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衢州游记
衢州游记
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穴全变猜谜人

龙游,古时称姑蔑国。秦朝时,为太末县。龙游县城北,有个凤凰山,说它是山,其实很不确切,也就是几个小土丘,比江面大约高出十米。驰名的世界九大奇观, 龙游石窟,就隐藏在山下。从县城出来,过灵江大桥,沿江蜿蜒而行,大约十分钟,就到了石窟广场。灵江、衢江交汇于此,双溪合流,风景绝胜,目之所及,皆是 一派田园风光。石窟广场上立有五块石碑,呈弧形扇面排列,正反两面雕有诗词,五块碑就有十首诗。我粗粗的浏览了一下,其中第七首,题名为《凤凰山怀汤显 祖》的诗,吸引了我,“故人舟系凤凰山,千载魂消一水湾。古刹钟声侵客梦,芩山夜雨入篷船。峰涵晓月浮烟雾,露邑清秋缀锦衫。最爱双流题咏处,登台谁不忆 临川?”汤显祖任遂昌县令时,最爱到此处吟诗作对。广场左边的山崖上,曾任衢州市委书记郭学焕的自题诗刻在崖上,“姑蔑王朝在浙西,山山水水含灵犀。东西 走遍龙游好,群窟长留万古迷。”诗不见得好,字到是很有气势,是个有点文化底蕴的官僚。

龙游石窟千百年来一直沉睡于深水之中,成为当地农民洗衣淘米、汲水浇园的“无底水潭”,也曾是附近竹林禅寺的放生池。当地农民也常在潭里钓到鱼和甲鱼,最 大钓起过37.5斤重的大鱼。92年,当地农民想抽水抓鱼,用四台水泵连续抽水十七个昼夜,这才“水尽洞出”,奇怪的是,干涸的潭中,竟没有发现一条鱼。 在方圆大约半平方公里的土丘上,有规律的分布了大小二十四个洞窟。石窟的成因,史籍无记载,民间无传说于是,采石说、仓储说、宫殿说、战备说,众说纷纭, 就是这千古不解之谜,吸引了无数游人来此观光。

我们从五号洞窟开始参观。洞口是矩形,面积也就是十多平方米,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三十米。我们沿着古时就有的,经过今人整修的台阶,下到洞里。简直太雄 伟神奇了,洞窟顶部呈漏斗型,四根方形石柱支撑着穹顶,石壁上凿刻着规整划一的神秘花纹,似乎带有装饰意图的凿痕。每个石窟都有一个小方池,池水清澈千年 不枯,并仍在缓慢上涨。如此单体独立,总体集中,规模巨大,临江便利的特点,必定是在非常的压力之下,以非常的措施,凭巨大的决心,为了完成一个伟大的事 业而建的。从龙游回来,正逢浙江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被困吴国,文种苦撑危局,为了复仇,暗自招收五至八岁的儿童,进行军事训练。 或许为了保守秘密,在其附属的姑蔑国,建立秘密军备基地,也未曾不可。因为,由姑蔑顺流而下,半日即可达到越国,这不正是天赐的战略后方吗?当然这只是一 种想像。还是让这个迷,继续下去吧。迷若没了,梦也就没了。“入窟尽是探奇者,出穴全变猜谜人”,不也很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