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坝上行,一路秋风爽(十五)避暑山庄A
避暑山庄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起伏的宫墙就长达万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有八个北海公园大,占承德市的1/4。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到承德,必游避暑山庄!
我们住的绮望楼就在丽正门不远,是乾隆钦定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之一,原为帝王读书赏月处,现为承德国宾馆,江泽民也曾到此下榻。
1、绮望楼晨景

2、避暑山庄的丽正门入口处

山庄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一百余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120元一张票,我们三人买了票,还得先验票再进两道门(丽正门、内午门),才能进入宫殿区。
3、内午门上乾隆御书“避暑山庄”四个字,朋友看看有何蹊跷?

4、还有一块牌子“避暑山庄博物馆”,字迹清秀,但不知何人题?

6、澹泊敬诚殿全部用楠木修建,故又称楠木殿。它是宫殿区的核心建筑,无论是建筑格局,还是空间组合,它都是山庄的中心建筑,相当于北京的太和殿,是清代皇帝举行重大庆典,百官朝觐,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

7、楠木殿里的大理石已经被列强尽数挖走,仅剩走廊里的这几块。但就是这样的柳叶片、蚕豆状大理石,也足以见证其精美!

8、“四知书屋”匾是乾隆皇帝亲笔,其中“屋”字是因匾摔坏,后补上去的。

所谓“四知”源于《周易》:“群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四知书屋挂有嘉庆帝写的条幅,推崇他父亲乾隆皇帝,其中“刚柔相济政胥协,藏显咸孚治允宜”,说明 “知微”是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知彰”就是宣扬自己的功德;“知刚”是要懂得发挥武力和权威的作用;“知柔”即怀柔安抚的手段。统治者只有学会灵活运用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的手腕,才能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
9、这里展出的是慈禧太后戏服与她的前空无跟绣花鞋。毛泽东曾到此,对这鞋的评价是:“空前绝后”,恰如其分!

10、慈禧太后的字画功底也十分了得。皇宫里的生活枯燥,慈禧喜欢看戏,扮演的角色却总是演老佛爷,人称:老佛爷。空了也下下棋,打打麻将。小太监与之下棋,吃了老佛爷一只马。慈禧立马见颜色说:你让我一时不开心,我让你一世不舒服!结果把小太监一家是满门抄斩。所以说,伴君如伴虎啊!

11、后宫回廊也有故事。导游说:一次和珅与乾隆喝酒,醉卧回廊,和珅面上一颗痣,与皇上已故爱妾“小凤”一样,乾隆误当小凤,和珅接口令快:臣下是小凤转世,专门服侍皇上来的。奉承拍马一只鼎!
12、西山墙一幅铭牌,引人驻足。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就是在这里签署。

13、石鼓的由来。

14、保持完好的乾隆石鼓。

15、云山胜景楼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

这栋两层楼,面阔5间,进深一间。楼内不设楼梯,而是沿楼前假山上的磴道上楼。上楼后纵目远眺,磬锤峰、普乐寺、景色雄奇;俯瞰湖区,楼阁亭榭、烟水林木,尽收眼底。康熙曾赋诗:“万顷园林达远阡,湖光山色入诗笺。”
16、宫殿区最北有垂花门,题名“岫云门”。出岫云门,即为苑景区了。

17、一到苑景区,就见大石碑。正面的“避暑山庄”四个字,人头挤挤,还是反面的“世界文化遗产”证书暂时无人顾及,抓紧拍一张。

现在有观光车上山观景,40元/人。我以前来还没有,是有钱没地方花。
18、站在“四面云山”亭,秋风佛面,松涛起伏,爽!

21、二马道是避暑山庄比较著名的一个景点,它是皇宫士兵骑马巡逻的道路,因两匹马可并驾齐驱,而得名。

22、避暑山庄的宫墙用当地一种虎皮石修建,由马道和垛口组成,全长10公里,形似长城,有“小八达岭”之称。

23、我们站在二马道城墙上向北俯瞰,小布达拉宫、行宫都尽收眼底。


24、皇帝老儿金秋赏明月观红枫的地方:吟红榭。

25、这里也是傧妃被打入冷宫的地方,环境极幽。

我们是撤退下山了,阿应不知热度退了没有?手机联系,幸好情况转好,半个小时赶来会合。日近中午,休息用餐(请自备干粮),否则在山庄要找餐厅就没有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