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宣城游记

宣城游记

潭碧情深 一个曾令诗仙动情的地方 ——皖南古镇桃花潭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的声名鹊起,盖因李白这首著名的《赠汪伦》……
当年汪伦究竟以何等的盛情令浪迹天涯的李白动容不得而知,但如今我们在这里的一番际遇,也足以领略了小镇人的古道热肠。
头天赶到桃花潭镇时,尽管方才晚上七点多,但天色已黑透。驱车沿着镇街朝前走,经过几个挂着红灯笼的店家不曾停车,直到前边实在看不见有灯火了,才在最后一家店铺前停了下来。
“欣然酒店”,距镇政府不远,是一家新开张不久的小店。店主是一对小夫妻,落座点好饭菜后与其攀谈,方知小伙子的母亲是微山人,与我们是山东同乡。
小李夫妻非常热情,交谈中得知,两人在上海打拼创业时结识并成家,现在为了照顾母亲,舍弃了上海的工作回到老家。夫妻俩有一个女儿,现在上海跟随外公外婆生活。用罢晚餐后,原本想在酒店前的廊厦下扎帐露营,小李夫妻连说不可,执意要将楼上女儿空着的房间和客厅腾出来给我们留宿。尽管我们一再推辞,最后仍无法拒绝两人的率真诚挚。就这样,在小李夫妻装修典雅、浪漫温馨的家里,渡过了此次皖南之行的第一个夜晚。

桃花潭过去叫陈村,旧称南阳镇,由陈村、万村、翟村三个自然村组成。改为现在的名字大概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或以为这样能够吸引更多的游人。
当年,汪伦闻听李白已至宣城,便修书相邀,称陈村乃有“十里桃花、万家酒肆”,如何如何……
有此等绝妙之处,李白当然不会放过。翩翩而至,却全然不见如汪伦信中所说。
诘问之?
汪伦答曰:“桃花潭水足有‘十里’之长,对岸酒家乃系‘万氏’所开,‘十里桃花,万家酒肆’焉有虚诳?”。诗仙听罢仰天大笑,笑豪士汪伦巧舌如簧,笑中国文字机敏深邃,遂挽汪伦泛舟“桃花”深潭,狂饮“万家”美酒。如此几日,临阁对坐,行酒论诗,采风问俗,赏景听歌。离别时,汪伦率众踏歌岸边送行,令李白感怀不已,遂吟出《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

清晨的桃花潭是最美的。
古镇小巷的路面均用取自青弋江的卵石铺就,沐了一夜的露水,清晨踏上去,湿漉漉滑溜溜的,脚心有点硌,有点痒,舒服得像做足疗。
沿着古香古色的小巷走到尽头,就是那著名的踏歌岸阁和桃花潭了。深潭对岸万村,即是汪伦邀李白暢饮琼浆的“万家酒店”所在,至今尚存始建于隋唐年代的义门、扶风会馆,以及后人修筑的汪伦墓、太白祠等名胜。

自从早些年前建了陈村水库(如今易名太平湖),大坝下游日渐水少。除了汛期,青弋江就不成其为江了。尤其这个早春时节,踏着卵石即可过江。
其实还是最爱古镇的小巷,窄窄的,幽幽的,像一幅泛黄的老照片。徜徉空巷,每一座大门紧闭的老宅,都会勾起无边的遐想。不期然间,就会碰到一口藏满故事的老井,还有随意扔在门前,雕刻精美的石鼓、柱础。
绕过一个大大的水湾,目光所及之处,金灿灿油菜花盛开的旷野中,映衬着一座宏伟硕大的古祠堂,不由让人心头为之一振,肃然起敬。
这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祠堂号称“中华第一祠”,是明廷为旌表在云南平叛中殉国的“江南镇抚大将军”、翟村人氏翟国儒而赐建的。矗立在翟村村口的“文昌阁”,更是翟氏村人的骄傲――明清几百年间,水东翟氏一族共出7翰林,15进士,68举人,秀才更是数以千计,余皆男丁均识书断字,精通文墨。这一切,均昭示“皖南第一书香门第”绝非浪得虚名。

春天来了,桃杏睁开了眼睛,桑林还在睡着,静谧的古村充满了诗意。
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桃花潭,告别了热情的小李夫妻,我们驱车继续旅行。
美丽的查济在等待着我们。

 

旅游地图

宣城推荐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