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长寿之乡的探访
去年年底,有人第一次向我说起中国的长寿之乡——巴马,便决定得去一看。于是,在1月中旬找了个机会得以成行。从杭州飞南宁,到南宁后4个多小时的汽车,终于赶到了巴马瑶族自治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的西北部,近年来,因长寿而引来了世人的关注。据介绍,“世界长寿乡”的标准是每10万人中至少应应该有7位健康的百岁老人,而只有24万人口的巴马,2004年竟有74位百岁老人,即每10万人中就有30.8位百岁老人,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乡”标准的4.4倍。尤其在巴马的平安村巴盘屯,全屯510多人中百岁老人多达7人,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乡”标准的近200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巴马这方孕育百岁寿星的土地,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神奇因素?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去探访巴马的山水人文。


巴马山青水秀,一条盘阳河蜿蜒流过,形成了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清澈的河水,倒映出崩崖绝壁、孤峰倩影;两岸古榕修竹垂波,树影婆娑。沿河而行,便是百鸟岩。百鸟岩是一个地下河溶洞,据说,每当朝霞初升或夕阳西斜时,成千上万的岩燕飞出洞口贴水逐戏,蔚为壮观,因而得名百鸟岩。我们坐着小船,洞中水平如镜,石鹰、石柱、石幔、石观音菩萨等钟乳石,千姿百态。洞顶每隔两三百米就有大小不一的自然天窗,射入的光线折射到水面上,犹如舞台上的光束,色彩纷呈。在一个多小时的游览中犹如经历三天三夜的神奇感受而称之为“时空隧道”。


上岸后又去了百魔洞。百魔洞是个石灰岩溶洞,洞高近百米,气势恢宏。洞内分三层,景致各不同,随着导游的解说,孔雀拜观音、天马行空、比萨斜塔、定海神针……一个个象形的巨大石块光怪陆离,晶莹瑰丽,形态各异。洞内另有天窗,高达百米,洞底生长着各类中草药材,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有“活化石”之称的桫椤树。桫椤是白垩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据资料显示,桫椤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1.5亿多年,故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天窗崖上世代居住着高山土瑶,有曲折小路可攀沿而上,百魔洞正是瑶寨的唯一出寨通道。



巴马清新怡人的空气无疑是巴马人长寿的因素,据说,巴马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在2000个至5000个,几个长寿村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更是高达每立方厘米3万个,而在一般城市,这一数目是1000个至2000个左右。负氧离子不仅能起到净化空气作用,而且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肌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过程。然而,我以为,基因和巴马的清丽山水营造出来的恬静环境似乎是决定巴马人长寿更重要的因素。我们去村里看了几位百岁老人,走进他们的家,便会发现,他们整个家族都很长寿。

尤其是巴马人恬静的生活,他们没有宗教信仰,以忠厚传家、孝道治家,相信善恶有报的因果观。他们日出而作沐浴自然,日落而息享受宁静;他们有“裸浴”的风俗,但裸浴时尽管男女相距甚近,却不容杂泳;巴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他们始终浸润在怡然自得的心境中。

生命超过百岁的现象自古以来就有,对长寿乃至长生不老的向往更是人类始终抱有的愿望。然而,长寿——这种纯自然的人类生命极限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巴马,出现了,于是这里成为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