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滨州游记
滨州游记
骑行邹平摩诃山
4月25日早晨,我和妻子于8:10离开家,沿张周路一路西行,过西董镇之后转向西南方向,路况开始变差,从章丘路牌右折向西,走上进山的上坡路。在路上 我们边走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抬头望去,群山环绕,除上山外再没有别的路可走,就像钻进了个大葫芦,葫芦峪的名称由此而来。骑上第一个较陡的上坡路,路边不 大的一座水库映入眼帘,水质透明,清澈见底,库边有几人在那悠闲的钓鱼。风刮过,清润的空气从脸上滑过,瞬间沁人心脾,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一扫骑行的疲 惫,我和妻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就此享受了我们的午餐。路边槐花开得鲜亮,一阵阵花的清香扑鼻而至,我和妻经不住诱惑,忙不迭的采摘了 起来,一会的功夫,方便袋就鼓了起来。稍作休息后沿水库上游的小溪继续上行,小溪的水很小但很清澈,如果是夏天,有哗哗的流水声作伴,骑行的感觉会更好。 此路是去摩诃顶唯一的路,先后经过下回村、上回村,寓意前面的路是通不过去的,不走回头路是不可能的。在路上看到两棵棵古槐,一棵长在一户人家的家门口, 一棵长在路边山地的石墙里,不知经过了多少年风雨的洗礼,树干干枯的只剩外面的皮,里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树洞,周围分布着像蛇头一样的疙瘩。尽管树干看上 去好像枯死了,但外面的树皮上还是生出了新的枝条吐出绿叶,千年古槐生命之顽强让人敬慕感叹!

过了上回村,已没有了人工修过的路,碎石子遍地,水冲出的尖石林立,只能推车前行,来到山脚下,没看到几个登山的人,找当地人问清上山的路,据他说登山往 返需要3个小时,因此妻放弃了登山,决定在山下等我,搜寻些山珍,我只能独自攀登摩诃顶了。山路并不险峻,但北风很大,越往上走风刮得越急,此路登山乐趣 还是不错,一会穿梭于树林,满目草木,不见天日;一会驰骋于山梁,豁然开朗,山水白云尽收眼底。风扫树林,呼啸之声不绝于耳,威力迅猛,吹得我站都站不 稳,别说照相了,风一来我只的弓腰猫背。来到像似鲫鱼背的山石旁,风把我阻挡,因为只能从上面翻过,风的力量还是吹垮了我继续攀登的勇气,只得原路返回。 人生何不如此,自信应该有、勇气应该有,但也要懂得放弃,有自知之明,否则会带来更大的伤害甚至苦难!

回到山下,惊奇地发现,妻子挖得野韭菜已满满一袋子,正在整理她收获的果实。
摩诃顶简介:
摩诃顶在邹平县城西南15公里处,为长白山脉的最高峰。长白山脉按主峰位置,可分为摩诃山群、白云山群和会仙山群。以摩诃顶为主峰的摩诃山群,是长白山脉 最大的山群。主峰摩诃顶,又叫沫湖顶,海拔826.8米,雄踞诸峰之上,巍然秀特。四周群山环拱,绵延起伏。整个摩诃山群是东南西北走向,长约10公里, 方圆约40平方公里,象横空出世的黛青色屏障,横亘邹平县南部,成为邹平、章丘两县的自然分界。

摩诃山峻峰雄峙,大壑深涧,巨石危岩,奇险莫测。顶峰耸入云中,旧曾建有塔和禅院,皆失无考,仅存遗址石墙,尚能勾起人们对其原貌的想象。据传山顶寺中, 原有一小和尚,脑力迟钝,数日仅学“摩诃”二字。冬天,和尚们下山募化,仅留其守寺,不留食物,待月余归,但见小和尚仍面色红润,问其,则曰:口不绝吟 “摩诃”,饥则煮石,食之甘美。“摩诃”山名即由此而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