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桂林游记

桂林游记

三进广西——烟雨漓江画中游

想都没想到到,还不到一个月,竟然又去了一次广西,走的是常规景点,但确又是令人心动的地方。这次是会议组织去的,不去白不去,所以也就去了。
这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天气阴沉多雨。经过这几次出行,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旅行社要在旅游淡季疯狂降价促销,如果不是为了摄影拍照还是值得的。但现实是淡季不淡啊,仍然见到不少游人,真难想象旺季时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乘的是“红眼航班”,去到桂林到达旅馆已是晚上十一点了。说起桂林还得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我第一次去桂林,是和母亲一块去的,唯一留下的记忆是我们住在军区招待所,在桂林芦笛岩的“圆顶蚊帐”前留下我们的黑白照片,那张照片保存至今,可以算得上是一张老照片了。再就是今年元旦的广西行,两次横穿桂林那条长长的街道,并没有留下什么。
烟雨漓江游
第二天的行程游漓江,乘船由桂林到阳溯,全程约83公里水程。这是一条经典路线。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说是旅游淡季的日子,竟然有如此庞大的船队,好像鬼子进庄似的,浩浩荡荡一个接一个,你想不让它们进入你的镜头中似乎都难。水面的平静被突突突的机动船声打破了沉静,宣嚣的人群开始在船舱聊天和打牌。我早早就上到船的甲板上,希望能在这里尽可能将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这里是刘三姐的故乡,漓江沿岸的美丽风光和刘三姐和阿牛哥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以及贯穿于全场的山歌对唱,从小就给我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但甲板上同样是那样的拥挤,自从发明了数码相机后,如今几乎人人都成了摄影爱好者,手上都有一部,谁都想用它永远留下那些美好的时刻。船上似乎没有一个安静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寻找着最佳的位置,只有当下雨,没有带伞的人们回到船舱里时,情况才略微好些。除了吃午饭,我始终坚持站在甲板上,任凭风吹雨淋,因为从来的那一天起我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

风雨中的漓江让我们看到了漓江最朦胧最神秘的一面,那就是被称为“烟雨漓江”了,据说这是漓江最美的景色。在初春暖湿气流的作用下,从地面水面蒸腾而上的白色雾气,宛如少女手中飘荡的一卷轻纱,在翠绿的山峦中缭绕,忽隐忽现,把秀美的山峰装扮的更加迷人。空中的雾时而在你身边徜徉,那样轻柔那样洁净,当你伸手触摸时,却又飘荡于群峰之间。漓江两岸,连绵的群山起伏蜿蜒,遥远的群山在烟雨中只有一片青黛的阴影,江岸的连峰却是苍翠欲滴。那姿态万千的群峰,将这百里漓江点缀得如诗如画。真正是“百里漓江,百里画廊”。


站在船头,迎着和风细雨,听着广播里传来的风景解说,望着越来越美的景色,不断为眼前那幅长长的自然绿色画卷的奇秀之美而惊叹,每一道弯每一个滩都是一道景,山峰、江水、熔洞、溪流、竹排、水牛、凤尾竹、大以及两岸的灰色砖瓦房和蹲在那里吸烟的老汉,都构成了这美丽画卷的一个个元素。传说两岸的凤尾竹还是1960年周恩来总理游漓江,提议从云南引进在沿江两岸栽种,来装扮美丽的漓江。这些竹梢低垂,如凤尾飘摇的凤尾竹,在轻风流雾中摇曳生姿,风情万种。没有游过漓江,岂能真正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深刻含义?


乘船游漓江有两个主要景点不得不提,其实这些也都是文人墨客想出来写出来的,是三分假设加三分想像再加三分炒作,也就活灵活现了。
我们最早听到介绍的是“九马画山”。 这是耸立在江滨,在平直如削的石崖上,青绿黄白的颜色,浓淡相间,犹如一幅画着姿态各异的骏马,奔驰在石壁上,天然形成了一幅巨大的骏马壁画。古诗写道:“自古山如画,而今画似山。马图呈九首,奇物在人间。”从壁上彩色的图案中依稀可见九匹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骏马:或立或卧、或奔或跃、或饮或嘶。有首民谣唱道:“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马中榜眼,看出九匹状元郎。”传说当年周恩来总理游漓江,就猜出了那九匹马,让陪同人员赞叹不已“不愧是大国总理啊!”前些年美国克林顿总统也曾到桂林游览漓江,据说只猜出七匹马,那只是榜眼的水平,不及我们周总理。当陪同人员告诉克林顿周总理猜出九匹,不服气的他要求船掉回头再数一遍,要求没有被满足,使他在桂林留下了他的第一个遗憾。说到这里,导游都为周总理的聪明才智而自豪。暂且不去考究这些传说的真实与否,单就为了传说也要把这幅天然“九马画山”多看几眼。

第二个要提的是现用20元人民币上的风景画——黄布滩。黄布滩因滩底有一块米黄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黄布"而得名。漓江山色美,美在倒影中。漓江倒影要数黄布滩最美,美得醉人。河滩左右两岸,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山峰,好象七位浴水而出的少女,人称"七仙下凡"。这里水平如镜,清澈澄碧,是漓江中观看倒影的最好地方。但是我们庞大的船队早就划破了那如镜的水面,阴沉的天气没有阳光,就别提什么倒影了。但这里依然是漓江山色最漂亮的地方。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