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阳风雨桥、八寨,三江鼓楼
我们兄弟俩依依不舍地告别丹洲古城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向三江侗族自治县进发,我们此行的目标是名满天下的程阳风雨桥、马胖鼓楼,当然还有三江侗乡的少数民族风情。

来到三江县城的时候,路边有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旅游地图,但由于我们开着车,所以就没有停车细看,从柳州到龙胜的二级路的三江县城路口按指示路牌左拐后,我们就进入了三江县城,经过城区时看不到任何的去程阳风雨桥景区的指示牌,于是我们就顺着大路经过三江广场继续往前进发,我们以为,程阳风雨桥那么出名的景区,如果要拐弯,政府一定会搞得指示牌吧,现在没有指示牌,那一直往前走应该错不到哪里去。谁知道走了一段路后看到有人在修路,这是一条新建的大道,但种种迹象表明前面可能是此路不通,于是我们只好停车向修路的人工问路,可惜他们是外地人也不太懂,后来问到路边的本地人才知道我们走错了,应该在刚才广场过去一点的路口拐入县城,过桥后再往右拐,一直往前走就会有景区的指路牌了。这也是此次三江之行一个让我们感到不满意的地方,在二级路口有三江县城、程阳风雨桥左拐的指示牌,入到县城的路口和过桥后右拐的路口都应该再立一个指示牌,不然我相信很多外地游客会象我们那样选择直行而走错路。当然,如果大家出游前细心点查查地图,知道程阳桥在三江县城的那个方位,也不会向左拐太远就知道要穿过县城往前走了。
在三江县城,除了较小的城区、较薄弱的商业气氛外,还有一件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就是狭窄的街道两边首尾相连地停满了等客的面的,数量之多出乎我们的意料,我和同学嘀咕,以三江县城这样的经济环境和人流量,我们实在想不出那么多面的是如何可以维持生计的。
穿过三江县城,道路变得更加难走,也就是普通的乡村公路,不过还是铺有水泥沙石,除了路面窄一点、弯多一点外,走得还算较顺,因为车很少,除了几辆象我们一样的自驾游小车外,偶尔看到的就是面的载客,大客车非常少,货车则几乎没有。
从县城走了18公里后,我们终于在上午接近11点到达程阳桥景区。这是景区停车场及大幅宣传牌。


经询问保安得知,游客如把车停在停车场购票进景区,则停车不收费,如开车到我景区里面的停车场放,则需要收费,我们大概看了下景区示意图,觉得还是把车放在停车场走路进去比较好,既可慢慢欣赏,车辆的安全也较让人放心。停好车后,我们先去方便一下,走进右边的洗手间,发现比较狭小、并且卫生状况也不太好,于是兄弟俩抱怨说,游客刚来到大名鼎鼎的程阳桥景区,在停车场就遇到这样的厕所,我想是大煞风景的事情。后来我们游玩结束出来取车的时候,也上了一次厕所,不过这次是上左边的厕所,这才发现这才是停车场标配的厕所,宽敞、整洁,颇有点风景区厕所的味道。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管理者为什么要保留两个不同档次的厕所,要么就撤消旧的厕所,要么就把它的卫生状况也搞好来嘛,我们认为在这个少数民族的地区,应该给几百元就有人愿意打扫厕所的卫生了。
在买票的时候,门票的价格又吓我们一跳,每个人收60元,就为了看一条旧桥,收这个价我们都觉得太贵了,我想大多数游客也会有我们这样的感觉。后来回到柳州和其他同学聊天的时候说起这个门票,他们也几乎认为没有必要买票进去,在旁边看看,拍拍照片就好了。但当时我们山长水远而来就是为了一睹程阳风雨桥的真容(之前我们在桂林乐满地、柳州鱼峰山看到过仿制的风雨桥了),又怎会为了区区的60元而不走上前去和程阳桥来个亲密接触呢?!
买票之后,走几步就到了程阳桥头,在我们拍照的时候,有两个侗族的老太太上来推销程阳桥旅游纪念的绣球、香包、心形纪念品,两个香包和一个心形纪念品要价5元,绣球4元钱一个,贵是不贵,但有点强卖的味道让人心里觉得不太舒服。这就是门票、老太太卖的纪念品。


