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巢湖游记
巢湖游记
喜游褒禅山
本周末是个可喜可乐的日子!原本就可以和毕业班的老师们一同去牯牛降游历观赏大自然,舒活舒活酸痛的筋骨,放飞放飞疲惫的心灵,但因我去年才去过,临时又要完成一份上报的材料,所以我毅然决然放弃了这么一个轻松可乐的机会!可没料到周五下午,我巢湖的同学来电话一再“忽悠”我,撺掇我,邀请我去她那儿,她将陪同我去王安石写过的《游褒禅山记》的中那个褒禅山一游,以完成我们曾经的约定呢。
女儿一听说我有玩的好机会,就表示非常赞同:“妈咪,你去吧,难得春光明媚时有一个可玩可放松的机会!!去吧,和阿姨她们一同乐乐,在之后你可就没有星期天了,毕业班的值班,各种考试就够你忙的了……”听女儿这么一说,我也动了心,周六上午在家赶忙把要写的材料拟了提纲,写了个大概,下午我就坐汽车去了同学那儿,随后一同去了古昭关看看——即历史上有名的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发生地,也了解一些历史典故,类似“一夜急白了头”“掘墓鞭尸”等。

第二天早上,小到中雨一阵紧一阵松的下着,但我们早饭后还是兴致勃勃地坐车到了褒禅山。一路上满眼的嫩绿,满鼻清芬,路两旁的槐花开的繁茂异常,令人神清气爽。好友一边走一边告诉我:褒禅山,古称华山。因唐代高僧慧褒和尚结庐于此,圆寂后其弟子将此山改名褒禅山。此山山清水秀、四季如画。北宋至和元年,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浏览此山,写下我们高中课本中必读课文《游褒禅山记》。此游记展示了华阳洞险、奇、美、绝四大特点呢……我们买了票,换上景点备的长雨靴(因为下雨洞里水深),在导游小妹的引领下,我们先“重温”学习王安石的名文《游褒禅山记》,然后进入洞内,有趣的是,一进去要“天河泛舟”——坐船入洞的,真是“初极狭”,才通船,我们很兴奋,小心翼翼下了船,再踩着水满过的石墩,石路,像小时侯顽皮地穿着胶鞋在水中故意踩出“啪嗒啪嗒”声音的样子,看来人到中年的我们依然“童心未泯”呀!

洞深1600 米,号称十大景区,近百个景点,整个洞群分前洞、后洞,天洞、地洞,洞洞相连。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洞内有历代文人雅士泼墨于洞壁,镌刻于岩石。如:笔、墨、纸、砚的四处景观解读;摩崖壁画和石刻,如石刻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似乎我们在吟读揣摩石刻的语录时,也多少捕捉到了一些王安石作为那个时代改革家的,不同一般人的精神气质!还有在洞内让我们惊奇的一景是:石洞高处一灯管旁,有一丛自然生长的蕨类植物。据导游小妹说,可能是洞内的乌鸦吃了外面的草籽,拉了粪便在此,加上有灯光映照,所以此植物能生长,真是长了见识呀。至于洞内钟乳石石影倒挂,怪石嶙峋,我却不觉为奇,因为这是许多溶洞共有的特点,也看过许多。但洞外的千年古树,又名石抱树却是令我停步注目的地方。总之华阳洞被誉为天下第一洞,除了因王安石的名文游记外,我想也因它给游人的确带来了“游山如游史,看洞如观画”的艺术享受吧。游玩了华阳洞后,我们还去了褒禅寺参观,那里有很高大的大雄宝殿,有新建造雄伟的宝塔和很壮观的念佛堂呢。

我们离开褒禅山时,雨也停了,车窗外正往后闪过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山岚雾气在山中依旧环绕,也许是希冀唤起我们的回眸。人间四月,山花烂漫,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野花铺满了山坡,白色和黄色成为主色系,中间也不时的穿插着一点红色的点缀,可谓美矣!我的心在微笑着,在作别褒禅山的云彩,在默默地感谢着好友,感谢她给了我的这次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看来有趣的不一定是名山大川,美丽的也不仅仅是旅途上的风景,更重要的是看风景时的感受和心情!是要让心灵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