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行散记之:魂迁梦绕——湘江畔

到长沙的当天晚上就住在湘江一桥的东头,是我始料不及的。更让我始料不及的,湘江之中、一桥之下便是毛主席的诗词里的橘子洲。那一夜,我就住在湘江东畔,枕着橘子洲入眠,拥着湘江水入梦。那一夜,是10月19日,重阳节。
久仰湘江之名,却一直无缘相见,实为不快。今天终于可以实现这个夙愿了,心潮一下子澎湃起来,她已经近在咫尺了却不知怎么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与她面对面了却不知怎么来诉说那些思恋的岁月,将她尽收眼底了却不知怎么来欣赏、品味和感悟,因为这一刻来得太突然了。湘江是长沙的母亲河,它滔滔南来,汩汩北去,入洞庭,汇长江,湖南也因湘江而闻名。黄河胜其雄壮,长江赢其俊美,而湘江却拥有着难得的恬淡。古时的湘江,两岸赤壁如霞,白沙如雪,垂柳如丝,樯帆如云,是美丽的长沙沿江风光带。现在,虽不见她昨日的婀娜多姿,但仍能看出她风韵尤存,特殊的历史岁月更为她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神秘面纱,诸多文人黑客、风流雅士的调情渲染更增添了她的诗情画意。她是一汪部落文明的发祥,她是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她是一段动听故事的主题,她还是一个风流人物的写照,她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标志。
临江凭栏,虽看不到她的汹涌,但却能感到她浩瀚的冲击;虽听不到她的波涛,但却能感到她催人的鼓荡;虽体会不到她的壮阔,但却能对比出自己的渺小。她就这样静静地淌着,诉说着不变的誓言;她就这样缓缓地流着,承载着不朽的诗篇;她就这样悄悄地看着,见证着似水的流年、光华的变迁。有谁能比得了她淡定,不以物喜,不为已悲,任风云变幻,仍波澜不惊,我行我素;有谁能比得了她坚强,咬定青山,认准方向,经枪林弹雨,仍固守疆土,百折不回;又有谁能比得了她洒脱,寒来暑往,物是人非,虽一贫如洗,仍高歌猛进,激浊扬清。如我是山,我一定娶她为妻,因为她能给我灵气;如果我是树,我也要与她为伴,因为她能让我止渴;如果我是风,我还要同她为侣,因为她能为我欢歌。沿着江边,漫步于风光带上,抬头是山,峥嵘岳麓,翠绿欲滴,低头是水,飘渺湘江,天水浑然。山水互依,交相辉映,自然真是位伟大的魔术师,毫不费力地点缀出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我闭着眼,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中暗暗庆幸没有再一次错过。
沿桥而过,到桥中央视线豁然开朗,才恍然大悟,原来刚才看到的只是湘江的一半,那挡住我视线的就是橘子洲。啊,橘子洲头,你可听到我无数次念你的名字,却不知你在何方;你可知道我无数次画你的容颜,却想像不出你究竟应该多么美貌;你可知道我无数次想把你搬进我的空间,却不知你高矮长短、环肥燕瘦。如今我见到你了,你比我想像中愈发的有些绚烂,你比我希冀中愈加的有些浪漫,你比我渴望中愈益的有些腼腆。我曾经那么深情地呼唤你,如今对面不识,你却没有一点暗示,却让我在不经意间宣泄情感,忙不迭地去心灵里为你拾掇一下久违的空间。其实我也知道,这并不能怪你,我本该早些来到你的身边,寻觅中流击水的当年、感悟激扬文字的诗篇、挥洒指点江山的豪言。可我总是能找出这样那样的借口,任时光流转,年复一年。也许在我的心目中,她与一位伟人的青年时代,与中国近代革命史有着血脉相连的渊源,因一首著名的词而名扬四海,所以我对她心向往之。想那橘子洲上,绿树成荫的茂密的橘林,五颜六色的葱茏的花木,样式各异的亭阁廊庑,大大小小的船坞码头,虽不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却不乏江天水影,鸟飞莺啼……然而我对这些美景并无兴趣,我寻访的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和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伟人年轻时的足迹与背影……任飞驰的思绪随着那熟悉的韵律与诗句,徜徉在历史的回廊深处……
橘子洲头

上个世纪初,一个穿着晴雨鞋,撑着油纸伞的青年人来到长沙求学。历史就在这时不失时机地选择了他,是浩浩北流的湘江之水冲击、涤荡、鼓舞了他“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勃勃雄心;是巍巍岳麓久负盛名的书院门首那副“惟楚有才,於斯为盛”的对联,激励了他湘楚之子的自信与报效桑梓征服天下的志向;是洞庭湖畔岳阳楼上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言,警省了他济世救民匹夫有责的强烈使命;是二千多年前、生长在楚地那位忠肝烈胆的“三闾大夫”、愤世嫉俗的叛逆诗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呼号,以及愤而投江所激起的沉重历史回音,燃烧了他年轻生命中沸腾的热血激情;是近代著名学者梁任公“可以强天下而保中国者,莫湘人若也”的浩叹,冰释了他久蓄胸中的鲲鹏之志。也许正是这湘楚灵秀之气、岳麓人文之气、江河浩荡之气、大地英烈之气,与他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蓬勃之气交相融会,使他站在橘子洲头,仰视寰宇俯察万物,敢于“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敢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此以后,漫长而曲折艰辛的中国革命,都是循着这一声“天问”所要寻找的答案,风起云涌、高潮迭起。
跨过湘江大桥,看过橘子洲头,所寻觅的,感悟的,收获的,便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源头。想那时只有十七八岁的毛泽东,初出乡关便能举民族大义敢问天,看自己已过而立之年仍事无成就业未建,年复一年无变化,日复一日无作为,脑无诗书,胸无大志,还时常这也抱怨那也不满,真是相形见绌,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有人说,橘子洲是一帧展示风情的画,她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一面青山一面城”。
还有人说,橘子洲是一座承接历史的桥,她浸染着湖湘文化,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底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但我说,她更像是一本书,有丰富的内涵,有深邃的哲思,有隽永的诗意,只读一遍是远远不够的。
如今与她短短的相聚,静静的相视,浅浅地相叙,默默地相思,而后又无奈地擦肩而过,终究没有踏上这方热土,更无法去亲身体会到中流击水的感觉,又一次的留下了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