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衢州游记

衢州游记

龙游石窟

  06年到龙虎山旅游,游览龙虎山泸溪河时,是与淅江某单位十多 人的旅游小队伍一起坐船游览的。大家在船上说说笑笑,混得很熟后,淅江的游客介绍说:你既然喜欢旅游,找机会去看看衢洲的龙游石窟吧,那是个新发现的旅游 景点,是神秘的地下宫殿。所以,这次以寻幽探古为主题的旅游,就把去龙游石窟探秘,安排在我的旅游计划里了。从南浔转龙游时,我原准备在金华下车,然而, 长途汽车司机和同车乘客都建议,到兰溪然后去龙游比较好,兰溪去龙游的车多。
南浔到兰溪330多公里。晚上七点,车到兰溪,找了个旅馆住下。
次日,我很早就去汽车站等车去龙游。
兰溪到龙游的乘客很少。七点钟时,整辆大巴只有四个人,我、司机、售票员和一个售票员的熟人——没见买票就坐了上车的男人。所以,这辆大客车真正的乘客只我一人。
七时十分,车到了一个小镇集市样的地方,人们熙熙攘攘在买菜买各种食物。
司机放慢了车速,准备停下,回头对我说:下车,下车。
我看看周围,不象是个旅游景点,心里有点疑惑。
从座位上拿起行李准备下车时,我问了一句:到龙游了?
售票员问我:你到什么地方?
“我到龙游石窟旅游。”
司机听我一说,不再说话,也不开车门,把车加速,向前驶去。
这大客车,风驰电掣地飞奔。真想不到大客车也会有这个速度。大概司机心里很不痛快——因为只有我一个乘客嘛。可这不关我的事呀。
又驶了十二分钟,过了一道长长的桥,到了龙游汽车北站。司机这才说:你下车吧。
售票员指着斜前方不远处说:你向对面走,坐小中巴,一元钱,就到龙游石窟了。
我说:“谢谢你们。”这次是真的下车了。
坐上小巴到了龙游石窟景区时是七点半。八点钟才可以游览景点。



我问检票的人,是否可以把背囊放在门口检票处,已经上班的几个检票员,叫我把背囊放进门卫专用的房间。说:你只管放心去玩,不会弄丢的。还说,你先看看前面的景,等走到景点洞口,就到八点钟了,洞口会有人售票。
我正在找个比较好的角度拍龙游石窟展示厅时,进来三个男士,问是否可以参观。


  这三人是江苏的,他们自驾车旅游。
他们说在婺源已经游览六天,玩够了,今天要赶回家,早早驾车来龙游石窟。
有七八个女孩子正在闲坐,她们是见习导游,热心地问是否可以为我们讲解。三个男士说不要。
我却说:好呀,我想听讲解,你们正好练习一下。
两个女孩子跟我走在一起。另五个女孩不管那三男说什么,也跟着他们三人一起走。
两个女孩说今天是第一次来跟老导游,可能讲得不好。我说,没关系,总会有第一次。
因为还没有开始售票,只能看外面地面的景物,她们介绍了开发的情况,说了些石窟历史。
一路走去,指点一些开发后水淹的和开发后又倒塌的石窟解说。


  她俩一个说一些,另一个补充一些,倒是挺热闹的。
八点钟走到景点洞口,洞口售票员对两个见习导游说,带你们的导游就要来了,还跟在人家后面讲什么,快去集中吧。
她俩有点依依不舍——也许因为有个忠实听众,觉得很高兴吧。
洞口售票员见状,又说:旅游团就快来了。你们还不快到门口跟随正式导游,等会你们听不到人家怎么带队参观了。
我说:谢谢你们一直陪我。你们讲得不错,提个建议,声音要再放大些,不要怕,这是你们的工作,大胆些,理直气壮些。导游词再背熟点,完全可以上阵了。快去集中吧。等会赶不上了。
她们几个这才笑着告别而去。我们四人购票进入景点参观。
龙游石窟所有景点都在地底下,空旷高大的洞穴,暗沉沉黑洞洞的。  
龙游县历史悠久,商周时建有姑蔑古国,秦始设太末县,唐贞观八年改名龙丘,五代吴越宝正六年改称龙游,建县历2224年,很古老的县城了。
龙游石窟,是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衢州市所辖的龙游县境内的古代石窟群。
浙江的西部离龙游县城几里有一个叫“小南海”的地方。那“小南海”村子的边上有几个不太高的土包,土包边有一个一米宽两米长的水池。这水池很平常,其他 山包上也有,方圆数里有二十多个。这些小小的水池谁也不把它们当回事,只是常常被村民作了放生池,有些老太常把鱼啊鳖的放在水池里。



