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丽水游记

丽水游记

泉水叮咚猕猴峡

    金秋十月,丰收季节,随同丽水运动联盟近三十位群友行走猕猴峡。

    去猕猴峡是心中盼望已久的一个愿望。自从六月份溯源九湾仙峡,感受丽水山之灵、水之美后,群友们就在期待着第二次行走峡谷。而当初确定的首选目标就是猕猴峡,于是一整个夏天,大家心中便有了一份期待。丽水的夏天是多变的,尤其是受台风的影响,不期然间便会来一场暴风骤雨,山河峡谷间突然便会水流湍急,水位猛涨,山洪暴发。考虑安全因素,于是,群内安排行走峡谷的计划是一推再推,更至于到9月间因我的出差而放弃安排,让我深怀感谢更感不安。

    猕猴峡藏在深山角落中,位于莲都区峰源乡小岭根村口,距离市区约65公里的大山深处,曾入选丽水十大峡谷之一。猕猴峡因猕猴出没而得名,据当地村民介绍,以前有成群结队的猕猴嬉戏在峡谷周边的山林中,由于早几年山林的过度砍伐,现在已是难觅猴迹了。

    查阅丽水有关河流资料得知,猕猴峡真正的称呼,当是叫小岭根坑和金坑两条小坑流。小岭根坑源于峰源乡小岭根村后八面湖山脉海拔1090米的一处山峰,整条小坑仅长4个多公里,而边上长有7个多公里的金坑则源于1275米的山峰,两条小坑相汇合后的水向南流入景宁县渤海镇的小顺源,再流入瓯江最大的一级支流小溪中,经滩坑库区在青田县的湖边与大溪汇合。大溪与小溪汇合后,始称瓯江,至此,瓯江穿青田县滚滚而去,奔向东海。

    从河流分支上来说,小岭根坑和金坑是瓯江的三级支流,是非常小的源头性支流。这样的小支流,在丽水的山区中,当是很多。丽水的地形地貌受仙霞岭、括苍山、洞宫山三大山脉的控制,地势起伏剧烈,丘陵山地切割强烈,地形破碎,地面坡度大,形成的山溪性河流,往往是河谷两岸地形陡峻,河道纵向底坡较大,水流湍急。小岭根坑和金坑就是这样的典型小支流,距离不长,却纵坡很大,小岭根坑从源头高程1090米降到河口的413米,金坑从1275米到322米,由于海拔的急剧降低,在峡谷中形成了河谷宽窄不均,深潭与浅滩相间,瀑布、缓流、峭壁、巨石遍布的峡谷自然景观。

    而我们现在所指的猕猴峡,尤其是自然景观较好适合游玩的河段,是小岭根坑流过小岭根村后与金坑汇合不足一个公里的河段,以及金坑流过金坑村后二个多公里的河段和两个坑流汇合后的一段峡谷。

    在峰源乡连绵起伏的公路上盘旋了两个多小时后,车子终于停到了小岭根村尾。绿树掩映下的小岭根村显得格外宁静,整个村落的房子依山势而建,有古朴的小木屋,颇似云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而更多的是气派的砖瓦小洋楼,村内鲜见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只有不多的中老年人居住,村民的稀少和苍老与住房的洋气和崭新形成强烈的反差。

    村郭背后的猢狲岩千载屹立,村尾水口的一棵苦楮树百年沧桑仍是青春依然,一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树正金桂怒放,散发着浓郁的清新,顺着河谷远远的飘扬。感觉这是一个恍若隔绝尘世的宁静角落,少有汽车的喧嚣,罕见步履匆匆的人群,心跳似乎都跟着村口缓缓的溪流减慢了节奏。

    徒步前行,山道峰回路转,山涧潺潺流水从村庄上游沿着峡谷流向远处。顺流而下,溪底的巨石已经被洗涤得没有任何棱角,滑溜溜躺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任凭鱼儿在底下嬉戏。

    《汉书》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可这峡谷的水就是这么的清,这么的绿,这么的透,还是有小鱼儿在慢悠悠的游荡,还有小螃蟹在石头底下爬行。  

    这里的水很绿,瀑布激荡而下,流到谷底颜色渐渐变绿,最后绿成一潭翡翠。这里的水很静,顺着光滑的石壁而下,躺在连片的巨石之上,闭上双眼,仿佛进入了佛祖的极乐世界。这里的水很甜,掬一口溪水清凉甜润,洗一洗山泉神清气爽,拂却俗世间的烦闷。这里的泉水叮咚,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都不为过。

    猕猴峡谷内环境清幽,山水神秀,谷壁呈凹凸阶梯状,谷壁片麻岩层层叠叠;谷底时宽时窄,有“龙潭瀑”、“葫芦潭”、“赤壁岩”、“玉蟾献宝”、“鳄鱼石”、“三龙潭”、“小赤壁”等几十处自然景观错落其间。抬头远望,山峰林立,云天一线,峰云相间;近处峡谷两侧,红的枫叶、黄的银杏、绿的冬青将高耸的悬崖装扮得五彩斑斓,犹如横挂天地间的一幅巨大山水画!

红透的野果

磐陀石

猢狲岩千载屹立

水滴石穿

小赤壁

难得一见的黑色野生菌

树上拍的图案

谁说红豆杉生南国了,咱家乡也有

美女瀑

龙潭瀑

食人鱼石

鳄鱼石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