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怀旧
对于鲁山,人们并不陌生。我在82年毕业的时候就去过。当时是和以文、德怀骑自行车去的,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门票之类的,山上只有两个林场工人,独自守候着 寂寞,两间工棚前晾晒着他们采来的松蘑,一台小收音机在那里吱呀着,当然在那年代这也算是奢侈品了。我是很向往这种僻静悠闲地生活的,“少无适俗韵,性本 爱丘山”很多人是受了陶渊明的影响的。但在那轰轰烈烈的时代末期,他们并不见得买账。沿着崎岖的山路,车子基本上就是推着,路上铺满了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柔 柔的细沙,大概是沙石山的缘故。用了3个多小时,一直登到观云峰,也没觉得什么累,也没有恐高之类的毛病。

大概是2000年,我带队来鲁山,从枣树峪开始步行,一路观赏着景点景色,拍着照片。观瀑布、登云梯,有点累,但还能支撑。

去年清明我陪妻子、儿子、岳母也来过鲁山,山仍是那山,只是春寒料峭,万物尚未完全复苏,有了些许生命的绿色,但仍给人一种荒凉、漠然的感觉。车到山顶停 车场,再去登峰,路途并不是很远,但已累的不行。一阵山风春来,听松涛阵阵,人在山上也晃晃悠悠,重心很是不稳,恐高症袭来,两腿发软,双膝无力,很难把 持,来到观云峰下,登顶也没有几十步了,也只能是望峰兴叹了。

端午节小长假,老友延军率领妻子、妹妹、老孙一行四人去张庄爬武王寨,我因在家整理老家荒芜的家园,没顾得上去。结果四人意见不同一,闹得 分道扬镳,在山里迷了路,转悠了半天,有的从太河、有的从黑旺乘公共汽车回来,又找车去张庄把车开了回来,虽然自虐游了一下,有惊无险,但也不是很愉快。

今天,端午节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本没想到出行。可一大早延军打来电话,说是前天没玩高兴,老孙他们想去鲁山玩玩,已买了肉、菜,邀我同去。既然老友召唤, 那就响应吧,二话没说,欣然应允。不到一个小时车到鲁山,有年卡,不用买门票,只是车要上山得20元的停车费。从山下到山上20华里,开着车不用多长时 间,要是步行,可能就不是我们这样的身体所能为的了。因为我知道枣树峪很美,就劝说延军他们从枣树峪走上去,欣赏一下里面的美景。我和小袁驱车来到山上停 车场,从这里到山顶也不过几百米的路程,可我还是心有余悸,不敢贸然登顶。可是没想到,如今这鲁山修建的如同城里的公园了,从这里到顶峰全都用机器切割的 整齐平滑的青石条铺就,悬空的地方用木板修成栈道,两边还有栏杆扶手,在这里行走攀越起来,好似闲庭信步,不但不觉得累,那清新湿润的空气令那心肺也为之 一爽,森林氧吧的感觉或许在这里才能体会得到,树林里此起彼伏的鸟叫,也更让人感到“空山新雨后,鸟鸣山更幽”。和同行的小袁一边走一边聊,闲游陀禅寺, 远观群山岭,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顶峰,呵,我又一次登上了鲁山顶峰,时隔27年了。。。。。。

一阵山风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环视四周,近山远水一览无余,尽在脚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不觉令人豪情万丈,毕竟海拨1008米啊,这是我们淄博的最高峰了。

车到枣树峪,一处景点从这里开始。上次来时从这里走过,就不再去了,当然体力也不允许,今天的愿望是能够登顶。嘱延军和老孙从这里走,我和小袁驾车上去。不过枣树峪停车场也很宽阔,优美。一泓瀑布从前川飘下,给人无数遐想,不就是喜欢有山有水有绿树么。。。。。。

闲游陀禅寺。这座石英岩盖就的庙宇,30年前我来时就在,那时只是一座孤零零的破庙,门额上一方长条巨石横书“大雄宝殿”,记忆犹新。问及庙内卖茶水的小贩,说是有上百年了。如今看来经过修缮,也有点香火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果然不错。近山远水纳入眼帘,美不胜收。

怪石嶙峋,有的似鼋,有的如蟾,突兀欲奔

真不愧是曲径通幽呢,悬空的地方修上了木栈道,贴地铺就青石板。

人们兴冲冲的从峰顶下来了,言语间得悉今天的游客大都是济南来的。看来我们淄博的鲁山在全省甚乃全国都很出名呢。
一中年女子兴冲冲的到达峰顶,委托我们给她照相留念呢
在一个小水坝下面找了一个幽静的树林,躲开人们的视线,支锅造饭,开怀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