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滁州游记

滁州游记

滁州琅琊山(一)

    安徽省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介江淮之间,处在长江三角洲 边缘,距省会合肥120公里、江苏南京市56公里、上海300公里,已经融入南京市一小时经济都市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现辖天长市、明光市、来安县、全 椒县、定远县、凤阳县和琅琊区、南谯两区,国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2006年底总人口437余万。 

    滁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京沪、淮南铁路以及京沪高速铁路、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合宁、合徐、南洛、宁连等高速公路纵横东西南北,104、205、 312、311国道和诸多省道交织成网,四通八达;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合肥骆岗机场均在百公里左右。


 
   滁州物产资源丰富,系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盛产水稻、小麦、油料和甲鱼、中华蟹等产品;矿产资源达30多种,储量巨大,石英岩、凹凸棒、石英砂闻名全国,岩盐、芒硝、石油量冠华东,绢云母、石灰岩等非金融矿产极富开发价值。


 
   滁州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琅琊山、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创建的中都城、明皇陵、吴敬梓纪念馆、江北第一熔洞韭山洞等旅游景点。


 
   滁州现有高等院校3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1所,每年劳务输出60万人次,劳动力富足且成本较低。


 
   滁州属江淮丘陵,北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5.2℃,年降水量850—1050毫米左右。空气质量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醉翁潭。这里,很多被冠以“醉翁”名号的景观和建筑。看来,琅琊山是“山因人贵”。借“醉翁”欧阳修而成名。


千年醉翁亭 --李瑞环

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被贬滁州任知州,山中寺庙(今琅琊寺)僧人智仙为便于欧阳修在山中游 乐、饮酒、赋诗、办理政务修建此亭。时年,欧阳修年仅四十却自号“醉翁”,故命名此亭为“醉翁亭”,并写下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该亭被誉为“天下第一 亭”。


二贤堂,北宋绍圣二年(1905)年,滁州人为纪念知州王禹偁和欧阳修而建。堂内有王禹偁和欧阳修塑像,并陈列有《欧阳文忠公全集》,部分欧阳修手迹照片和相关史料,墙壁上挂有《朋党记》和《醉翁亭记》条屏。


左边拿书者是欧阳修,右边是王禹偁。王禹偁比欧阳修早50多年,二人并不相识。后人认为滁州的这两位知州品格性情相似,便将二人塑像立在一起,共同纪念。


这块石屏,是双面的,两面都有字。在文革时期,被红卫兵用铁锤砸毁,已经看不清字迹。令人痛惜。


菱溪石,此石空空相通,在石头底部燃起一柱香,则每个空洞都有青烟飘出。传说摸摸这块石头,会更加聪明。1991年,江泽民来琅琊山,就专门抚摸了这块石头。


花中巢许。又称古梅,相传为欧阳修亲手所值,高7米,离地面六七十厘米便开始四枝,四枝干粗70厘米,苍颜多瘢。虽经几百年风霜雨雪,仍然枝茁叶茂,老而不衰。这株古梅品种稀有,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也不与春梅争艳,独伴杏花开放,故名曰“杏梅”。每年春天花开季节,古梅枝上花絮色艳,远看犹如一簇篝火在熊熊延烧,近看又酷似千万只小红灯在闪烁。观此株欧梅约为明代嘉靖年间补植。欧梅的根部扎在一座由巨岩石垒砌的长方形花坛中,梅台壁嵌有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李崇阳提的“花中巢许”四字石碑。将欧梅誉为 “花中巢许”,正是赞颂她那清白、高雅,不争权势,不重名利的高尚品格,兼誉欧阳修的高风亮节。


宝宋新斋。宝宋斋为明代天启二年(1622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斋内立有宋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手书《醉翁亭记》碑刻两块四面。“ 欧文苏字 ”为金石珍品。斋东侧外檐下嵌有明冯若愚《宝宋斋记》和明代《重修醉翁亭记》碑。宝宋斋后被破坏,这个宝宋新斋是重建的。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由苏东坡书写,刻成石屏。这就是著名的欧文苏字。


滁州旅游资讯

旅游地图

滁州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