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旅游 >> 承德游记
中午起床,简单收拾了一下行李,也没午餐,就背上包,出发去承德坝上。先是走京承高速,到承德后转入省道还得走100多公里到围场县城,再有80多公里才到塞罕坝。在承德高速出口与专程赶过来陪同的河北的朋友会合,但他们也不熟悉到围场的路,因为路不熟,加上下小雨,一直到晚上近八点才到塞罕坝。 虽然有心理准备,说路上要走六个多小时,但最后走了将近八个小时,路程之长还是超出预期。真是很辛苦的一趟旅行。 围场,本义是指围起来专供皇帝的场子,但现在成了这里的地名。这是整个河北省最北边的县,也是河北面积最大的县,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相当冀中平原几乎20个县面积的总和,但人口只有约50万,地广人稀。 18日,还没天亮,就听到屋外的雨声,心一下子就紧了起来。难道我们跋涉8个小时到这里来,只能呆在屋里打牌了?一直到早餐,雨还没停,我们的心情也愈发沉重。 早餐后,基本雨停了,但天空仍然是阴沉沉的。我们坐上车出发,第一站是参观位于海拔1800米的东坝梁顶塞罕塔。 从宾馆出发,大约20分钟就到了。先看了塔旁边的一座庙,但说是庙,其实更像是一个佛龛:十多块大小不一的条石垒成一个石龛,顶上一块石头凿成屋顶的形状,龛内是一尊很小佛像,身披红色袈裟。导游说,这时全国最小的庙,但来头可不小,还是康熙御封的,据说是康熙亲征噶尔丹曾路过这里,平定叛乱后,为了还愿修建了这座小小的石庙。也不知道导游说的对不对,算是增加点人文色彩吧。 不过塞罕坝所在的木兰围场倒是与康熙有很大的关系。当年正是康熙看中了这块地方,于1681年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狩猎场,其后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射猎。至嘉庆年间,这一被称为“木兰秋狝”的射猎活动举行了105次。 避暑山庄之所以建在承德,也是因为几乎每年都要在坝上围场举行的“木兰秋狝”。那时的木兰围场除了一些担负维护皇家猎苑的士兵外,是禁止普通百姓进入的,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辽阔的草原都保存得很好,但晚清之后的百年间,原始森林即被砍伐殆尽,加上放围开垦,到上世纪50年代,围场已经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相连,成为风沙肆虐的茫茫荒原。1960年代开始在这里建设机械林场,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浩瀚森林重现塞罕坝。今天的塞罕坝林场的人工林已达112万亩,全亚洲最大,真正的奇迹啊! 登上赛罕塔,万顷松涛尽收眼底,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色,连绵不绝。远处,白色的风车点缀在这幅满是绿色的风景画上,格外显眼。赶紧拿出相机,把眼前的风景收入镜头。专家现场指导,光圈、快门速度、构图,现学现用。