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温州游记

温州游记

墨沼生香古村落:永嘉埭头村

在就快到石门岩的路上,看到有一个古村落,一直对古村落怀有浓浓兴趣,上次到永嘉来品读了芙蓉村、丽水街等古村落的古朴和匠心,本来这次并没特意安排永嘉的古村。但相约不如偶遇,偶遇的机缘是不容错过的。于是,停车就赏。
村边是一棵几百年的古樟树,述说着古村落悠悠的历史。

古村落名埭头村,古称埭川,地型由西向东倾斜,其型如船,人称船型之地。元顺帝至元年间,有陈杞孙者,见此地山川瑰丽,田园沃美,便迁居于此,创建埭头村。


埭头古村自然景观优美,面对梧山,满目苍翠,背依九螺山,丹崖如染。700年来,陈氏族人在此繁衍发展,现有1400余人。


对面梧山上大片森林,人称“鸟播林”,传说是埭头的先人,为美化秃秃童山施饭招鸟,留下含有树籽的鸟粪发育而成,山下田畴沃美。
古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古村以陈氏大宗到卧龙岗为中心区,村里元明清时期的古民居以及古池塘、古井、古樟树群等保留完好。空灵蕴籍的“方开一鉴”“墨沼池”等古池塘,“松风水月”“墨沼生香”“屈庐”“淡如轩”等一批古宅民居以及陈氏宗祠、裕后祠等宗法建筑,处处蕴涵“天人合一”的韵味,蕴涵着耕读传家的中国最传统的理想生活方式。


“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耕读文化是楠溪江古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耕读生活早期作为文人的一种理想,起源于隐逸,是儒家“退则独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人格结构的交融并包,是古代士人这个知识阶层陶情冶性的理想寄托。楠溪江流域有谢灵运、陶弘景等六朝高士启蒙于前,有张九成、王十朋等历代文人代成于后,耕读思想已经深深沁入到了楠溪江山陬水涯的每一个村落。“读可荣身,耕可致富”成为他们宗族的传统,世代相袭。
老磨盘,静静讲述着古村耕作的文化内涵。

“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楠溪江青山翠谷间的古村落蒙笼着千年传承的浓郁的书卷气息。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