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宣城游记

宣城游记

江村古居事事悠


  春寒依旧时,又为凄风冷雨天,位于象州县百丈乡东南面的抱村,在细雨的侵淫下,村中的古建筑群,青砖黑瓦,色泽深沉,彰显着其年代的久远。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用杜甫这诗句用来形容抱村,与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相比还更贴切几分。虽说村口边上的那左右两棵 百年古榕,及村子背后的山岭,都切合了“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之境,但那绕村而过小河,那建于乾隆年间的古建筑群,却似在幽怨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进得与古民居相邻的一新建砖混房,主人是一蒙姓中年男子。从他这里,我们听到了关于这些古屋的传说。


 也许,勿勿的来者不会想到,抱村的古民居会与税收联系起来。

若干年前的明末清初,这带一户蒙姓人家的大小老婆分家了,小老婆就搬到了现在抱村的地方。这地方青山环绕,村前不远处河水长流,四季不浑,抱村也许因 此得名。小老婆的儿子争气,考上了举人做了官,时逢两广总督府年年税收不足,难以支撑财政,小老婆的儿子毛遂自荐当上了两广总督税务官。小老婆的儿子上任 后,征收的税入库,养起了两广总督府。这是件了不起的事,龙颜大喜,御赐金银,小老婆的儿子就用这些“龙金”建了二十四座房子。

还有不同的说法是,原主人为清朝乾隆年间一位官至州司马名叫蒙廷拔的官员所建,原为二十四座,清末被太平天国起义军焚毁了三座,现尚存二十一座。蒙庭 拔当时在广东省府任海事官,由于清正廉洁,治理有方,得御赐白银2万两。他为了答谢父老乡亲和这方水土养育之恩,也为显示功名,鞭策后世,特雇广东工匠承 建这批住宅,让村民安居乐业。


  老蒙带我们爬上村边的四层楼,二十几栋老屋尽揽眼中。如今在我们眼前的抱村,三面环山,村前一马平川,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另一条大河横在村前,似两条 玉带缠腰,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砖瓦结构的古建筑群,屋檐上雕龙画凤,屋顶龙虎静蹲,气势磅礴,墙壁上的诗画清晰可见。可有那么几栋穿插其间的现代钢筋水 泥小楼,以它剌眼的柠檬黄挑衅式映衬着古居的青灰色。

老蒙告诉我们,抱村清朝年间先后共出了六名六品官,八名七品官;民国期间,抱村出了多名军政人员,其中一人官至中将军衔。古建筑中原有官府及亲友赠送的各种牌匾十八块,现存下来的有“符竹青标”等六块。


  热情好客的老蒙,带着我们在古老而幽邃,泥泞且湿漉的小巷穿行。这些小巷或直或曲,纵横交错,而且不时有些或大或小的拱门构建其中,老蒙说每个拱门都 有些来历,代表着某种含义……小巷很窄,铺的是鹅卵石或板石,顶着雨打着伞,在抱村的老屋里蠕行,让你切实感受到什么是破败,没有与古居相适应的大块青石 路,高一脚低一脚地行走在泥泞里。老屋子里鸡飞狗跳,有的是猪圈。想必,古居的主人的祖上不会奢侈到用御赐的房宅来如此用途。但你想让现代人还会把古居像 御品那样供起来,除非这里成了乌镇或周庄。

居住老屋的多为老人,年青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小两头在家。小的多数还没到上学年龄,但不见结伴玩的成堆小孩。老人扎堆打大字牌,抽烟吐雾。问他们老屋好住还是新楼好,老人笑,有钱新屋好,没有钱就住老屋,反正总是有得住,农民没有更多讲究。

老蒙他们曾多方呼吁,让县里将古建筑群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未果。每回有人来看古居,他就像祥林嫂式的反复地说几回呼吁之事。太详细的不述,只有一句话让人印象颇深:如果象州划给柳州,抱村不但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肯定可以排得上美丽乡村……

旅游地图

宣城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