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通化游记

通化游记

高句丽,消失的地平线(上)

大唐乾封二年(668)
在辽东战场的军营中,一支唐军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迅速集结着,从他们整齐划一、严肃紧张的行动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平日训练有素的善战之师。为首一人须发苍白,体格强健,身披白色战袍,端坐膘壮战马之上,手持方天画戟,表情凝重,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正密切关注着高句丽军的动向。这已是他身负皇命,第二次率领金戈铁马踏进辽东这片土地了。第一次来的时候,是在唐太宗贞观十九年,那时候的他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以单枪匹马取敌将首级而一战成名。此刻,唐太宗已经带着生前未能平定高句丽的终身遗憾去了,而他也由昔日的少年战士成为年迈将军。他就是大唐第一猛将薛仁贵。

由于高句丽人的反复无常、恣意挑衅,这位年过五旬的老将军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战场上。不久前的新城一战,唐军虽然取胜,却遭到了高句丽军的夜袭,若不是他早就有战略准备,关键时刻率军神兵天降,把处于劣势的局势瞬间扭转过来,并杀敌数百人,解救了新城之围,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眼下的金山战役,高句丽人旧计重施,以十万大军的伏击大唐军队。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勇的薛仁贵率本部兵马像一把尖刀冲杀出来,将敌人大军拦腰截断,大唐部队一番奋力厮杀斩敌首五万人,大败高句丽军,乘胜攻占南苏、木底、苍岩三城,最终赢得了金山之战的巨大胜利。金山之战可以说是唐初用兵辽东中罕见的大规模遭遇战,是平定高句丽四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最关键的一次战役,此战基本消灭了高句丽精锐部队,为唐军彻底平定高句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薛仁贵迅速出兵扶余(今吉林四平),将素以坚固著称的扶余城短时间攻下,高句丽军大骇,其余四十余座城池相继向唐军投降。薛仁贵的大军一路急行南下攻破高句丽首都平壤城,其国王高藏投降,在中国东北方盘踞七百多年的高句丽作为一个国家政权被彻底消灭。

 

平定高句丽,是隋唐四代帝王的愿望:隋炀帝杨广三次东征,每次出兵均三十万以上,最多一次居然派出了一百十二万、号称两百万的大军,结果屡屡失败,损失惨重,可以说强大的隋帝国的灭亡跟不断讨伐高句丽有很大关系;唐太宗的征讨多为小规模的战争,也均以失败告终,自己也被困在安市城,成为这位伟大帝王的终身遗憾;到了唐高宗时期,大唐国力强盛,并非穷兵黩武的高宗皇帝还是一如既往地发兵高句丽,最终几代君王的梦想终于在薛仁贵手里得到了实现。

之所以隋唐时期数征高句丽,主要原因在于那时的高句丽已发展成为东亚的一个较强大的区域性政权,成为刚统一的中国最直接最危险的威胁,犹如前三世纪迦太基对于罗马、十七世纪满清对于明朝、十九世纪日本对于中国,二虎不可兼存,隋唐要想兴盛,必除高句丽不可。高句丽人本是扶余古人的一支,公元前卅七年,在汉中央政权同意的情况下建立高句丽国,初期仅在浑江和鸭绿江中游占据一小片土地,人口也少得可怜。与其说是建国,不如说还只是一个部落领地。但高句丽国的领导人和其它民族不同,能够立足根据地,稳扎稳打,逐步扩大地盘。对中原天朝则采取表面顺服、暗地积力的策略,如果中国出现内乱,则乘机侵占土地。经过五百余年的不懈努力,高句丽占领汉代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土地,隔辽河与中国相望,并征服沃沮、扶余等游牧民族,领土扩大十倍,人口亦大大增加。作为东亚地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强国,高句丽直接威胁中华隋唐时期的复兴,所以隋唐皇帝均不遗余力地兴兵征讨,终灭其国。

出通化市区不久,口罩打听了一下那个叫做“王八脖子”的所在,资料上说是一个从新石器至明朝的大跨度考古遗址,得名于所在山丘外型酷似一只引颈吸水的鳖鱼,后来文物部门把它改名为“万发拨子”。车子是停在全国重点文物的保护碑下,口罩登上旁边的小山却一无所获,徒劳地在庄稼、荒草和杂木间搜寻了半个小时。据说政府几年前就在遗址附近筹建一座大型的博物馆和文物陈列馆,到现在当地居民也没看到任何动工迹象。

