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甘孜游记

甘孜游记

从日隆到雅江

日隆—小金—丹巴—八美。210公里。八美海拔高度3320米。
昨天累了,早上7点才起来,对我们这一路来说,这已经相当于日照三竿了。小雨蒙蒙,幸亏昨晚勤快把轮胎换了。先找地方补胎,找了一家修车店,说轮胎不能补了。老板说最近由于修路被石子扎破胎的车子不少,昨天晚上三点钟出去救援刚回来,也是轮胎被扎破了。看来不是我一个人遭罪呀。小镇上没有卖论胎的,只有到小金县才有卖的。走吧。
出了日隆没有多远终于走上好路了。路好了,心情就好。道路沿着小金川河,左手夹金山,右手邛崃山,一路下坡一路歌,只是由于使用备胎,不敢跑快。这不出名的峡谷(就叫它小金川峡谷吧)风光旖丽。河水奔流,声震山谷,青山滴翠,景色宜人。这里就是红军长征时翻过的第一座雪山。
途中,看到一座纪念碑。停下细看,是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的“达维会师纪念碑”,照相。
前行不远,有一座铁索桥,为猛固桥。这里是李先念迎接毛泽东和朱德进入达维的地方,也是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曾经激战过的地方。桥头的一块大石上记下了这段历史。
桥面为六根铁索,两旁有铁索护栏,很是坚固。虽已被新的公路桥所代替,但依然挺立。桥头的拱形门洞内侧,还有红军当年写下的标语,“川军弟兄们不要替军阀刘湘邓锡侯送死当炮灰!”由于拱门挡风遮雨,虽经七十年时光,字迹依然清晰,煞是难得!激动。照相录像,继续前进。

石刻碑文

猛固桥

红军标语
中午,到达小金县。
看到路边有一家修车店,停车想在这里买轮胎。老板说185的轮胎450元,让我等一会他去提货。想起日隆的小老板告诉我,这里只有一家卖轮胎的小店,估计他的所谓提货就是到那里买一个再卖给我。还是我自己找吧。
小金唯一一家卖轮胎的小店在县城南头,没有店名,只标有“正新轮胎专卖”。没有我要的固特异,只有换正新,400元。又省了50元。差点上鬼子的当。小老板三十岁左右,人不错,很实在,也很能干。小老板说你们到我们小金来也不容易,还告诉我在这种道路上要把气打足一点,就不容易扎破轮胎了。当地的车都是把气压打到4,他说给我打到3.5。我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可以打这样高。说明书上写的是满载才2.6啊。实践出真知,肯定有道理,听人家的吧!也正是他的这一招,即使我们后来又走过许多坏路,至少轮胎再没有出问题,又学了一招。等我到了中甸放气时一量,居然也是4.0!
换了轮胎心里踏实多了,就在旁边的小饭店吃午饭。两位中年妇女开的小店。牛肉面。从九寨沟开始,到处都把“牦牛肉”几个字写得天大,似乎是什么金贵东西。这里只书“牛肉面”三个字。问及老板,答曰:这里只有牦牛,肯定是牦牛肉了。原来,这里根本没有黄牛,到了这里,你想不吃牦牛肉都不行!一两2元。我们要了两碗,大碗2两,小碗1两。一共6元!碗里的肉恨不得有半斤!哈哈,反正很扎实。这是我们这一路吃的最实在的一顿牛肉面。小店叫“佳誉旅馆”。的确有极佳的声誉!若有机会再去,还找这家小店。
多面善哪!
小金原名懋功,这是回来以后才知道的。这里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地方。这个名字改的没有道理呀。达维是懋功县的一个镇,对于一、四方面军的会合,过去都称懋功会师。此外,懋功会议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名字改了,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历史就丢掉了。即使没有丢光,也大不如原来。早知道这里是懋功,我怎么也要找一下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找一下懋功会议的旧址。这种地方不是轻易就能来的呀。不知现在的领导们都想些什么,不会因为“懋”字太难写就改掉的吧。现在到处都在开发旅游,对小金来说,最有效的开发就是更改县名,回归懋功!打历史牌,打长征牌,简单又不花钱,何乐而不为!

小金川河谷
离开小金县城,路好车好风景好,一路疯跑。小金川河谷风光绮丽,林木葱郁。山谷宽阔时,水流缓缓,舒展平静。山谷狭窄时,波涛汹涌,奔放不羁。我们时常停车休息,拍照留影。有一次老婆看到路边有一种从未见过的长着桔红色野果的小树,感到新奇,我前去摘下一枝。路旁山上放羊的老汉大叫“有毒”,赶忙扔掉。回头大声说,“谢谢啊”!

