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巢湖游记
巢湖游记
再游褒禅山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 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 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 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 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家人有事要去含山县,我就顺道再次去了褒禅山。褒禅山离含山县城非常近,十来分钟的路就能见到褒禅山的大门,进去后是一段山路。
褒禅山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王安石写的<<游褒禅山记>>了.
门票,35元/人。
褒禅山的这个山洞又叫华阳洞。

进山洞就可以感受到阵阵凉意,先是一段水路,很快就有船来接我们。船工告诉我山洞里的温度是恒温的,真正的冬暖夏凉。
迎面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钟乳石

都是我的拍摄技术太凹了。其实石头是很好看的,有些石头还闪闪发亮的。可是我拍的有些,呃,貌似有些...像...
山洞里的钟乳石光泽剔透、形状奇特

这个叫:百年好合
往下长的钟乳石,和往上长的石笋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石柱,两头粗,中间细,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导游说所以当初就给它们起了那样的名字。

这个上面的画听导游说是古人画上去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画渐渐不是很清晰了,现在看到的是98年请人照着原迹在上面重新加色描画的。

还是蛮有趣的,但是,不建议专门去一趟,因为很快就可以游玩结束。所以,我上午玩了华阳洞,下午就跑去了隔壁县的乌江和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