往集安的路似乎一直在山谷中,谷地中是不是有典型的东北村庄和大片收割后的庄稼地,配合周围深红艳黄的山体,一派壮丽的深秋风光。到达集安前是一段数公里的连续下坡,随着海拔急剧下降,气温也逐渐上升,进入那个干净整齐的江边小城,恍惚间似乎到了江南。

几十年前,中国军人赴朝作战,集安和丹东是最主要的入朝地点,在长津湖畔冒着严寒死磕美陆战一师的宋时轮兵团就是在集安过江奔赴前线的。

看到的第一个高句丽遗址是好太王碑,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是用一整块角砾凝灰岩稍加修凿而成,略呈方柱形,这种石料多见于集安的良民和上下活龙一带的鸭绿江边。出于保护的需要,高逾六米的石碑被封闭在一座亭子里,只能从相关资料了解其碑文。四面环刻的汉文共 1775 字,大体主分三段内容:第一段记叙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传说;第二段记录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一生东征西讨、开拓疆土的战事和军事活动;第三段铭刻了好太王的守墓烟户与守墓制度等。好太王碑是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

离此几百米是太王陵是好太王的陵墓,是现存高句丽王陵中唯一确知年代、葬者的墓葬。好太王陵是一座大型方坛阶梯石室墓,早年被盗,光绪年间墓上出土大量的莲花纹瓦当和文字砖,砖的侧面有模压阳文“愿好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好太王名安,亦称谈德,公元 391 年即位,公元 412 年弃世,在位二十二年。好太王统治时期是高句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重要发展时期,其一生东征西讨,开拓疆土,是高句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代表性人物。

太王碑斜对面有条窄路叫“将军路”,可以驱车直接到达高句丽另一个重要遗址所在,当地人称之为“将军坟”,据推测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建于公元五世纪初。这是个用一千一百多石条堆砌的截尖方锥形坟墓,有“东方金字塔”之称。早年也被盗,盗墓者认定最长的一块石料是墓门门楣,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墓道。据说高句丽人会把生前的值钱物品全部陪葬,所以至今发现的高句丽墓葬竟然没有未被盗挖过的,而且大部分的是数百年前被盗,盗墓本来就是个古老的行业。

将军坟是用精琢的花岗岩石条垒砌,底部近于正方,边长近卅二米,往上有七级阶梯,由廿二层石条逐层内收构成;每面由重十余吨的三块巨石倚护,以保证上层石条的张力不会造成结构崩塌。将军坟陵园设计完美,石造工艺精细考究,堪称高句丽积石结构陵墓的巅峰之作,亦是绝世之作,自此之后石造陵墓不再见诸高句丽王陵。

五盔坟的五号墓葬是口罩此行进入的唯一一座高句丽古墓,随着讲解员的电筒直下到几米深的地下墓穴中央。墓室内置三座石棺床,东西并列,中间为一整块花岗岩石材修凿而成,两边石棺床紧靠东西两壁,各由一大一小两块石材构成。讲解员说左边的那个是妻、右边的是妾,是根据石棺床的石材大小和构成判断出的。墓室四壁、藻井、棺床及甬道两壁绘有精美的壁画,壁画直接绘在平整的石壁上。先以纤细的墨线或红线起稿,然后设色,有红、褐、绿、黄、白、粉红等颜色,最后以浓重的墨线勾勒定稿,颜色均为矿物颜料,以动植物胶调合而成,至今仍很鲜艳。甬道两壁各绘一力士,手持弓箭和綮戟,面向墓室,足踏莲台,护卫墓室及主人棺椁。

南壁被甬道分为两部分,各绘一朱雀,红胜如火、展翅修尾;北壁玄武,一条大蛇缠在一只大龟上,两首相对,蛇身有黄、绿及红褐色格纹,龟背为红褐色;东壁青龙,南向腾飞,龙身为黄、绿、红褐色并以黑色斜方格勾勒鳞纹,四肢饰白羽;西壁白虎,身着白色,墨线勾出虎皮纹,亦南向作飞扑姿势,与青龙相对称。藻井部分以神仙、羽人、飞天、伎乐仙人为主,最典型的是第一重抹角石的四幅画。从东北角开始,为伏羲女娲,皆人首龙身,一为男相,手捧日轮;一为女相,手捧月轮,是人类起源传说中的始祖。东南角为一牛首人,手执禾穗在前,应为文献中记载的教人以五谷的神农氏。后随一羽人,手持火把,或为教人用火的燧人氏。南方正中一人扶车轮,手持槌子敲打,旁边一人在树下锻铁,同为传说中人物,应该是造车的羲仲父子形象。西北角绘一乘龙仙人,头戴平天冠、衣着袍服,后面有一人乘飞廉,手持旗幡为仪仗,似为传说中的黄帝。可见壁画内容受汉文化的影响极深,其绘图技法、情景构思显示出高句丽民族视角独特的审美观点和匠心独具的艺术创造力,是中世纪东北亚地区壁画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