“有毒!”
一路顺利,来到丹巴。丹巴,海拔高度1500米。
小金川河到这里就是终点了,它和大金川会合以后,就改称大渡河了。所以,丹巴是大渡河的起点。我们在乐山看到大渡河的终点,在重庆浏览了大渡河沿岸的风光,在这里有见到大渡河的起点,爽。原来还准备去泸定桥,谁知从这里与大渡河一别,就成了永别了。
丹巴素有“千碉之国”称誉,不用走远,县城边上的梭泼乡到处都是碉楼。几十座碉楼分布在一座大山上。山顶云雾缭绕,朦胧中能看到山有多高,碉楼就有多高。蔚为壮观。我们见到的古碉,外形都为四角方柱体。古碉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古碉大多与房屋建筑相连,好像是家里的大烟囱。一般的大约有二、三十米高,或三、四十米。远处山顶的可能更高一些。看着这些碉楼,难以理解的是那山上根本没有大路,只有马能行走的小路,即使现在建碉楼也很困难哪,更何况从前。据说,这里的古碉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丹巴碉楼
我们和一当地老乡攀谈,他说,政府吹牛,根本没有一千座碉楼,只有八百多座。这伙计还挺认真,这就算差不多了,这已经是很实事求是了。他告诉我们,碉楼的作用主要是用来防御,可用来观察,存储粮食等等,可供里面的人一个月的生活。他还说碉楼过去是地位的象征,过去有钱、有地位的人才能盖很高、很多角的碉楼。他还说最漂亮的一座碉楼有十三个角,就在附近的山上,他上去也要两个小时,我们需要四个小时。我们只得作罢。看完碉楼,站在大渡河上的第一座铁索吊桥上照相留影。继续前行。
从丹巴县往南,沿东谷乡境内的牦牛河行进,一路上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奇峰怪石遍布两岸。河水清冽,时缓时急。景美路平,心旷神怡。这一带牦牛奇多,走在路上常被牦牛群挡住去路,按喇叭它们也不理。有时甚至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你,那阵势好像在说,急什么,我的地盘我作主。见一孤零零的藏式建筑,停下拍照。两块牌子,一块上书“中国共产党丹巴县东谷乡牦牛村支部委员会”,一块上书“丹巴县东谷乡牦牛村村民委员会”。原来是村委会的办公楼,刚刚建好,还没有投入使用。难怪一路上牦牛那么嚣张,我们跑到人家的老窝里来了。这么一座小楼还不简单呢,竟然在我的地图册上还有它的大名——“牦牛”。这个村子的名气也够大的。

牦牛村村委会

牦牛村的牦牛
在离八美镇8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路牌,指示距离公路2公里处有一个惠远寺。这里是我们这一路见到的最美丽的地方。一座大山绵延不绝,整座山被青草覆盖,没有一点杂色,没有一棵树。已近深秋,洁净的草毯开始泛黄,这种地貌是高山草甸。山顶缓缓伸向远方,缓缓升向天边,它像是一座天梯,让你感觉从这里能走向天堂。半山坡上悠闲吃草的牦牛,远远望去只是一个个小黑点,远到你甚至感觉不到它们的活动。山根的村庄安详静谧,一个个藏家小院整齐干净。山上没有一点耕种的痕迹,耕地都在山脚下的村子旁边。我赞叹藏胞保护环境的天性。整个天空浓云遮掩,远处的雅拉雪山白雪皑皑。

我把这里称作“天堂山”
停车照相。老婆一下车就泪流满面,她哽咽着说,这就是她心目中的天堂,人死了以后能到这种地方,死亡将是很愉快、很幸福的事情。我把这里称作“天堂山”。

天堂山脚下的“天堂村”
面对此情此景,我想穷尽心中所有的华丽词藻去描写那风景的美丽和老婆心中的那份感动,但我感到任何词语在这风景面前都是苍白的,任何叙述在这感动面前都是无力的。风景美得让人流泪,这是怎样的一种美呀!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震撼,但这一次,我实在找不出能比震撼更强烈的、能形容此时老婆心情的词来。我只能说,如果这不算震撼,还有什么是震撼呢!这是真正的心灵的震撼!
路边有两个放牦牛的藏族孩子,十岁左右,一男一女,是姐弟俩。两个孩子都很精神,脸上是那种典型的高原红。问他们这里的地名,我们听不懂。断续的对话中,知道他们家里有60头牦牛,一头牦牛大约值两、三千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呀。他们的生活看来不错。难怪这里家家的房子都挺漂亮的。我们分别与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照相留念,我搂着女孩,她搂着男孩。他们好奇的看着数码相机中自己的照片,笑得很开心。我们把准备路上吃的一包火腿肠送给他们,他们吃火腿肠可能和我们吃牦牛肉差不多的感觉吧。
遗憾的是,我们最终也不知道这里的准确地名,我只能把它称作“天堂村”。
祝你们好运,天堂里的孩子!
大约下午5点钟,到达八美镇。镇上有很多小客栈,很便宜,10元/人。多是藏族人家自己开的,条件还好,但没有卫生间。只有一家有标准间的的宾馆,新月宾馆。新建的,装修还没有搞完,很干净。80元。定了房间,放下东西,出去吃饭。
看到一家饭店的所有铝制炊具都擦的雪亮,我们就走了进去。这是一家绵阳人开的小饭店。一份饺子,一碗牛肉面,使劲吃才没有浪费。又是够扎实的。一共8元。明天还来。
美丽的风景!善良的人们!美好的一天!
9月10日。
八美—雅江。155公里。雅江海拔高度2600米。
早上起来,拉开窗帘,啊,白茫茫的一片,下雪了。现在才是九月初啊。把携带的厚衣服都穿上,还行。又到那家小店吃早饭,酥油茶和饼子。在小店里遇见一伙宜宾的游客,准备去甘孜地区的什么措,我们没有听说过。他们说这条路是老川藏线,现在成了两条川藏线中间的连接道了。他们10个人,两辆车,够扎实的。

