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季 高雄最热闹的节日
许多高雄人在问、许多台湾人也在问:“什么是万年季?为什么要举办万年季?…” 我们说:”万年季表现一种情境、一种印象,一种让您亲临感动的经验!” 它是跨越时空的历史人文盛会、重现明郑时期万年城原乡情境、让后人领略先民开拓台湾的历程; 它是跨越宗教的平安祈福祭典、形塑莲池潭环潭寺庙节庆印象、让你我感受民间宗教信仰的虔敬! 其实,万年不只是左营的万年、它也是高雄的万年、它更是台湾的万年~。高雄左营万年季9天,高雄市公车一律免费且免票证。
火狮出巡队伍绕境和表演
莲池潭环潭寺庙,以虔敬之信仰,求得诸天神佛,赐万年县平安,以宗教寄託心灵! 万年县民风淳朴,以知足之常乐,获得诸天神佛,赐万年县富贵平安,乐天知命! 亲临”富贵万年‧水火共舞印莲潭”,看见花火般的璀璨大秀! 身历其境”富贵万年‧迓火狮”,化去厄运\、希望升天,就会得到万事皆备的富贵平安!
高雄市左营地区原名万年县,其开发与明郑时期的垦地屯兵有狠大的关联。明永历十六年(1662年),郑成功逐退荷兰人,建立汉人在台地位,称台湾为东都,其中万年县治设于前锋尾,为南路统治中心,衙署在今左营旧城内。
万年季源于在地庙宇的宗教庆典活动,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慈济宫的”迎火狮”活动。
火狮原为慈济宫所有,其前身为保生大帝之坐骑-”黑虎将军”,民间为庆祝保生大帝诞辰而形成火狮的宗教仪式。慈济宫原本就有举办”放火狮”活动,火狮全身以竹枝为架,缠绕各色火炮,用纸糊狮头为首,燃放场面热闹,类似盐火烽炮。传说只要将心愿写在纸条上,连同火狮一起燃放,火狮即会将眾愿带到天上,不仅会为自己带来好运\气,并且能心想事成。
2001年,在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推动”在地特色活动”政策下,左营区公所开始构想策划,并号召各寺庙联手,共同规划举办具地方特色的活动,以期将精彩左营的匠工雕刻、历史典故,以纪录保留方式,及透过活动的整合,在莲潭畔绽放出璀璨动人丰姿,吸引国人目光,自此开啟”万年季”年度活动的契机。第一年的”万年季”活动,在策办单位的设计下,使”放火狮”变成”迎火狮”。其本意是为了突显在地叁大群落的参与与,一起向上天祈求左营本地的繁荣与好运。”迎火狮”从城隍庙出发,进行踩街游行,沿街为民眾祈福,最后在施放繽纷的烟火中,蜂炮由火狮中心窜出燃烧,带着大家的愿望上天,祈祝愿望实现。自此,火狮已成大家公认的”万年季”活动吉祥物。
2002年,”万年季”活动已朝向东方庙会嘉年华的方式进行,左营当地庙宇、学校及曾参与泰山民俗技艺团等传统阵头队伍都热情参与游行。”迎火狮”的游行路线则由莲池潭周边延伸至左营主要街道,经六位艺术家共同参与设计的叁座火狮,于凤邑旧城城隍庙一起出发踩街,最后抵达风景区管理所后方帆船码头,以烟火、灯光、特效等,将地方传统活动”送火狮”仪式以全新面貌呈现。
2003年、2004年,”万年季”活动持续策办,知名度大幅提高,也因此受到高度的重视。2005年,在行政主办单位的大力挹注下,”万年季”终于获得足够经费扩大办理,一跃成为全国性的活动,名称也由”左营万年季”改为”高雄左营万年季”。其内涵更由原本的宗教节庆活动,发展为文化观光活动,层面也扩及历史文化及观光游憩,因此带来空前的活动人潮,创造出更多的活动效益。
如今,每年十月中旬在左营莲池潭登场的”万年季”活动,已成为和”高雄灯会”齐名的大型活动,它正不断地发光发热,仰首迎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