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聊城游记

聊城游记

曹植墓

   中午被抓去参加别人的订婚宴,老爸喝高了,回来时突然说“我们去曹植墓玩吧”,我立刻双手赞成,其实我已经缠磨他很久了,因为曹植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大 家,又是如此风流倜傥的一个才子,虽然我比较喜欢曹丕,不过既然他的墓离家很近,总归是要去拜祭一下。趁着老爸现在的酒力,今天终于能如愿以偿。

    开车大约半个小时,就到了东阿境内,汽车沿着黄河大堤走,路边都是瘦瘦尖尖的杨树,远远的望去,可以看到起伏的小山丘,司机哥哥说,那些小山都是黄河对岸 的,这一岸是没有那种地貌的。用gps定位仪输入曹植墓,显示没有找到,只好一路问过去,似乎这边不太重视这个地方,因为都觉得他是奸臣曹操的儿子,多半 不是什么好人,墓也没有好好维护开发,可叹。

    颠颠簸簸的从黄河大堤上开下来,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鱼山。山很矮,光秃秃的,路边立着一座有 些残破的古建筑,原以为这是曹植墓的大门,走进一看,才发现匾额上写着“梵呗寺”,大概是为了附会曹植在鱼山听到梵呗之音而做四声的传言。再往里转,才看 到了一座小得多的门,上面写着曹植墓。


   走进门,发现里面冷冷清清的,四处都是荒草和枯树,中间一座隆起的土丘,应是曹植的安息之处。卖票处的人在打牌,除了我们之外,其余一个游人也没有。

   我不禁觉得有些心酸,当年才高八斗,文采绝世的陈思王,被人称为建安之杰的曹子建,如今竟然沦落至此。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魏太和三年(229年)封东阿王,历时4载。据说他初登鱼山,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之后曹植又被徙封陈王,在他死后的太和七年(233年)3月,其子曹志遵遗嘱,将其遗体迁葬鱼山。

    可是如今的鱼山里面,也许已经没有曹植的骸骨了,文革时期他的墓曾被打开过,遭受了很大的破坏。我在寒风 里登上鱼山的山顶,四处望去,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在古代一定是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这里的黄河是清澈的,像条沉沉的玉带,将山环绕住,沿岸都是白茫茫的 干冷的土地,夕阳浸在水面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凄美。


黄河落日圆

    这里的确是个好归宿。一千年前,曹植登上鱼山时,看到这样的景致,不知会写下什么样的诗篇。如今墓前一片荒凉,碎裂的石板路,长满枯萎的荒草和荆棘,黑色的大鸟在天空里飞来飞去。


   鱼山顶上的小亭子,屋檐上有两只很美丽的铜雀。


子建祠里很雷的一个横幅,改革开放真是无孔不入。


好可惜没能带我的摄影师小彬彬同学去。

  

过曹植墓二首

其一

烟村衰草连枯冢,枕畔黄河寂寞回。

身后空传梵呗寺,梦魂还上铜雀台。

碑残绣虎思帝宠,墓绕寒鸦替人哀。 

愿吊鱼山一杯土,藉君数分天妒才。

 

其二

碧水沉朱宴夜欢,狸膏施羽斗阑干。

痴顽何得为天子,肯令诗名让五官。

聊城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聊城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