大雪茫茫,山路弯弯
本来计划去看龙灯草原和道孚县城。走了两公里,路太坏了,沥青路面被大车压得高低不平,又下着雪。算了,回头,前往塔公草原。反正都是草原。
一路小雪,四周一片白茫茫。路上车不多,有数的几辆大车谨慎地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路过八美变质岩石林,就在路边进去不太远。但天不好,路不好,还是赶路吧。这一段路面也不好,车只能骑在被大车压出的沟槽边上行走,有几十公里都是这样。
远远的看见一座寺庙,金碧辉煌,心想这大概就是塔公寺了。进去方知这里是木雅金塔。是由扎西多吉活佛捐资兴建的,2001年才建成。他是阿坝州人大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金塔由外墙、内墙和大殿三部分组成,大殿顶部建有塔顶,塔顶贴有一百多斤的金箔,所以叫金塔。塔顶还装了佛菩萨的舍利子。进到大门内,是内墙围成的小院。内墙外围是一圈转经筒,共408个。我们走了一圈,老婆非常虔诚地转了一遍。

木雅金塔

金碧辉煌的木雅金塔
来到这里才知道转经的由来。一头牛因为吃草围着佛塔转了一圈,死后投胎变成了人,脱离苦海,因此转经功德无量。这个寺庙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它的转经筒是建在内墙外侧,不进内门就不须买票。所以转经是免费的。一般的寺庙都是在寺庙的大门买票,进去才能转经。这对当地老百姓来说是很重要的,虽然门票才10元,能感觉出来,当地的百姓并不富裕。扎西活佛确实是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啊。
我们在转经轮时,有一藏族老妇人也在转经轮,看她神情虔诚,慈眉善目,悄悄给她照了一张像。仍觉不够,上前跟她商量可否合一张影。她点头,并说“拿钱来”。我晕!想不到在这样偏僻的圣洁之地,商品意识竟然这样的深入人心。给她3元钱(1元就够了),还是与她合影,但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崇敬。
再进内门,一女同志说今天是教师节,不开放,因他们要开教师节纪念会。我们不解。她解释说,扎西活佛办了一个学校,专收孤儿和贫困孩子,全部免费。今天是学校的教师节活动,很快就要开始了。她听说我们从武汉远道而来,还是让我们进去。
主殿布置的同样富丽堂皇,大殿中央的佛像金光闪闪。两个老师在里面作着准备,见我们进来,很友好的与我们攀谈起来。他们的学校有小学和中学,共有学生600多人。学校有三十多个老师,他们的工资都由活佛支付。言谈之中,能感觉到他们对活佛尊重有加,就连我们听了以后都觉得这样的好干部实在难得。更难得的是他们竞同意我们在大厅里面照相,几乎所有的寺庙都不允许照相。这里的门口也写着“禁止照相”的牌子。我们匆匆留影后,就匆匆离开了。我们深为这位活佛的善举而感动。我们党内这样的干部多一点就好了。扎西多吉活佛,扎西德勒!
塔公寺大门

大殿
前行不远,就是塔公寺。塔公寺历史悠久,寺内的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像,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为塔公寺的镇寺之宝。进入大殿的藏胞,都要从边上的阶梯上去,给佛像献上哈达,并用额头轻触佛身,这大概就是顶礼膜拜吧。那份虔诚,让人感动。大殿门口有正在长跪的藏胞,合掌,下跪,匍匐,起立。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用这样辛苦的方式表达着对佛祖的忠诚,祈求着佛祖的保佑。真希望佛祖能听到、能看到,为这些虔诚的人们带来幸福。

穿过塔公草原的力丘河
我们原准备在镇上吃午饭,但找不到一家开门的饭店。小镇似乎不太兴旺,也许是因为下雨,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我们就在车里吃点自带的干粮,稍事休息,继续前进。

