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旅游资讯列表 >> 墨脱日记(五)---泡在温泉里的南迦巴瓦(下)

墨脱日记(五)---泡在温泉里的南迦巴瓦(下)

本文关键字:温泉,南迦巴瓦,游记

        走近了才发现两个中年藏族妇女带着三个孩子在泡温泉。看见我们从身边经过,她们也不躲避,继续和孩子们在水里嬉戏。原本以为是我们两个人的专场,没想到还有人来得更早。离开路边的这个池子,经过小木屋,继续向上走200-300米,转过一个弯,另外一处热气升腾的水泥池子呈现在眼前。温泉由掏空的树干做管道,从几百米外的泉眼引过来,在流淌过程中自然冷却,进入水泥池子的时候,温度刚好适合人体的要求。刚才经过的那个池子,因为距离源头比较远,想来温度可能比这个要低一些。这大概是那几个藏族妇女先到达却没有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吧!

        水泥的温泉池依地势建在山坡上的一处凹地里,大约有6-7平米。四周灌木林立,头顶上正好有一大杈宽大的树枝伸出来,成为天然的遮阳板,在水面上形成一大片阴凉。而阳光可以从树叶的缝隙里透出来,照得水面班班驳驳。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枯枝落叶,还有几个从山坡上滚落进来的野生油桃。用手摸摸,温度很宜人,立刻脱了衣服跳进去。温热的水包裹着身体,每个毛孔都舒畅地打开。开始把枯枝落叶等杂物清除出去,方才发现在池子的底部有个出水孔,出水孔的流量与木制管道里的入水量相当,使得整池的水位保持在距离池边30厘米左右。没有金属的开关、水管,连进排水系统都是纯天然的,池子是用石头垒成的,唯有粘合石头的水泥带有人工的痕迹。

(几乎是纯天然的温泉池,还有天然的遮阳棚)
 
        正忙着清理水面的当口,听到正在脱衣服的方片儿惊呼:“茄子!你看那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南迦巴瓦巨大的身躯透过树枝的缝隙近得似乎触手可及。山体上的每道沟壑,每条冰舌都纤毫毕现,积雪反射着阳光晶莹透亮,气势磅礴而又悄无声息。泡在温暖的水里,开始感觉到了饥饿。已经是上午10点半了,行走了大约8-9公里,从早晨睁开眼睛起还水米未进。我的包里只带了一份2块压缩饼干,方片儿不知道从阿旺家的什么地方摸到了两个苹果,还有在火车上没吃完的半包巧克力夹心饼干。吃完饼干,躺在水里嚼着苹果,呆呆地望对面的南迦巴瓦。阳光、空气、水、植被和雪山是这个空间全部,只能听到温泉从木制管道里跌落池面的声音,四周的空气都是凝固的。两个人闭上眼睛,下身浸泡着温泉,上身沐浴着阳光,很快就进入了什么都可以想,又什么都可以不想的状态。真是名副其实的天浴,纵然是神仙也不过如此!身体的疲劳从被温泉打开的每一个毛孔里流出来,精神恍惚起来,拖过摄影包枕在头下,很快就昏睡过去。
 
(泡在温泉里,不用调整角度,抬头就可以看见南迦巴瓦)
 
        迷离间,听到方片儿在打电话,对方大概是他办公室的同事。“知道我在哪儿吗?”… … “在派乡泡温泉呢!露天的,纯天然!”… … “抬头就能看见南迦巴瓦,哈哈,哈哈。”人生得意需尽欢。在这里当神仙的时候,刺激一下还在钢筋水泥里煎熬的狗友们也算是尽欢的内容之一吧!温泉处在基站信号的边缘,信号时有时无。为了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需要不停地从池子的这边游走到那一边,甚至要裸身站在池边才有信号。既然是天浴,而且四下无人,一切行动就都变得百无禁忌。戏弄够了依然还在悲惨世界里的人们,周边的世界又陷入了沉寂。为了将腐败进行到底,我从手机里找出一段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用麦克播放。帕格尼尼的曲子华丽奔放,外加几分贵族生活的纸醉金迷。听着音乐,方片儿自言自语道:“早知道有这个人间仙境,应该从村子里背点啤酒上来喝喝!” 他的话让人联想起当年罗马贵族的生活,说道:“泡在温泉里,有音乐美酒相伴,当年的罗马贵族也不过如此了!而我们还有美丽的风景可看。”看着方片儿一脸满足的笑容,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禁不住嘿嘿地笑出声来。方片儿看着我,有点摸不着头脑,楞了有几秒钟,随后恍然大悟:“你是想说还缺一样东西吧?有了,就圆满了!”然后两个人放肆地躺在水里狂笑起来。
 
