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聊城游记

聊城游记

聊城印象之——光岳楼


     第一天的行程就是参观在聊城人民心里地位极高的光岳楼,光岳楼在当地人称为古楼,的确它已经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了,楼台的沧桑也尽显它的古老。光岳楼是国家 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象征。它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光岳楼位于聊城古城中心,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由墩台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 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四层主楼筑于墩台上,高24米。光岳楼的通高和底边长者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是阳数之极,寓意 它的高度不可超越。600多年来,光岳楼也一直是中国最雄伟最高大的建筑之一。

或许是小长假的缘故,当天下午登楼的人三五成群比比皆是,也免费听了导游几段关于光岳楼的介绍。明弘治九年(1496年),考功员外郎李赞到聊城, 见此楼高壮极目,天下所无,但及今百年,尚寞落无名,因与当时东昌府太守金天锡商定,命名“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该楼是一座由宋元向明清过 渡的代表建筑,系我国现存明代楼阁中最大的一座。在形式上它承袭宋、元楼阁遗制,结构上继承了唐、宋时代的传统风格,同时和明初其他建筑也有若干相似之 处,开“官式”建筑先河。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楼阁,由楼基和4层主楼组成,总高33米。楼基为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占地1236平方米,边长34.5米, 向上渐有收分,垂直高度9米,由交叉相通的4个半圆拱门和直通主楼的50多级台阶组成。主楼为全木结构,四面斗拱飞檐,因有回廊相通。全楼有112个台 阶、192根金柱、200余斗拱。楼内匾、联、题、刻琳琅满目,块块题咏刻石精工镶嵌,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暎”匾,乾隆帝诗刻,清状元傅以渐、 邓钟岳手迹,郭沫若、丰子恺匾额、楹联至为珍贵。听当地人说,早些年的时候,光岳楼里面保存了大量的文物,但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不少,后来国家博物馆把剩 余的文物全部收走,保存在了现在的国家博物馆了。曾经有一段时间,这座古楼的一层还被承租给商贩作为售卖衣物的场所,简直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亵渎。所以今 天登上这座古楼,已是感觉空空,似乎只有楼体能够证明它的历史,如今也只有这对石狮还在忠实的守望着这座古楼。


光岳楼是鲁西名胜,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路过聊城都要登楼抒怀。清朝康熙皇帝曾四次登楼并题匾《神光钟暎》,意为东岳之神光与光岳楼之神光交相辉映。而 乾隆皇帝更是九过东昌,六次登楼,并为光岳楼题写了匾额。据《南巡盛典》记载,光岳楼为乾隆皇帝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乾隆行宫就设在光岳楼的二楼,乾隆皇 帝是历史上少有的风流才子,一生作诗一万多首,仅在光岳楼上题诗达十三首。碑文字迹圆润流畅,有较高的书法造诣。


但不知曾在光岳楼赋诗的乾隆帝今天再来攀登时,还会不会诗兴大发?


终于攀登上了光岳楼的高处,六百年的楼台平生还是第一次攀登,尽管心里有些激动,但仍有感慨万千。登高望远,风光这边独好,凭栏远眺,鲁西平原尽收眼底。 泰山东峙,黄河西临,岳色涛声,凭栏把酒无限好;层台射书,微乡明志,人杰地灵,登楼怀古有余馨。也尽管如此,心里更凭生了对古楼保护的情绪,希望古楼永 远昌盛下去。



聊城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聊城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