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新浪微博登录 登录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承德游记

承德游记

自驾寻访兴州古城、行宫

    为什么选择去滦平这条路线?
  由于家中有病人,此次“黄金周”原则不能远游,只能安排2-3天的近郊休闲游。所以,在节前设计出游路线时,也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打开北京地图,看着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北去坝上、张家口;南到石家庄、苍岩山、嶂石岩;东进北戴河、秦皇岛;西至晋察冀、西柏坡,条条大路上都留下过我们的车迹,处处景点都有我们愉快的跋涉脚印和开心的欢声笑语,看着地图都有骄傲的回忆呢!这时,我LG说出他的想法:去滦平吧,路不算远,听说那里有一处河北省级文物保护的兴州古城、古墓群,沿途风景也不错,2天没问题。说真的周边真是玩的差不多了,现在就是从户外健身远足,深入到“玩”文化了!--这也是朋友“标榜”我的。细想想,近来精神压力大,太紧张了,主要目的是想散散心,而且这条路我们还没有开车跑过,就同意了LG的提议。约上几个朋友上路了。
 (下划红线地点均为到过的地方)
  滦平的地理位置: 滦平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是全省环京津的35个市县之一,处于京、津、辽、蒙的省市“金三角”交汇点,素又有首都北京北大门之称,是沟通京津辽蒙的交通要冲。西南距北京165公里,至首都机场120公里,距天津港31公里。东距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65公里。全县总面积3213平方公里,人口33万,下辖22个乡镇,225个行政村。

    滦平县境内的金山岭长城(包括东段司马台)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旅游景点风景区。它气势雄伟,敌楼密集,视野开阔,建筑艺术精湛。距北京136公里,距承德91公里。御苑森林公园、狩猎场、转山湖自然风景区、清朝行宫遗址等景点分布在京承旅游公路沿线。我们此行就是寻访兴州古城和清朝行宫遗址去的。

  沿途经过怀柔琉璃庙镇,在山顶上极目四望,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令人心情豁然开朗。就要下山了,拍下群山苍翠、远山如黛的美景!

  进入滦平界首先经过一个名叫“虎什哈”的小镇,看到一些广告牌子上介绍旅游景点,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向老乡打听前往景点游览的路线。“向北有个白云古洞比较好玩,只30公里路。”就是一脚油的事,走!我们的坐驾一溜烟驶出了虎什哈镇。经过相当长一段土路后,远处出现了山型奇特的一排屏障一样的山,造型与刚才经过的小山包全然不同,很雄伟,山根还盖起了红顶白墙的别墅洋楼,十分醒目。一定就是这里了!大家欢呼着跳下车,边吃西红柿边拍照,惟恐再近前就难以拍到全景了! 

  行至山根处,一条缓缓流过的河水增加了景致的灵气,好山好水好心情!想起了北京电视台的一个我喜欢的栏目。

  白云古洞真正要逛估计需要一天时间,而我们的目的地不在这儿啊。在停车场遇见一个女孩,操一口京腔儿,一听就是北京人。我忙上前打听“怎么样,有意思吗?”“太没意思了,就是走台阶!”听她这么一说,我更下了决心,不进去也罢,赶路要紧,毕竟时间有限。

  中午将过,一点多钟我们才到达滦平县城,大家早已饥肠碌碌了。边找饭店边向的士司机打听古城和古墓群的路线。可惜,这些年轻人对自己当地的历史文化太不了解了,谁都说不清楚。好在我们有地图,反正就在县城的东北方向,不到10公里的路程,怎么也能找到。

然而,在滦平县城,我们吃了一顿经济实惠又可口的午餐。看!我把家常菜都拍下来向大家汇报了。

资料  河北小兴洲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是辽东、内蒙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成为我国北方历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关外各地向北平及河北一带移民的集散地。相传,元朝末年,明军北上击溃元军主力,元残余势力逃往漠北,但仍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总人数达十万人之多。

  兴州位于滦平县城北偏东十公里处,地处兴洲河西岸。春秋时为东胡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属渔阳郡。西汉为渔阳郡白檀县,北魏属安州广阳郡广兴县,西境为御夷镇地;后并入厍莫奚。隋唐因之,属饶乐都督府辖。辽为中京道北安州兴化县地,西境为奚王府地。金为北京路兴州兴化县、宜兴县地。据《钦定热河志》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今承德市滦河镇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1203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由此可知,金、元时所说的小兴州,即今日的兴洲。“州”字演化为“洲”字。

  由于准备比较充分,知道那地方就在小石城、兴州村附近,于是,边走边打听。在小石城综合超市门前坐着一排老汉,我们忙停车上前问路。果然,老人们比较了解自己的历史,给我们指点出古墓群的位置和古城墙的遗址,就在不远的坡地那边,于是我们顺利找到此行的目的地。

  据介绍,兴州古城占地面积139830平方米。地处交通要冲,是金代的军事重镇。城址为长方形,城墙夯筑,北城墙东西两端建有翼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城内曾出土大量砖、瓦等建材和生活用品。

  我们登上不高的夯筑城墙的遗址残骸,放眼四望,周围群山怀抱的一片开阔平地,公路穿行其间,这里可以通往承德避暑山庄和丰宁坝上草原,交通十分便利,难怪此地还是清朝皇家的行宫。

 我们费了很大周折才找到这块不显眼的“兴州古城址”的标牌。

  进入兴州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座废弃的门廊柱基一字排开,并列于门前,上面粗糙的刻有龙鳞、水纹和荷花模样的纹理,中有凹槽,据说是安插门柱所用。进入大门,是一块刻有“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州行宫”字样的石碑。

  院子里弃停着一辆面包车残骸,几个调皮的男孩在里面玩耍。见我们来,他们礼貌地打招呼,指给我们看康熙年间种的2株牡丹花。这两株牡丹很珍贵,属木本牡丹(牡丹分木本、草本两种),比较少见。虽然花株不大,但上面满是花苞,当地老乡告诉我们,再过几天就会开满花朵,好看极了!

  站在城墙遗址环顾四周,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大山作衬,蓝天艳阳普照,红砖黛瓦的房子就是乡村希望小学的教室,山里娃在这里成长,从这里起步,实现着山里人的希望! 

 看着周围平整的田地,古城新貌激荡着我们的心。

  行宫后院破败的院墙,只有精致的木雕门楣、讲究的石墩,记叙着往日的繁华和兴隆,门内栓着一只大黄狗,我们没有进去,这可能是当地政府唯一的“保护”措施吧。

 观音寺却是一派断壁残垣,院中两棵古松一枯一荣,煞是奇特。

 就是这么破败的寺庙,竟然香火不断,老乡们还会不时地来此烧香念佛,祈福平安。

  从这间依然住人的茅草房可以看出,乡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啊!但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呢!可见主人十分勤快。

  村里也有不少新房子,红砖红瓦大铁门,火红的对联、盛开的紫丁香、还有门神护卫呢!贫富差距略见一斑。 

  看看时间不早了,我们还要赶100来公里到密云,如果找不到住处,说不定就要一猛子扎回北京,就匆匆离开了兴州村。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