        泡温泉也是蛮消耗体力的事情。全身酥软无力,满脸是汗,有些微微发晕。看看表,足足两个半小时。肚子里的压缩饼干和苹果已经消化殆尽,如果有其他可以填充肚子的玩意儿,我们两个还不想离开。谁也没带着毛巾,只好爬到池边,赤身裸体地等待阳光把身体晒干。算是将天浴也进行到底。穿戴整齐,沿原路返回,想回到格嘎村去填饱肚子。经过小木屋的时候,发现7-8个藏族同胞正架着锅碗瓢盆准备午餐。刚才在下面池子里泡温泉的中年妇女和孩子亦在其中。正在驻足观望的时候,健壮的男主人热情地招呼着:“过来坐吧!早就看见你们两个了,看你们在那边泡得那么舒服就没去打扰你们!一起来吃午饭吧!”藏族同胞的热情让你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无法拒绝,更何况早就饥肠辘辘的肚子。
 
        这是来自拉萨的老老小小两大家子人,利用周末的时间来玩的。和我们打招呼的男主人名叫边巴,问他在什么单位工作?答曰“西藏体委。”再问:“认识尼玛不?”边巴笑了,“我俩是哥们,他办公室就在我楼上。这小子最近忙得很,在准备明年的珠峰火炬传递呢!”有了共同认识的朋友,话不知不觉间就多起来。“我原来是练摔跤的,民族运动会上拿过冠军。”边巴一边说,一边掳起袖子,露出粗壮的胳膊。聊着天,方片儿在温泉里泡着的时候念叨过的酒就端上来了。不过不是啤酒是青稞酒。清炖羊肉汤里下上点大白菜,四溢的香气让我不断地把口水往肚子里咽。现在想想,当时有一段时间一定特别没出息。边巴说得热火朝天,而我眼巴巴地盯着炖羊肉的锅一言不发。

(热情的藏族朋友,超级愉快的野餐)
 
        几杯酒下肚,羊肉也出锅了。一人一大晚肉汤端在手里,边巴嘴上说着:“明年要是可能,一定去北京看奥运会。尼玛那小子一定能搞到开幕式的票!”手里开始给我们拌糌粑。还大声地自语道:“给你们放多多的酥油,多多的糖。”然后一块一快地往我和方片儿手里塞。喝着滚烫的肉汤,吃着香甜的糌粑,哪里是一个“香”字了得!加上青稞酒的作用,根本没注意到,身边的方片儿捧着糌粑,一小口一小口的嚼着,如同个大姑娘。正要去盛第二碗汤,突然感觉有人在捅我后腰。低头看看,原来是方片儿拿糌粑的右手,从他的背后伸过来。这家伙一定是接受不了糌粑里酥油的味道,又不好驳了热情主人的面子。于是,心领神会地用我的右手接过他的糌粑往嘴里送。每块糌粑方片儿都是只象征性地咬上一小口就直接从身后塞到我手里。接到第四块的时候,边巴又从口袋里倒出一大碗青稞面,还以为我们两个都是大胃王,全然没有停手的意思。我这边已经是7块糌粑下肚了。再吃下去,那东西在胃里和羊肉汤一搅和,非把我撑死不可。

(方片儿嘴里总在咀嚼,就是不见下咽)

(热情的主人在拌可以把我撑死的一碗新糌粑)
 
         赶忙向主人摆手示意已经吃饱了,寒暄之间又喝了碗酥油茶。然后留下边巴的电话,与众人互道扎西德勒,起身告辞。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