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旅游资讯列表 >> 世界最大的皇宫--北京故宫

世界最大的皇宫--北京故宫

本文关键字:北京,故宫,皇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紫是“紫薇正中”的“紫”,意思是,皇帝也是人间的“正中”。而“禁”则指皇帝所居,严禁侵扰。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代的皇宫。据介绍,紫禁城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总面积72万平方米,共有宫室9999室。有人这样推测过。如果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在每一间房住一个晚上,等到他住遍所有的房间,已经是一位27岁的青年。我和同事边走边聊,偶然发现,故宫不但房子是9,而故宫每道的铜钉也是横竖9颗。这是为什么?中国古代人认为“9”字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而皇帝作为人间最大的人,必须用相应的“9”字才会合衬;而且“9”的谐音为“久”,即“永久”,寓意江山天地长久。寓意仅是寓意,人民的意愿才能天长地久。

在故宫的正门,有这样的介绍:据有关资料考证,13世纪前半叶,这里还是一片荒野,到13世纪60年代,元世祖忽必烈征服金国后,才在金中都城的东北郊构筑都城,命名为大都。同时,在今天的紫禁城一带建造大内宫殿,北京故宫就是在元大都基础上兴建的。故宫始建于1406年,1420年竣工。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将京都由江苏南京迁到北京,从此共有24位皇帝(明代14个,清代10个),在这里执政,统治中国491年。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1912年出宫。1925年成立故宫博物院。

偌大的故宫大体可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处理朝政的地方,即外朝。外朝的主体建筑有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还有中和殿、保和殿。北为生活的地方,叫内延,内延是帝王后妃们居住的地方,俗称“三宫六院”。三宫是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六院是指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外朝和内廷的所有建筑都排列在北京的中轴线上。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四周有10米高的围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角,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角楼。整个故宫建筑,布局统一,主次有序,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空间丰富多变。

游览故宫,一般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走过石板御道,眼前就是用青砖铺垫的故宫正门——午门。仔细观察,午门面积呈现凸字形,中有重楼。正面有三个洞。两侧有左右掖门。按皇宫里的规定。中门专供皇帝出入。到了清代,新科状元、榜眼、探花,发榜这天可以从中门进出一次,此外,皇帝结婚时,皇后可乘轿子中门进宫。其他文武进士按会考的名次,单数走左掖门,真是等级森严,不得违背。午门的整体造型宛若展翅飞的凤鸟,所以又称“五凤楼”。

据记载:明代午门前是皇帝“延杖”朝臣之地。每年正月十五日,午门悬灯结彩,皇帝赐宴百官,并亲临观灯,与文武大臣一起赋诗,称为灯车。清代,午门是皇帝每年冬至颁发翌年历书之地:战争胜利在这里举行“班师”、“献俘”仪式。从午门到端门两则的庑房原有朝房。东庑房设有吏、户、礼等公署;西庑房设有兵、刑、工等公署。

进入午门,是外朝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文华、英武两殿为两翼。文华殿后便是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黄色的琉璃瓦,在夕阳的余辉照射下,闪闪发光,犹于一道金色长城。从大殿的门牌上得知,三大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各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当年四月毁于雷火,正统六年(1441年)重修,1562年改名全极、中极、建极殿。1645年起改为现名。

先说说太和殿,导游跟我们说,太和殿面积1800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大门。大门两侧一对铜狮子。东面是雄狮,它的前足踩一绣球,即象征权力,又象征统一宇宙;西边是雌狮,左前胸抚弄一小乳狮,象征子嗣昌盛。据史书记载:狮子并不是生活在中国的物种,它是随着佛教的传入,最初作为一种护法的神兽出现在佛教艺术中,不久这种动物的造型便出现在帝王的宫室和陵墓当中,开始成为守护中国封建帝王的动物。在紫禁城中只有帝王居住、使用的宫室的门前才设置狮子,显示那种王者之气。太和殿的门前广场,面积3.6万平方米,广场东西两侧有房间32间。内有一条形似玉带的金水河,长200多米,上跨白玉石桥五座。桥的造型美观。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金碧辉煌的太和殿相映衬,引人瞩目。院内还有防火防水铁缸,有人统计过,在故宫内共308口,其中铜缸231口,铜缸中有18口是镏金的。明代时,太和门是皇帝御门听政的地方。清代,皇帝在这里举行宴会。祀坛出宫在这里下轿换车。皇帝结婚时纳彩礼,册立、奉迎礼都要经过此门,再往前走,就是外朝区。

