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宅”张石铭旧居

整个大宅由传统的江南建筑形式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式,混搭而成。
前区为中国传统厅堂。二进院正面为大厅,面阔三间,又名“懿德堂”,张石铭早年丧父,由母亲操持家业,故他对母亲十分敬孝,故宅建好后取名“懿德堂”(懿字指对妇女的美称),堂匾由甲午状元张謇所书,张静江故居的堂匾“尊德堂”也是张謇所书。

旧居主人张钧衡(1871-1927)年,字石铭。他和张静江都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孙子,分家后,建懿德堂,又称南恒和。张石铭系清光绪二十年举人,酷爱收藏古籍、金石碑刻和玩赏奇石,为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
宅内的门楼、墙、壁、柱、架、椽、檩、门、窗有数以千计的石雕、木雕、砖雕,且刀法浑园,工艺精湛,构图巧妙,风格高雅,无论是飞禽走兽,人物花卉都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体现了晚清中国雕刻艺术的精华。
精美的砖雕,进门时的门头,上有吴昌硕所书的匾额“世德作求”四字和吴淦题写的匾额“竹苞松茂”。门楼四周雕有“群仙祝寿”等图案,雕刻采用镂刻手法,层次分明、极富立体感。


石雕,刻在天井两边墙上,共有四幅,内容为福禄寿三仙和八仙过海的图案,这是其中的一幅。

漂亮的木雕,窗框上、门框上等等地方全部都有。

漂亮的玻璃雕,楼窗镶嵌菱形蓝色玻璃刻花,花式为四时花卉果品,晶莹高雅,一块玻璃一两金,时隔数十年,依然透亮,属当时中西文化结合的贵重装饰品,据说从法国进口的,其工艺现在法国已失传,我看倒不象,呵呵,不过漂亮是绝对的漂亮。这也是张石铭富有孝心的体现,为母亲桂氏所建的居室。

墙上的漏窗是彩色石头雕刻出的芭蕉叶形状,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后院藏有西欧式洋楼。楼前有一天井,栽有二棵广玉兰,树龄已有200多年。花园四周的墙壁用红砖和青砖拼花砌筑。其中用两根古罗马科林斯风格的柱式,比例准确,造型华丽,数片卷曲花草叶包裹而成的柱头撑起楼上半圆形的观景平台。

在宅子中还有个一百年前的舞厅,很难想象外面的女人裹着小脚,而这里面却是歌舞升平。由此也可以看到,西洋文化在这里的影响有多么大,真是个摩登的家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