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茏紫金山—金陵闲游三
在兰州住久了,对绿色似乎格外关注和珍惜。南京的绿化很好,特别是东郊的紫金山,青松翠柏,清幽古朴,使人流连忘返。

诸葛亮曾与孙权论说金陵,“钟阜龙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故而现在人们也常用“虎踞龙盘”来形容南京的地势。“石城虎踞”是指西面的清凉山石头城,而“钟阜龙蟠”就是东面的钟山。因山坡有紫色页岩出露,在阳光映照下会出现紫金色光芒,东晋时改称叫紫金山。
紫金山山峦苍翠,东西长约7公里,蜿蜒如龙,名胜古迹众多,也是到南京的游客必去之处。紫金山南麓山坡平缓却有气势,历来是陵寝的风水宝地。早在南朝,就有一个叫宝志的高僧安葬于此。宝志俗姓朱,金城(甘肃兰州)人,佛学造诣很深,很受当时帝王士庶的推崇。宝志圆寂后,514年梁武帝在宝志的安葬处建塔修寺,规模很大,这就是现在紫金山仅存的一处寺庙—灵谷寺。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墓,始建于1381年,历时30余年建成,是现存古代最大的皇家陵寝之一,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中山陵是近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庄严简朴,气势宏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紫金山有诸多的遗迹记载着南京亘古至今的历史,这些历史遗迹大多给人一些肃穆凝重和岁月沧桑的感受,而郁郁葱葱的树林,曲折幽静的林中道路和点缀其间的景观绿地,也让游人享受到山林野趣、回归自然的悠闲感觉。这里的森林植被很好,景点间的道路都在树林中,蜿蜒起伏,两旁林木茂盛,清净宜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景点也都保持了园林化的特点,古树参天,疏密有致;绿草如茵,曲径通幽。园林建筑小品随景点环境设置,给人们的游玩和休息提供了方便,是郊游散心的好去处。

紫金山西面山巅之上有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那里的海拔约250米,高度适合一般人的户外登山活动。有一天去登山,是沿着盘山路走的,路面用条石和小块石铺成的,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路不宽,好在没有什么车辆。登山的人不少,老幼皆有,那天是周六,也有很多的学生。盘山道路比较平缓,两边树木茂盛,很多路段都在大树的荫影之下,因此比较轻松适意。
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2月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于1934年9月,这在当时国家内忧外患、国力薄弱的条件下,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之。现在依然保留着当时建成的牌楼,质朴厚重,极富民族特色,“天文台”三个字古朴浑厚,是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所书。

在天文历史博物馆陈列厅和院子里有不少明、清时代复制的古天文仪器件,如天球仪、浑天仪,圭表等,构思巧妙,制作精细,展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令人赞叹。

站在山顶观景平台上,眺望四周,景色一览无余。东面看过去,紫金山脉延绵不绝,浩瀚林海,郁郁葱葱,近处的天文台圆顶建筑显现于山巅绿树丛中,远处中山陵的祭堂、灵谷塔等建筑依稀可见。西面的南京城也尽收眼底,街区楼群,湖水树丛,交织成一幅生气勃勃的江南都市画面。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所谓闲游,无非也就是登高临水、吊古寻幽,而景色幽美的紫金山自然就是访旧怀古、悠游登高的游览胜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