塔公草原
出了塔公,细雨蒙蒙。公路沿着力丘河向前延伸。路两旁是连绵不尽的丘陵,笼罩在黄绿色植被中,天气渐凉,草已泛黄。丘陵顶部覆盖着白雪,间或有大片的草地,牦牛悠闲地埋头吃草,似乎永远也吃不饱。美丽的藏屋不时从两旁掠过,健硕的藏獒在这里随处可见。这就是塔公草原了。大概是经历了八美草原的震撼,对塔公草原的接受就显得平静多了。

窗外一闪而过的藏式房屋
由于下雨,一路未停,径直到了新都桥。新都桥被称为摄影家的天堂,名不副实。大概从成都过来的人走到这里就兴奋了,感觉到了天堂。其实比这里漂亮的地方太多了!

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
新都桥是318国道上的一个重要的小镇。奇怪的是许多地图上都没有新都桥的标记,有的把这里标为东俄洛,有的干脆什么都没有标。真是怪事!大概这些编撰地图的编辑们都是些不爱旅游的人。
小镇不大,海拔3450米,街道不长,整整齐齐,清一色的藏式房屋,街上行人不多。原准备前往康定的海螺沟,在一小旅馆询问道路,女老板告诉我们这种天什么都看不见,建议我们不要去。服从她就是服从真理。遗憾的是看泸定桥的计划也落空了,总会有遗憾的。美景多着呢!目标—雅江。
一出小镇,就看见318国道的路标,我们倍感亲切的路标。下次再见到它就快到家了。上了318,向西,前进!
出了新都桥,依旧是一路的高原草甸、牦牛、藏屋,我们已经视觉疲劳。一路上坡,雪越下越大。走到山顶,有一路牌,“高尔寺山,4412米”。这回我们可不是稀里糊涂上来的。兴奋。停车。照相。这回可要认真留下点纪念。

雪中的高尔寺山。哪里是山,哪里是天?

男左女右!
我们在路牌下照相,在车旁边照相,照下路边的经幡,照下险峻的山路,甚至两个用塑料彩条布围成的男女厕所也被摄入镜头。当然,更有我们冻得发红的喜悦的面孔。山顶的雪很厚,天上的云很浓,山峰和天空之间似乎没有接缝。不知是起伏的山峦把自己的边界隐匿在云层里,还是低垂的云层把自己的尽头融化在山峦中。倒是山腰上的道路和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把这纯白色的世界勾画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一只乌鸦落在不远处的石子堆上,静静地看着我们,我们的说笑丝毫没有让它胆怯,大约来到这里的人们都不曾伤害过它。这些被认为不吉利、在城市已经很少见的乌鸦,不惧怕这里的恶劣环境,成为雪域高原上飞翔的精灵。我欣赏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羡慕它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它们,我完全没有厌恶,只有尊敬。在我们以后的高原行进中,只有乌鸦这一种鸟伴随我们寂寞的旅途。
冷啊,美呀。

能看清照片下方的小花吗?
开始下山,雨雪渐小。不时地停车照相。总想尽量多留下一些记忆。无边无沿的山峦,无边无际的森林。心长笔短,景多词少,冇得法!

山路
进入雅江县城之前,有很长一段路修路,到处是泥水塘子,你很难想象这里是国道。我们整个一个泥猴子进城。
大约五点半钟到达雅江县城,县城就在雅砻江畔。武装部在国道边,进县城的拐弯处,招待所就在武装部院子里,挂牌是民兵训练中心,其实都是对外营业的宾馆。他们也和很多地方一样,将中心承包给个人了。
登记住宿。服务员小姐盛气凌人,态度生硬,让人不快。房间只有三人间,不带卫生间。100元。将就吧,反正只住一晚。递上我的证件,又要她的,不悦,递上。又要结婚证,微怒,没有带。又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大怒。真是怪事,这一路还没有见过这种队伍。什么年代了,还是这种审问式的登记!住你个破地方,还管我从哪来到哪去,我凭什么向你汇报!小东西,狗屁不通。训她一顿,随即住下。她一脸的委屈,眼泪汪汪。大概她们一直这样登记的。这对她也是一种教育。
放下行李,进城吃饭。雅江县城就在一个山沟里,空间狭小。出武装部的门左拐上坡就是县城主干道。道路两边的建筑乱七八糟,拥挤破旧。只有一些很小的店铺和不大的超市。这里大概是我们此行中见到的最破烂不堪的县城了。本来街道就仅容两辆车通行,县政府正在修建宾馆,将道路截断,留下一个狭窄的通道,只能步行通过,连单行道都不留。这种“霸道”现象在其他城市是很难见到的。这儿的政府真牛逼!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