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聊城游记

聊城游记

光 岳 楼

 光岳楼,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古城中心。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迄今为止全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最古老、最雄伟的木结构楼阁之一,1956年被山东省第一批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明清两代为东昌府所在地,是古京杭大运河岸重要口岸之一,鲁西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朝建立初期,由于北方统治部落常对内地骚扰侵袭,出于防御,从明洪武二年至五年,将原来土筑城墙改筑砖城墙,又用修城余料,建造了这座更鼓楼,初称 “余木塔”,又因此楼有鼓声报时,人们也称为 “鼓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府杨能在维修时又因地而名,称之 “东昌楼”。明弘治九年{1496年}后称光岳楼至今。


光岳楼,是历史名城聊城的象征。高楼凌空,巍峨壮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楼阁,东西南北各有四个拱门,四门相通。总高33米,取古代阳数之极,寓意它最高不可超越。北檐下悬 “光岳楼” 为郭沫若1974年庆典光岳楼落成600周年而写。600多年来,光岳楼一直是古城最高大最雄伟的建筑。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一楼,看到原聊城古城模型,古城为正方型,边长1公里,总面积1平方公里,光岳楼正处中心,十字主干道交叉点。聊城自古被誉为 “能陷不失的凤凰城”。进入二楼,有航拍的聊城俯瞰图,图中清晰看出古城保存完整,光岳楼位于中央,绕城护城河现已拓展形成6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的东昌湖,储水量1.5亿立方米,现已成为北方最大的人工湖。二楼曾是乾隆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它南巡九过东昌、六次登楼,乾隆皇帝一生作诗1万余首,仅在光岳楼题诗达13首。看到墙壁上有乾隆<<南巡盛典图*东昌段>>再现清朝时期聊城景色。历史遗迹反应出古城的地位与繁荣。继续沿西侧梯道登四楼,三楼是一个过渡层。登上四楼风景如画。南望,可看到一个古建筑群,是清朝四大私人藏书楼----海源阁。西望,水域宽阔,面前的东昌大桥外观新而美,全长322米,护柱全部采用北京房山区的汉白玉石,用浅浮雕手法雕刻了266块<<水浒>>故事图案,如果漫步大桥一个来回,就好比看完了一部水浒传。在西南就是聊城新城标志性建筑-----水城明珠大剧场,全国唯一具有开启闭合功能的歌舞剧院,高度33米,与光岳楼一样高,新老两座建筑遥相呼应,更给古城增添绚丽光彩。


聊城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聊城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