这飘雨的阴霾中,我们终于寻觅到了这飘飘欲仙神秘的白色精灵——中国鸽子花。

老班长是学农的,但他说,他都是第一次看见这“活的木本化石”。老班长还说,珙桐树又称鸽子花树,还可叫水梨子树。我们这群门外汉可对此一无所知。树是什么形,花是什么样就更是无从知晓。不想这次终于见到了她的真身。珙桐树树型端整,枝条斜伸,构成一个个伞状树冠。树上的花儿尤为奇特美丽。她的花朵没有

(取至于宜宾三江摄影网上长空在老君山拍的珙桐花树照片)

花瓣,由无数雄花聚集成头状花序,顶端生一朵两性花,花序下有两枚大型苞片。就是

 

 

这比树叶还大的白色苞片,宛如群鸽栖息在碧玉般的绿叶中,山风吹拂,飘飘然展翅 欲飞,好不动人心魄。由此也就派生出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最为普遍也最为动人的是说,西汉王昭君远嫁到塞外,日夜思念湖北秭归的家乡父老,便每月写一封家书,系在白鸽脚上带回家乡。白鸽不辱使命,穿过千山万水飞到王昭君的家乡时已精疲力竭,于是栖息在珙桐树上,顷刻化为千百朵展翅欲飞的鸽子花。

    是啊,由于鸽子花的美丽,人们便赋予她动人的传说;由于有这些动人的传说,鸽子花也就因此而更加神奇。当我们如此近距离的亲近这神奇的花儿时,路途的艰辛、雨水淋得她们说头发都在下雨的难受烟消云散,静静的山林中只听见咔、

 

咔、咔的相机快门声和朋友们不时发出的惊叹声。

 

 

    视野中,珙桐花美丽的倩影渐渐退去;心中,珙桐花婀娜的身姿却越来越明晰。朋友们说,这一趟目的达到;这一趟的辛苦付出值。

     说实在的,我打心眼里很佩服老班长的领路水平,觉得和他在一起很有安全感。回程的路上,在大雾迷蒙无法辨别方向又没有路的山中,手机又没有信号的情况下,老班长居然顺利把我们带出深山。当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又见来时经过的一户

人家和利用五一假期上山搬竹笋卖,湿透了全身正在烤火的山里娃娃们时,那种从

荒芜迷茫到又见人烟的欣喜一下子让我们的心踏实起来,不再对前途忐忑不安,妹妹你只管大胆地往前走。但看见山里人如此的生存条件心里一下子又有些酸楚,情急中傻愣愣地发挥起自己的专长来,诚恳地告诉孩子们应该出来读书。他们说考不起。我说不用考,可以出来读中专学一技之长,国家还要补贴钱。孩子们是信非信地看着我。

    接下去的回程路,老班长说带我们从老杨家旁那条路回去。主要是好去看望看望去年十月他们在哪里打扰过的老杨一家。正巧,路边问路时遇到老杨的女儿,在她的带领下很快就来到老杨家。

    老杨不老,看上去大约30岁出头。老杨不知是腼腆还是不谙世故,老班长和他套近乎时,本应该有种久别重逢的亲切,可这是老班长的一相情愿,老杨一脸漠然。问我们来干什么。老班长哑然,有些尴尬地说来找口茶水喝。老杨说没烧。倒是老杨的女儿十分热情,说她记得老班长,连忙进屋端板凳招呼我们歇息。

    在老杨家,老班长考问我们在房子旁两块石头上垒起的一个东西是什么,

我抢着回答是祭祀用的。老班长笑笑不答,等征程上前探望究竟时才发现是养蜜蜂的巢。这蜂蜜可是正宗绿色食品,也是平穷山里人不多的美味和营养供给。说不定,他们压根就舍不得吃而是拿到集镇上去换些钱来补贴家用。

    更有意思的是老杨家的小牛犊,我们还没到老杨家,小牛犊听见有响动老远就兴奋地“牟、牟、牟”叫个不停。等我们到达,他又有些羞怯但又抑制不住好奇地

从门里探出头来察看。最后终于还是按奈不住兴奋麻起胆子跑了出来凑热闹。另外一只小牛犊见他出来也跟着出来,这下他可更起劲了,像小孩一样有些“人来疯”地雄起和跟出来的小牛打闹(回家整理照片时才发现,他可是个情窦初开调皮的男娃娃)。

 走过老杨家,不远便遇见一位耕地的老农,朋友们又是一阵兴奋地和小牛犊逗乐。天嫂也为她老公天韵大哥拍照当起模特儿。

转过这个山弯弯,下面便是陡急的下山路。

老班长说,去年十月他们经过这里时,站在高处俯瞰下面的景色简直让他们惊呆了。可以想象,到处是急弯悬崖,那种“一览众山小”

的气势咋不叫人心旷神怡。就是在今天的迷雾中,层层山林也让我们摄兴大发;

满坡青翠让我们激情留影;

    此行本来只知道筠连高坎,无意间却跟着老班长他们转了一趟四里坡。尽管个个几乎都成了落汤鸡,天嫂还不轻不重摔了两三跤,可大家却收获了一路美景,收获了一路好心情。其实,即便景色不怎么样,正如途中征程说的那样,只要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人就会不由自主地轻松快乐起来。是的,这也正是我们痴迷户外的根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