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济南游记
爬了泰山之后,就从泰安向济南赶,准备乘坐济南飞上海的航班返沪。看看时间还够,临时决定到泉城的标志——趵突泉看看。 一座城市,如果有水,就会延展出许多柔情来。从云南的丽江古城、湖南的凤凰古城到江南的十大水乡,无不说明了这一道理。很多缺水的城市,也会想方设法地建造一些人工的河流或湖泊,为城市增添灵动的气息,为那些干涸的心灵播撒柔软的湿润。这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新疆克拉玛依,花费巨资从额尔齐斯河引来流水,一下子就让这荒漠中的油城变成了江南水乡。 济南和其他的城市还不一样,不仅有水,而且还有泉。济南的泉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成千上万年来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所有的生灵都是她的子女,所有的来客都得到她百般的呵护。所以,从古到今,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都对济南的泉流连忘返,赞美不已;李清照、李苦禅、王雪峰……更是将自己的纪念地留在了这里。
李清照纪念馆 为什么济南的泉水这么多呢?这主要与济南的地形结构有关系。济南南是山区,北是平原,自身处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这里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石灰岩质地比较纯,它以大约30°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紧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大量地流向济南。成了济南泉水的水源。这些水遇到平原下组织严密的岩浆岩后,被阻挡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的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就形成了这些著名的泉水。 承载生命的水 震城之石——龟石 济南的泉水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这趵突泉了。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我们去的时候,泉水不是很急,因此那种“趵突”的气势没有感受到,但三泉齐涌的景象还是非常明显的。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也这样描绘趵突泉:“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这些记载说明,在历史上,趵突泉确实是名如其泉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放,趵突泉的胜景不再,最长的时候还出现过890天断流的境况。最近一些年,随着当地人民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趵突泉的断流现象得到了遏制。真的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它“三窟并发,声如隐雷”的新景象。 康旭题字 趵突泉 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想想看,闹市听泉,丰澧濯目,怎么能不眼眸清纯无染,耳根洁净无垢呢?长居此中,想必是可以体会出隐士的高洁逸趣。济南人,守望着这些美泉,品尝着泉眼里流淌的琼浆玉汁,真像是掉进蜜罐中一般。 趵突泉泉群 走在趵突泉公园中,你仿佛走进了江南园林。清幽、静谧、舒缓、含蓄,传统造园艺术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连日旅途的疲惫,也被这依依杨柳、澄明碧水而荡涤一空。泉溪环绕,曲径通幽,苍松翠竹,杨柳垂荫,走在其中,一下子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济南的泉水养育了风情万种的齐鲁人。 公园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