走进大殿,正中是一个约4米高7层台阶的木制方台,这木制座子就叫金銮宝座。虽小,但它与整个太和殿形成一个整体,而端坐在御座中的帝王则成为建筑的灵魂,人的尺度与建筑的尺度结合在一起,完美地创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皇权至上的环境气氛。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七扇金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6根沥彩贴金蟠龙金柱,每根高12.7米,直径1米,每根大柱上都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梁枋间彩画绚丽,石青、石绦、银朱、桃红各种颜色鲜艳悦目。红黄两色贴金龙纹图案,姿态万千。这里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坐龙、升龙、降龙,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殿顶中央藻井上,是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旁边还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金銮宝座,真成了大龙、小龙,像是一个龙的博物馆。据建筑专家介绍,皇帝的宝座就在北京故宫的中轴心点上,寓意为皇帝为核心的皇权象征。中轴线南面从午门一直到天安门延伸到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一直到天安门,全长约8公里。

中和殿

过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中和殿呈正方形,纵横各三间,周围有廊,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汇于鎏金圆顶之下,殿内设御座,此殿为皇帝临朝前的预备室,相当于现在的后台休息室。

保和殿

走进保和殿,它比太和殿小,据殿门牌上介绍,该殿重建于1765年。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十分秀丽。殿间空间宽敞。此殿是皇帝举行大宴和殿试之用。

三大殿共建于一高达8.12米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上,更显大殿的高大气魄。在三层大理石的台阶上,有18个明镜铸造的铜香炉。这些铜香炉是皇帝举行各种典礼时焚烧檀香用的。据考证,清代,中国共有18个省,这18个铜香炉各代表一个省。台基每层的边级都用白玉石龙头。龙嘴里都有一个小园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下大雨时,水从龙头咀流出来,就象是千百条金龙在喷水,这样既美观又实用,解决了雨水流放问题,显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从保和殿北行,通过一片小广场,便是内廷区。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和东、西六宫等。

乾清宫

南面的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宫内设有宝座,挂有对联、匾额。匾额上写着“正大光明”4个字。清朝从雍正皇帝开始,生前不公开立太子,把写好的传位诏书放在“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等皇帝死后再打开,宣布传位给谁。特殊的乾清门两侧各有一座用琉璃团花装饰的“八字影壁墙”。在用红色粉刷的墙面饰以黄绿色琉璃团花,给严肃而刻板的宫延带来了一片喜庆色彩。

坤宁宫

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到清代时,改为祭神和皇帝结婚的地方。

交泰殿是后建小殿。这是皇后过生日接见朝贺的地方。现在这里陈列着25颗皇帝的玉玺、金印。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总称“后三宫”。后三宫的彩画图案的明显变化是,凤凰图案逐渐增加,其中有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内延的两侧是嫔纪的住所,称为东西六宫。东六宫之东为外东路,有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的地方,建设别具一格,花园精妙,俗称为乾隆花园。

在这些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西六宫之南的养心殿。这里是清雍正以后历代皇帝处理政务之处。养心殿房内,一前一后摆着两个宝座,当中挂着一个黄色的帘子,这就是慈禧太后实行“垂帘听政”的地方。当年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两个小皇帝,就先后坐在前面宝座上充当傀儡,由慈禧在幕后垂帘听政。

在东西六宫后面,又有五组宫殿,是皇子们的住地。长春宫和储秀宫是慈禧住过的地方。储秀宫的陈设,基本上是按慈禧50岁生日时的情景布置的。院内墙壁上挂着大臣们为她歌功颂德的词赋。

御花园

内廷建筑谨严深密并富有生活气息。各宫之间各有门墙,既自成体系,又有曲廊、甬道、庭院、广场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

过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中和殿呈正方形,纵横各三间,周围有廊,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汇于鎏金圆顶之下,殿内设御座,此殿为皇帝临朝前的预备室,相当于现在的后台休息室。

走进保和殿,它比太和殿小,据殿门牌上介绍,该殿重建于1765年。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十分秀丽。殿间空间宽敞。此殿是皇帝举行大宴和殿试之用。

三大殿共建于一高达8.12米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上,更显大殿的高大气魄。在三层大理石的台阶上,有18个明镜铸造的铜香炉。这些铜香炉是皇帝举行各种典礼时焚烧檀香用的。据考证,清代,中国共有18个省,这18个铜香炉各代表一个省。台基每层的边级都用白玉石龙头。龙嘴里都有一个小园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下大雨时,水从龙头咀流出来,就象是千百条金龙在喷水,这样既美观又实用,解决了雨水流放问题,显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