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闲游
大凡出差到一个地方,总是匆忙,忙完手头的事就该离开了。便有几日闲暇,也是赶着游览当地的名胜之处,都是过客般的步履匆匆,少有悠游自得之从容。零六年在南京寓居近半年,却过了一段闲适的日子。
租住的房子位置极好,闹中取静,叫大锏银巷。它一头接上海路,另一头不远就是繁华闹市新街口。这是一条小汽车都难错开的僻静小巷,好多出租车司机不知道这个地方,只能给他指路进来。
住的楼房对面是金陵神学院的大门,大门常常虚掩着,门口有一个小小的邮政营业所。这是一所全国性神学院,为全国基督教教会培养教职人员和神学研究人才。透过围栏看进去,是一个有大片绿草地的庭院建筑,一幢带有外廊的欧洲风格的两层楼房,庭院有不少的树木,绿叶成荫,很少看见人影,幽静而神秘。在闹市中有这么一片清净之地,实在难得。有一次看见两个人刚从里面出来,就上前询问能否进校园里看看,当知道我们并不是信徒,便婉言表示了不同意,看来是无缘进去了。
双休日不去上班,又无家务,闲暇时间就可以出去闲转。南京以前来过几次,中山陵等著名景点也去过不止一次,这次住在南京,不必赶时间,原来一些无暇顾及的地方可以闲散地游览一番了。
南京郊外长江边上的燕子矶,有“天下第一矶”之称,乘坐公交车可直接到达。矶是突出江边的岩石或小石山,燕子矶因三面凌空似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登上矶顶,极目远眺,浩浩江水,淼淼无际,来往船只和长江大桥尽收眼底。燕子矶是临江观景的好地方,不少文人墨客在此赋诗抒怀。矶顶有清乾隆帝所书御碑,正面是 “燕子矶”三个大字,背面是一首七绝:“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林相凿久相安。”

突兀在江边的矶,因险峻临水也是危险之处,相传李白醉酒捉月,溺死长江的地方就是马鞍山的采石矶。燕子矶既是临江抒怀的绝佳之处,也是悲观厌世之人轻生之地,过去常发生跳崖自杀悲剧。现在,燕子矶顶上都有牢固的栏杆扶手和警示牌,更有一块醒目的“劝诫碑”,上面刻着六个大字:“想一想死不得”,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书。1927年,陶先生来到燕子矶创办师范学校,听说常有人在此跳崖,于是在此立碑以劝诫轻生者。此碑立起来后,使无数欲在此轻生的人打消了念头,挽回了许多生命。陶先生此已善举体现了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功德无量,让人肃然起敬。

南京石头城闻名遐迩,相传是孙权所建,城墙上的“鬼脸”更是奇异,留下了不少的猜测和传说。石头城公园在石头城墙外侧,顺城墙呈狭长形,一边是古朴沧桑的石壁城墙,一边是傍依河水的树林绿地,虽然是免费开放公园,但游人不多,比热门景点要清净许多。城墙是借天然岩石陡壁再用砖石人工砌筑而成,城墙下部赭红色石壁上风化的印记清晰可见,城墙上部历代增补修缮的城砖色质不一犹若历史的积淀。石头城天然石壁与人工筑墙浑然一体,可谓巧借地势,独具匠心。

石头城上有一块凸出墙体的椭圆石块,高约6米,宽约5米,形状与人脸相似,远远望去好像耳目口鼻一般,故被称为“鬼脸”。按照专业的解释,这块石头是沉积岩,由砾岩和砂岩呈互层分布,岩石抗风化能力各有不相同,长期的风化作用就形成了大小各异的凹坑,变成这般鬼脸模样,也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秦淮河在南京有内外之分,城外与长江连通的称外秦淮河,城内不通江的称内秦淮河。外秦淮河从东水关入城就成了内秦淮河的起点,才造就了“十里秦淮”的繁华鼎盛。南京明城墙原有城门13座、水关2座,东水关遗址则是唯一尚存的水关。

东水关始建于五代。现遗址主要是明代拓建的,是一座颇具规模的拱券式水关。水关分三层,每层各有11个券洞,共33个券洞。其中上层和中层为藏兵洞,下层通水并设置有水闸,可以控制内秦淮河的水位。东水关过去是通往浙江和苏州方向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通商贸易兴旺发达,可以说十里秦淮的繁荣昌盛就是从东水关开始的。

东水关的明城墙保存尚好,可以登顶远眺,城内城外风景各有所不同。外秦淮河水面宽阔,风吹涟漪,岸边树丛绿地,野趣依然。内秦淮河小桥流水,游船往来不绝,两岸江南风格房屋错落有致,或有串串灯笼,有一些旧时江南的韵味。南京自明代以来就有“金陵四十八景”之说,近几年又评出了“新金陵四十八景”,可见六朝古都南京是名胜荟萃,即便是当地人也未必能一一揽尽,故而能悠然闲游几处也觉得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