1992 年6月9日,有几个好事的村民想,土包边那个水池,多年被作为放生池,池里的鱼应该很多很大了,如果打出来,说不定能赚些钱。于是,吴姓村民与其他三个同 村人找来抽水机抽水,抽了几天几夜,水却源源不断不见底,也没看见有鱼。村民想既已下本钱抽水了,一定要把水抽干,四台抽水泵连续17个昼夜抽水,终于 “抽”出一个世界奇观——“龙游石窟”横空出世,向人类展现出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宏伟壮观的气势,扑朔迷离的奇迹,一个可以与UFO相提并论的世界之 迷。令人惊叹叫绝,也让人百思不解。有人认为龙游石窟是我国继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第九大奇迹。


  地下石窟群自从1992年被发现以来,经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考古 界、旅游界以及有关方面的关注。这是一个谜团百结的地下建筑群。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似有规律的分布了大小24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从 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顶部呈“倒斗型”,洞内均科学地分布着3至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 柱,与洞顶浑然一体。更让人叹为观止是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的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义的凿痕。
龙游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而它的“开采年代”“开采人”“用途”……都是千古不解之谜。


  大批专家和学者纷纷对石窟形成的年代及用途提出各种不同的推想和论证:采石场、墓穴群、藏兵站、 储冰库、巨石文化、“道家福地”、“造反的采矿人安身之处”等等,众说纷纭。龙游石窟在出现之初曾被人认为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因而甫一发现并未造成 轰动,默默无闻找达6年之久。直到1998年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人们发现,在衢江北岸,类似的石窟星罗棋布,附近2.88平方公里的地下至少有 50个洞窟。在古代并不发达的科技水平下,完成如此浩大的地下工程实在让今天的人们匪夷所思。而窟中的重重谜团,更使得观者“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窟全变猜 谜人”。



我对地下石窟如何采光也心存好奇。正如介绍所说的:石窟的洞口呈长方形,一般为20平方米左右,相对它的空间来说,开口较小,洞 内光暗淡,而洞内布满平如刀削匀称细密的凿痕,对采光的要求是很高的,是点灯采石吗?而在石窟四壁及洞顶均未发现任何油烟痕迹。是利用太阳光线?而太阳光 线只能在昃时直射进洞内,短短时间无法满足巨大工程量的时间要求,开凿者以何照明呢?


  有人认为,这是外星人的杰作。其理由是: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所有石窟几乎都没有投入过使 用,有的还没有完成,仿佛一夜之间就放弃了。就象玛雅人建造在墨西哥丛林中的金字塔群一样,造好后,突然放弃而消失了,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之谜。龙游地下 石窟群也是这样的命运,这样的谜。由此可以知道:这说那说,恐怕大多为无稽之说。
持说者认为,倘若我们能解放思想,丰富想象,活跃思维, 大胆引用外星文明在地球上曾留下大量超文明遗迹的观念,包括埃及金字塔、复活节岛的巨型石像,大马士革北部的巴勒贝克平台,蒂瓦纳科神庙的太阳门、英国巨 石阵等等。那么,无解之谜就成了易解之迹,有解之谜,就能使我们拔开迷雾见太阳。由此可见:龙游石窟之谜是和世界巨石文化之谜联系在一起的:并不是孤立 的、偶然的。 
有语文老师撰文认为,龙游石窟没有“谜”。他们说,“我们十多位语文老师也怀着好奇心来到龙游石窟,而当我们探访之后,却对石 窟之‘谜’产生了怀疑。在我们看来,龙游石窟只是个废弃的地下采石场,并没有那么多的谜团。你看那一律的凿纹,与绍兴柯岩和吼山、临海长屿硐天的痕迹大同 小异。”龙游石窟“用许多‘谜’包装成‘世界第九大奇迹’。浙江古采石场众多,发展成旅游点的,以绍兴的柯岩、东湖、吼山最为驰名,但都实话实说,龙游又 何必要故弄玄虚凭空为世上添一个‘谜’?”
在众多的研究者和众说纷纭中,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在10多次实地考察并搜寻各方面的史料之后,提 出:龙游石窟最早开凿于西汉宣帝“边郡皆筑仓”时,其功能是储备粮食、货物及战备物资,并经历代尤其是隋朝时就叫“北常平仓”,在那时就已被列入“古 迹”。褚博士还发现了两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洞窟,一个是在童坛山上游不远处的簸箕洞(宋代有记载,称其“千古万年”),另一个是在下游不远处的石岩洞(洞 口有3个,洞前有防水石堤)。但目前至少可以断定,龙游石窟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另外,它还为国外学者提出的“中国第五大发明 ——凿洞术”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证据。
笼罩龙游石窟的迷雾正在渐渐散去,一个具有巨大文物与考古价值的中国古代地下工作正展露在世人面前。龙游石窟现已被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严加保护,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议事日程。龙游石窟完全可以成为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见证。


  我的感觉,龙游石窟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地下宫殿,就只是些阴暗潮湿的地下洞窟罢了。
然而,龙游石窟工程浩大,古人设备简陋,能开凿出那么高大宽敞的地下洞窟,也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开放游览的石窟洞洞相连,一个多小时,全部游完了。我们四人结伴出来,挥手告别后各奔前程。

衢州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衢州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