这就是程阳风雨桥。


走在桥上的时候,有几个老太太在桥上摆摊卖一些象是腊染的少数民族服饰,不时上来推销刚才说到的纪念品、游说我们穿少数民族服饰拍照,但我们对她们的推销有点反感,于是并没有接受。
过了风雨桥,我们就走进侗族村寨――程阳八寨。一路上游人三三两两,偶尔还能遇到三两个外国游人,看来象我们这样慕名而来者不是少数。侗乡的建筑、村民的服饰让我们觉得好奇,只可惜在我们到达马家鼓楼前面的侗乡民族风情表演舞台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11点,每天10:30举行的侗族风情表演已经结束,而15:30举行的第二场我们也许也等不了,没有算准时间、没看到少数民族风情表演是我们此次程阳行的一大遗憾。以后大家去的时候,应该在10点或15点前到达。至于传说中的百家宴,那是逢重大节日、或有贵宾来访,或寨子与寨子间搞活动时才会有,如想看,更要事先联系落实好再去。

在游览程阳八寨侗家风情民居的时候,我们遇到两个侗乡的小朋友,他们自告奋勇地义务为我们作导游,带我们去游玩,并且在寨子里的古桥教我们如何从不同的方向看桥头上面牌匾显示不同的字,给我们的游玩增加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与两个小朋友聊天,也让我们觉得少数民族小孩的纯朴。这就是他们在学校食堂门前的留影。
这是准备建房子时搭起的木架。

这是侗乡的民居。高大的就是鼓楼,是侗乡特色建筑,也是侗民聚会、议事的地方。


侗乡空气清新,漫步期间还是蛮惬意的。我的兄弟还在寨中的古井前品尝水,并且大为赞赏,把矿泉水瓶里面的矿泉水倒掉,装井水进去备饮。

为了感谢两个侗乡小朋友的热情导游,我们想买点零食给他们以表心意,在再三推辞之后,他们最终只接受了每人一包花生和一袋饼干,合计7元。最终他们介绍我们到寨子最出名的龙凤旅馆吃中午餐,并告诉我们是点菜的,菜单上都有价格,我们可以放心消费。这就是我们拍到的龙凤旅馆的照片,在门前玩的应该是老板的小女儿,很是可爱。

我们点了土鸭扣、香煎土猪排骨、鸡蛋西红柿汤。菜的味道很不错,用侗乡土鸭制作的扣肉,鸭肉的味道有点象面包鸭,不过比面包鸭的味道要好一些;本来菜单上的名字是土豆排骨,我的兄弟不想要土豆,只让老板单纯香煎土猪排骨,也许是土猪的质量很好,做出来的味道非常香,肉的质感很好;鸡蛋也不错,就是西红柿不够新鲜,但总体还算不错。后来才了解到,这是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旅馆,一至六楼都开发成客房或餐厅,客人也较多,我们吃饭的过程中就遇到另外两三趟客人。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看起来很有点儒商的感觉,给人感觉是在外面读书或做过事,见过世面的人,老板娘也很漂亮,在门前玩的估计是他们的女儿也非常可爱,一家人快快乐乐,与人为善,让我们都有点羡慕了。在席间,我们旁边有四个从上海取道龙胜过来的自助游的退休老太太,她们向我们打听附近有哪里好玩、怎么去,我们被她们乐观的情绪所感染,介绍了我们前面玩过觉得不错的丹洲古城、柳城蜜桔等景点,并介绍他们怎么去,后来她们说要去中越边境看德天中国大瀑布,在说到要从三江坐快巴去南宁不知道发车时间时,在柜台的老板马上打电话给三江汽车站,问好班次、发车时间后,还细心地写到一张纸上,送到那几个老太太手中,并解释如何去坐车,那种热情的服务态度、质朴的情怀,让人感动、令人肃然起敬,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他这个龙凤旅馆可以搞得有声有色。

午餐后,我们再次走过风雨桥,看到刚才推销纪念品的老太太年老体弱,忍不住再多买几个绣球,刚开始进来是遭到緾着推销心里不愉快不想买,回头时看到老太太的样子可怜忍不住主动买,我想是我们心底深处的同情心起的作用吧。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拍摄到的程阳风雨桥,还有河边的水车,不仅仅是风景,有的水车正在实实在在地灌溉农田呢。

因为兄弟有事当晚要赶回柳州,我们没有办法去马胖鼓楼,再考虑马胖鼓楼应该和程阳侗寨的马鞍鼓楼、县城广场的三江鼓楼差不多,不如回到县城时到广场看看三江鼓楼算了。

回到三江县城时已是下午3点,广场很大,但管理管理不善,到处是垃圾,还有人在广场晒一条旧棉胎,让我们哭笑不得。说起来名气很大,到现场其实也没有太多看头,我们到处看看,拍照留念后,就到车上休息半个钟头,然后风尘仆仆地赶回柳州。这是三江鼓楼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