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枣庄游记

枣庄游记

家乡的熊耳山


    熊耳山在我的家乡卢氏县西南部的横涧乡,从小就听大人们讲过它许多神秘的故事,特别是熊耳背后的悬棺之迷,多少年来,无人破解。还有闻名的六月积雪,熊山 墨画,凡此多多,对她向往已久。有一个亲戚就住在熊耳山的山脚下,但那时候交通不便,路途又远,也一直没有去过,心里总是遗憾。


    1981年8月,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横涧中学工作,有机会在周边的山山岭岭上转悠,又钩起了攀登熊耳山的念头。因为熊耳山就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天气晴好的日子,在空旷的操场上向南望去,它那巍峨的身姿直上云霄,轮廓依稀可见,令人心生敬畏,神往不已。

    万万不曾想到,第一次游玩熊耳山却给自己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以至于一定程度上成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拐点。

    那 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春天,学校里组织初中毕业班去踏青郊游,选择的路线就是攀登熊耳山,我怀着欣喜的心情与师生们一同前往。当时熊耳山还没有开发,一开始 上山就几乎没有路,大家只能在密布的荆棘中艰难前行。再往上走就更加困难,满山的树木和藤条使你迈出一步都很艰难,只好顺着老百姓砍柴时劈出的一点点缝隙 向前挪动。好在浪漫山花的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一路欢声笑语,倒也不觉得太累。

    因 为要照应学生,我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直到下午才爬到了山顶。山顶的面积实在是太小,也就不足百十平方,盖有一间小庙,名曰祖师庙。我到庙前转了一圈,见同 去的两位老师已经捷足先登,在庙背后的墙上拿粉笔正写着什么。走近一看是在对打油诗,已经写好了前两句,原句记不准了,大意是赞美熊耳山的大好风光,正在 为后两句犯愁。他们见我走了过来,便看着我说,你是教语文的,来把后两句填上吧。我半推半就地顺口说了“祖师爷大显神通,毕业生全升高中”,引得在场的学 生哈哈大笑,一乐了之。执笔的那位老师顺手就把这两句话写了上去。

    回到学校后,我早已把这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而恰巧不知是谁有意无意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校长。校长是一位自我责任感很强的老同志,正经八百地找我谈话,狠狠批评了我一顿。且上纲上线,说我们拜庙求佛,搞迷信活动云云……

    当时年轻气盛,对此怎么也难以接受,心情十分沮丧。也使我对那位老校长近乎苛刻的过分认真,从心里产生了深深的抵触。然而,他还没有就此罢了,又要求我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做检讨,令我颜面尽失。


    怀揣着的甜蜜梦想,本想在三尺讲台上大展宏图,却在世俗和现实面前就这样浑然不觉地触礁,稚嫩的憧憬轻而易举地破灭了。原 本想此事也就到此为止,自己安分守己,好好教书。没有想到,过了几个月,暑假开学后,莫名其妙地被校长告知:因工作需要,不再安排我的课了。一问才知我被 调到中心小学了。哦,我这才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从此萌生了弃教改行的想法,在下工夫自学了两年法律后,虽几经周折也未能从事政法工作,却真的 离教而去,走上了它途……


        二 十多年后,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熊耳山开发成了一个新的景区,水泥公路盘山而过,和著名的汤河温泉连通一起,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正逐渐成为家乡的旅游 新亮点。由于近年来喜欢摄影的缘由,受朋友之邀,又多次去那里游玩、拍照。无论是春天的烂漫花香,夏日的青山绿水,还是秋天的醉人红叶,冬天的皑皑白雪, 每去一次,感受都不一样,令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尤其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登顶熊耳,远眺绵延起伏的山峰叠嶂,黄栌红胜火,山路婉如丝,薄雾绕山腰,余晖衬落日。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神奇境界里,体味着大自然的淳朴与清秀,如神似仙。

    愿熊耳山在默默无言中继续展示她的神奇与美丽!




旅游地图

枣庄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