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达州游记

达州游记

[巴蜀行]麻辣古镇:清河古镇—川东北的花样年华

  这时节,又正是苎麻收获的季节。
  街道旁,廊柱下,男女老少,三两成堆儿的,在收拾着才收回来的青青的苎麻皮。
  小镇的居民坐在马扎儿、竹椅上,条理有序的在刈麻皮。条凳上,一堆待削去皮儿的苎麻皮儿,泛着黄绿色。
  大竹县是著名的“苎麻之乡”。四川盆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土壤,是苎麻的优良生长地。隋唐时期,苎麻生产在四川得到大力发展。在川东,苎麻种植和加工技术逐渐成了当地人们的主要生产和生活内容,大竹也因此成为中国著名的“苎麻之乡”。在大竹县的“三山两槽”地形中要数华蓥山的“山前”清河、石河一带的种植最为集中突出。全县苎麻的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量4.5万吨,居全国之首。
  《诗经》“东门之池,可以沤苎。彼美淑姬,可以晤语”,再现了古人制麻的生活场景。

  车行走在去清河的路上,不时地能看到田间地头,连片的背面泛白的苎麻,麻农正在忙着收割、加工苎麻。
  只见他们左手持苎麻皮,右手一把麻刀,动作就像纺线似的起落,轻松随意的刮去表层不用的青皮,留下附着的韧皮部分。
  邻家的大嫂、隔壁儿的大哥,手里忙着,嘴却闲着,扯条小凳,双脚一跷,那般的模样儿,不像是在干活,却像是在休息。干活的人忙而不乱,手忙心闲,牙牙学语的孩子在一旁嬉耍,手里的活没耽误,顺便儿把孩子也带了,店铺的门也敞着照常营业。

  清河古镇只有一个,我却分明有两种不同的感觉。
  地势西高东低的古镇,坐落在一个倾斜的漫坡上。走在街上是感觉不到的,当离开将军街,拐入两旁的小巷,小镇古老的一面展露出来。正面街道上的西洋式建筑已经不见了,进入眼睛的是传统的川居建筑。
  天井式围屋,砖墙、木栏杆,对照着街面的二层式建筑样式,清河镇的建筑基本都是两层的结构。楼下店铺,经营百货日杂,小商店、饭馆、茶馆、羊肉馆、药铺、修理店等等;楼上房屋,基本上都是楼下店铺的主人自己的住宅,这一点与其他的四川古镇一层住人、二楼堆放杂物的情况截然有别。
  整条街道,一律采用外廊式穿榫结构。青瓦凉蓬,下雨不怕淋,晴天晒不着。
  遇到下雨天,街道两边的居民,隔着淅淅沥沥的雨幕,坐在自家的廊檐下,照样可以打招呼,摆龙门阵。以前,楼上楼下的游廊都是贯通的,不论楼上楼下,均可赶场、行人。现在,楼上的通廊已经被家家隔成了橱房卧室。

  清河古镇整个建筑群有150间,东西各有75间,至今仍保存着当年设计建造的格局。每间房屋面阔5。14米,进深4间16米,屋顶通高4。75米。
  老街的124号,区别于其他的建筑,算是这条街上的一个特例。随着主人,走进里面,却发现别有洞天。这里住了10来户人家,建筑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三层楼结构,天楼、天井,由木质窄梯相连,曲径通幽。

  同四川其他的地方一样,到了清河,不可不品尝它的美食。

  将军街上,“哈儿茶楼”、“哈儿餐饮”等打着“哈儿”招牌的美食、美味不少。
  距124号不远,一位大嫂在门前摆了一张桌子,桌上摆放了一些调料之类的盆罐。大嫂招呼着我们,“来吃凉虾喽。”要了一碗,端在手里,见碗里,嫩白的像北方地区常见的漏鱼儿,用勺子舀起,送入嘴中,冰凉凉、甜丝丝的,滑溜爽口,既解渴、又解馋。
  沿街溜走,“将就羊肉馆”门前挂的一绺羊肉牵住我的视线,走进去,馆子靠里,一伙人正围拢桌子,等着享受羊肉大餐。

  其实,清河镇上还有许多的美味佳肴,诸如卤烧腊、油炸大河小鱼、老街河水豆花、老街碎米肉、万里坪高山羊肉蒸笼、“香龙尾”、糖油团、碗豆脆饼、 哈儿回锅肉、高山黄牛肉、清炒地母、碎猪排、老街剔骨肉等。可惜,我已经在来这里之前,先在大竹的城里填饱了肚子,无缘消受这些美味儿了,只能留在下次来的时候,提前预留空腹再品尝了。
  吃饱了、逛够了,还可以在街上参观“哈儿将军陈列馆”。这里,收藏有大量范绍增将军及其亲友各个时期的珍贵照片和其他实物;还有用他的名号取名的“哈儿茶楼”、“哈儿餐饮”等。

  逛完将军街,还可顺道去看看清河场口的两座桥。
  在清河场口的两端,各有一座桥,东北角叫五拱桥,我在来的时候,就是从它上面经过的。南面角落里的叫踏水桥,因桥上有两个龙脑壳,又叫双龙桥。
  双龙桥的桥头还有一棵黄桷树,据说有三百年的历史。巨大的树根上环抱着一座土地庙,当地人也说不清是先有庙还是先有树,不知何时它们就长在了一起。在石壁上至今还保留有几行字:有水也认清,无水也认青,去掉青也水,添争便读静;有水也是河,无水也是河,清清河水谁不爱,河水再高不淹街。
  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清河镇停留时间有限,许多远一点的景观无从一一尽览,也只好留待下次再去了。

 

旅游地图

达州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