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柳州游记

柳州游记

游走在广西——流连程阳(下)

     我们从东寨原路返回到合龙桥,然后走不远就到了岩寨。后来才知道,其实在普济桥那里过了桥,也可以到岩寨的,不必走回头路了。

  远远的看见一个村寨里有一个非常高大的鼓楼,那就是岩寨了。

   村口的风雨桥叫万寿桥,桥不大,因而样子也与前面记过的三座桥有很大不同。

    万寿桥的桥墩和桥梁都是混凝土的,所以我觉得它不能算是木结构桥,只能说是在混凝土桥上建了个全木结构的廊。

    岩寨的侗家把庄稼种到了寨子里,只留出来一条小路,其它所有的平地都种上了稻子。程阳八寨所属的林溪乡是广西的贫困地区,据说由于地处山区,气温比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都低,种不成两季稻。怪不得他们要这样不留一点空隙地利用土地。

  这条小路的两边都种上了稻子,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小路上又被收割好的稻子占上了。侗家算得上是利用土地的典范了吧?

    他们种的稻谷并不是大米,而是糯米。侗家是以吃糯米为主的,可以直接用糯米蒸饭,就象我们做大米饭一样。

  寨子里面还有一座风雨桥,名字不记得了。由于水流细小,这座桥没有桥墩,桥梁直接搭过去,上面建成廊就成了。

    岩寨的鼓楼是我到过的五个寨子中最高大的,共有十五重檐。看上去也是近年新建的。

    不觉已是下午了,我们从岩寨回到了景区入口的马安寨,找了家饭馆坐下来吃饭。桂北的少数民族特别爱吃酸,什么东西都可以弄酸了吃,所以我们就点了风味的酸鱼、酸肉、酸鸭来尝一尝。不过,品尝一下尚可,如果象他们一样常吃就要吃不惯了。

  龙凤旅馆。本身是一座新建的吊脚楼,内部陈设还挺有情调的。

   我们的午餐。左边的是酸鱼、酸肉、酸鸭拼盘,是桂北少数民族的特色。右边的是肉片炒笋子,这一带竹林也不少啊。那饭可不是大米饭,而是当地的糯米饭。

    吃过了饭,我们又到了程阳桥头。林溪河边有好多竹制的大水车,我原以为那不过是造景的,没什么实际用途,可到近前细看才明白,原来稻田就是靠它们来灌溉的!

  水车把林溪河水打上来,通过水渠流到稻田里。

    到了民俗表演——“桥头迎客”的时间,着民族服装的演出队的姑娘和小伙子来到桥头吹芦笙、唱迎客歌,向过桥的游客敬米酒。游客被红带子拦住,只有喝了酒才能通过。有的游客向托酒杯的盘子里放些零钱,不过不放钱没关系,但不喝酒却会被难为一番的。

   芦笙是侗家最常用的乐器。不过我没有想到,他们每个人拿的芦笙都不相同。最神奇的是立在地上的那个,差不多有三米高! 

 吹芦笙的小伙子

    迎客之后,就要在马安寨鼓楼前的鼓楼坪上上演一出大戏——民族歌舞表演。

     观众围坐,演员们吹起来、跳起来。这些“演员”都是马安寨的年轻人,表演的都是他们从小就会的最乡土的歌和舞,寨子里随便哪一个人都能演。

美女

    本来我们这一天的计划是看过程阳桥后再去看马胖鼓楼,可是程阳的歌舞留住了我们的脚步,马胖只好明天再去了。不过歌舞绝对值得一看,不虚此行!

旅游地图

柳州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