赶到丸都山城的时候已经四点多,这个时间在东北部山区,已经是太阳下山的时候了。山城位于集安城北的高山上,是高句丽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依附,互为都城,形成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为世界古代都城史书写下了壮丽的篇章。丸山城始名“尉那岩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于国内城(今集安城区),筑尉那岩城;建安二年 ( 197 ),高句丽与同臣属于曹魏的公孙氏政权发生一次大规模战争,高句丽溃败,国内城被毁;建安三年,高句丽第十代王山上王加固扩建尉那岩城,修筑大型宫殿,尉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城。公元 209 年,山上王移都于丸都,至此丸都山城的整体布局基本完备。山城是凭借自然山势的走向构筑城垣,城墙高低起伏;在山崖陡峭险峻处筑低矮城垣或不筑,山脊平缓处,高筑城垣,防御能力增强。山城北高南低,形若向南倾斜的“簸箕”。目前,山城东墙,北墙西段,西墙北段保存较好,高处可达五米,由二十余层修琢工整的长方形和方形石条构筑。城内有地面遗迹三处,蓄水池一处,墓葬三十七处。丸都山城环山为屏,山腹为宫,谷口为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山城防御坚固,城内却又宽敞自如,环境优美,使建筑、军事、生活、生产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首创了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口簸箕形山城的建筑模式。

高句丽政权建立后,屡受中原政权的册封,臣属于不同时期的中原王朝,但随着中原王朝和高句丽自身力量对比的消长,高句丽也多次与中原王朝和周边地方势力发生冲突。作为高句丽早、中期都城,丸都山城曾发生过多次战事。公元廿八年,高句丽第三代王大武神王十一年秋七月,汉辽东军队攻伐高句丽,直逼都城,高句丽王公大臣退守丸都。粮草殆尽,形势危急。左辅乙豆智献计,以池中鲤鱼及美酒慰劳辽东军。使者代大武神王向辽东军将领谢罪:“寡人愚昧,获罪于上国。致令将军帅百万之军暴露敝境。无以将厚意,辄用薄物,致供于左右”。汉军以为丸都城中水草粮食丰足,久围不利,于是退军。公元244年,曹魏正始五年,因高句丽东川王侵扰辽东西安平,派遣幽州刺史毋丘俭率兵征讨高句丽,初战于梁口,高句丽王败走,幽州军队直追至赤见岘,“束马悬车,以登丸都”,并刻石纪功。母丘俭纪功碑光绪卅年出土于板岔岭西北天桥沟的山坡上,碑文所记正是母丘俭征高句丽破丸都山城的史实。公元342年,高句丽第十六代王故国原王重修丸都城并移都于此。不久,燕王慕容皇光率军攻陷高句丽,焚毁丸都城宫殿而去。故国原王以为难能修复,再迁回平原城。从此,丸都城使逐步衰落下去。

所谓平原城,指的是国内城,就是今天集安市所在的城区,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 3 年)高句丽迁都至此, 至北魏始光四年 ( 公元 427 年 ) 移都平壤之间的425年间,国内城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年代久远,城内没有保留下来高句丽时期的地上建筑。近年在配合城市改造建设中做过一些考古发掘,得知国内城地下确保存有相当数量的高句丽遗存。结合调查情况推测,宫殿地位于今市政府、检察院附近,西南方有寺庙一类建筑,曾出土过大量瓦砾、和陶片完整的鎏金铜佛。城东及城北,出土成排的础石、砖瓦等建筑遗迹、遗物,还出土过陶罐、陶壶、陶臼、鎏金箭头、白玉耳杯珍贵文物,应为贵族居住址或官署。尽管犹豫再三,口罩还是没有在集安过夜,决定赶到一百七十公里外的桓仁县城,那里有红叶漫山的五女山,依山势而建的山城遗址为高句丽的第一座都城。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 37 年 )朱蒙在西汉玄菟郡辖地内建立了号为高句丽的地方政权,当时都城为纥升骨城,就是今天的五女山山城。

通化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通化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