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台州游记
已是深秋季节,正是爬山的黄金季节,听说冷空气就要来了,这个周日,我们去爬划岩山。 划岩山位于黄岩头陀镇的西北面,距离黄岩城区18公里。我们从椒江出发,向黄岩直开,到了头陀,看到有红绿灯街口就右转弯,然后沿着临划路,一直下去就到了。路程时间总共是一个小时不到,应该不算远。 把车停好,看见当地有很多民工在修山路,他们很热情要我们从新修的路上去,说以后等路修好就要收门票了。 (刚修的路,这是入口处,以后大概在这里收门票吧) (也是刚修的木头台阶,还算比较结实,不知几年之后会不会断掉?看过好多这样的景区这样的木头台阶,都没能维持几年,原因就是没有做好防腐防蛀处理,很快会腐败掉) 沿着台阶上去,也只有十几分钟的样子,高度是一百多米,就到了划岩山的第一个景区--迷魂十八谷。说是迷魂十八谷,其实就是裂谷,那是几亿年前地壳运动留下来的地裂遗迹。当地有儿歌唱到“划岩山,有三奇。山坡劈西瓜,石头豆腐渣,龙潭住龙王,天旱来求他。”说的是划岩山的山形远看平淡无奇,但山腹就像被切开的西瓜,到处都是纵横裂谷。 进入迷宫,山就像是裂开了一样,人在缝隙里走,终日不见阳光,幸好路都修好了,否则那才是险,没法下去的,要用绳子才行。 古藤老树,没有昏鸦,在里面转来转去,谷里的风凉嗖嗖,要是夏天来就凉爽了,可是会不会有蛇呢?有点担心哦。据说这里有蝙蝠洞,有大量的蝙蝠出没,不过,我没看到。 在洞里谷里转了半个小时,留个影,就出来了。 外面是阳光明媚,满山秋色,和里面的阴暗形成鲜明的对比。 已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赶紧向下一个目标进发吧! 从谷中出来,一路平地,相伴山风,在落叶的沙沙声中,十几分钟后,来到了第一个瀑布——水帘瀑。 划岩山主要有三瀑--下瀑、中瀑、上瀑。这是下瀑,瀑高二十多米,水自上方龙潭而来,从凹凸的崖壁上挂下,飞珠溅玉,形似一道珠帘挂于洞口,故得名水帘瀑。透过水帘瀑往里看,有一个长条形的山洞,称作水帘洞。 钻进洞里,往外拍,就是这样。洞里好凉快啊。 从水帘洞出来,继续沿石阶向上,就到了“通天洞”景区了。这里的石阶比较陡,都快垂直了,需要抓扶洞壁铁索攀援,继续向上吧,过五十米,在石道尽头可见到十余米高处,有一脸盆般大的洞口,必须借助两架竹梯,方能攀登出洞,人在洞底,如坐井观天。自古“划山一条路”,通天洞是上山的唯一途径,也就成了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要隘。胆子小的人,在这里开始腿肚子打颤了。 洞口太暗,没法拍照片。 从洞口钻出,外面是豁然开朗。 (看看高度表也只有三百米高) 又继续一路向前,十分钟的路程,开始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已接近划岩山的第二瀑--龙潭。 (从树林间依稀可见瀑布的影子) (此瀑潜于游人视线之下,须借助岩壁铁索下落到涧底方可见其“真容”。) 止瀑高30多米,今天水不多,但声音还是挺大的。 所谓龙潭,应该比较深吧,但实际也只几米深,有点名不符实。 从龙潭上来,有一条攀登的线路。幸好今天路不滑,否则有点险。只要几分钟,就上去了。在这瀑布的上流,建有几间破旧的小茅屋,长期住着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年夫妻,可以给游客提供一些食物,有面有糕有蛋。 (这里是爬山中间休息的地方,到处是户外活动留下的影子) 已近中午时分,肚子开始提抗议了。那就坐下补充能量吧。来一碗老酒,炒个冬笋,加上自己带来的鸡爪,也算是一餐美食了。 吃好了,看树上的箭头,要去的地方那就是划岩山最主要又最险要的景点--飞鹰道。路程为一个小时左右,沿着山腰往上走。 (穿过一片竹林) 经过上裂谷,和下面的迷魂十八谷不同,这里是原始的没有开发的,但也没有路能下去到谷底。谷底也有几米到几十米深,不知里面有什么东东在。人只能在谷上走,一不小心掉下谷底,那就只能长睡了。 (又看到路标了。这里走路要小心,要留意路标,一不小心,就会走错路,以前就有人失踪过报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