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杭州游记

杭州游记

游杭州之西溪湿地宜憩宜乐居

 西溪湿地,在历史上曾经出过著名人物。“洪氏宗祠”便是这么一个记录之所在。只是,好像那些建筑物都是新近复建的,并不显历史之沧桑感。

  洪氏家族是宋、明、清时期著名的“钱塘望族”,明尚书洪钟晚年归隐于西溪五常,建洪园,为休憩吟咏之所,槿篱茅舍,小桥横溪,此后洪氏家族在五常繁衍生息数百年,涌现出了洪楩、洪升等一批历史名人。当年,洪钟承先世遗业,青缃盈积。构书楼,课子弟,闲与老农村翁究晴雨、话桑麻,怡然自乐。此次复建,尽现园内峰石崩云,花木扶疏胜景,体现宁静淡泊、远离喧嚣的归隐文化。

  里面有一休憩之处。自然少不了纪念品、土特产出售。既然此处的柿子那么有名,看着两位女子包的柿饼,自然应该也很好吃哦。鱼儿本就爱吃柿饼,买一包尝尝。共8只,要12元。我们当即打开来吃掉了,甜、软、糯刚刚好,确是好吃。后面来了一帮上海游客还下价来,一包10元。绣乐又去买了两包。

  西溪湿地,也的确是宁静淡泊、远离喧嚣之处。虽是周六,我和绣乐自打“洪氏宗祠”出来,后面的行程几乎就我们两人,随便走,随便拍,好不惬意。
  园区里有个“吉祥文化馆”,让游客感受吉祥文化,希望吉祥永伴。

里面稍有历史感的东东都是仿制的。于我等眼拙之人看来,倒也无碍。“柿柿(事事)如意”极讨口彩,是一定要去摸一下的。

  本以为“五常人家”是西溪湿地原住民一户人家。不料到跟前发现,还是一栋新建的二层楼,里面有一些展品,表现临水而居湿地原住民的生产和生活习俗。

  那柿子是我们经过一户正在兴建的人家,看见人家凳子上放着几个,他们见我们很感兴趣的样子,送我俩一个一个,除了最后有一点点涩总体还是很好吃的。
  “龙舟胜会”也是一栋二层陈列馆。


  据说自古以来,每年农历端午节,西溪四邻八乡之龙舟胜会于此,这一传统民俗活动至今长盛不衰。相传清乾隆帝南巡江南,曾在深潭口观赏蒋村龙舟,欣而口敕“龙舟胜会”。自此西溪龙舟声名远播。现在,每年端午龙舟胜会,深潭口和五常河道两岸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古戏台上戏曲、武术、舞龙舞狮精彩纷呈,水中几十条龙舟来往穿梭,试比高低。2008年,五常龙舟胜会作为民俗类端午节组成部分,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迈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赛龙舟的一个传说与屈原有关。话说公园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屈原投身汩罗江,当地渔民闻迅后竞相划船去救。这一活动此后就传承了下来。

其他的还有“越王勾践说”和“伍子胥说”。
  再去“清平山堂”。我和绣乐过而不识,原来它大门口挂了一个什么儿童书画展的红幅,挡住了门匾。害我们问了人又倒回走。清平山堂,是洪楩刻书的堂名,也是明代杭州著名的刻书坊之一,洪楩所刻之书皆署“清平山堂”,既精且多,其中有影响的有《路史》、《清平山堂话本》等。原址在杭州城内清平山孝仁坊即清平巷内,今在西溪重建,主要展现杭州刻书历史的整体面貌和清平山堂刻书所取得的成就。

  紧挨着的是“蕉园琴韵”,蕉园诗社是清代著名女子诗社之一,主要活跃于西溪一带。于是有几位吟诗女子的蟓像,院落里还有一把琴,绣乐要去拨弄一下,自然是不能出声的。^^

  藏书楼,据记载洪氏家族有“五世藏书”。

  萝荫书屋,取意“一溪香雪长携屐,满院萝荫正读书”。

  “长生曲韵”,主要介绍洪升和《长生殿》。我们进去时,百无聊赖女保安为我们开启了电脑,投一元硬币,选好角色,大屏幕上便现出两演员伊伊呀呀地唱,其一便是绣乐哦。让我们很是稀奇了一把。

后面的洪升纪念馆有对洪升生平的介绍。

  “戏曲长廊”是将《长生殿》剧本以铜雕连环画的形式,悬挂于幽蜿曲折的长廊。

  还有一处专业介绍昆曲。门口的保安也是专门为我们开启了电视屏幕,让我们好好学习了一把昆曲的相关知识,以至绣乐发誓要去看一出剧场里演出的昆曲,最好是《长生殿》或者《牡丹亭》。好像不是很容易哦~~

  最后,我们到了“荆源访古”。这是一处正在兴建的景点,仿江南明清古建筑。

  看着时间不早了,听来时送我们的的士司机说,过了下午三点就很难打到车了。于是,我们上了电瓶车,向出口驶去。如此宜四季宜乐憩的西溪湿地,我们就要离开了,感觉还没转够似的,至少更大面积的东区我们没有去,绣乐说,我们下次再来!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